分享

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天天快乐395 2017-05-23

肾蕨的简介

肾蕨(学名: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附生或土生。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不分枝,疏被鳞片,有纤细的褐棕色须。叶簇生,暗褐色,略有光泽,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状多数,互生,常密集而呈覆瓦状排列,披针形,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

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块根中含有羊齿-9(11)-烯,β-谷甾醇,里白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谷甾醇棕榈酸酯和环鸦片甾烯醇;地上部分含红杉醇。全草还含有24-乙基胆甾醇,24-甲基胆甾醇,24-乙基胆甾-5,22-二烯醇和胆甾醇及痕量24-甲基胆甾-5,22-二烯醇。

2、功效作用

2.1、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2.2、《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治刀伤,吐血,淋浊,不孕。

2.3、《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

2.4、《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反胃噎膈,疝气。

2.5、《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3、临床应用

3.1、治淋浊,小便点滴,疼痛难忍:蜈蚣蕨(干用)五钱,杉树尖二十一颗,夏枯草五钱,野萝卜菜四钱。煨水对白糖吃。(《贵州民间药物》)。

3.2、治刀伤:蜈蚣蕨嫩叶捣敷。(《贵州民间药物》)。

3.3、治乳房肿痛:肾蕨嫩茎叶,捣绒敷。(《四川中药志》)。

3.4、治湿热黄疸:圆羊齿干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3.5、治噎膈反胃:圆羊齿干全草研末三钱。每日三次,酒冲服。

3.6、治久痢:圆羊齿鲜叶三两。捣烂,加米泔水调匀绞汁取。(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肾蕨的市场信息

1、肾蕨的价格

肾蕨的价格约0.3-0.5元 /50克。

2、肾蕨的选购方法

块状茎球形或扁圆形,直径约2cm;表面密生黄棕色绒毛状鳞片,可见自根茎脱落后的圆形疤痕,除去鳞片后表面显亮黄色,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质坚硬。叶簇生;叶柄略扭曲,长6-9cm,下部有亮棕色鳞片;叶轴棕黄色,叶片常皱缩,展平后呈线状披针形,长30-60cm,宽3-5cm,一回羽状分裂;羽片无柄,披针形,长约2cm,宽约6mm,边缘有疏浅钝齿;两边的侧脉先端各有1行孢子囊群。气微,味苦。

3、肾蕨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