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震旦博物馆 玉器精品欣赏

 榆城古风 2017-05-23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二节琮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二节琮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二节琮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七节琮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七节琮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璜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璜

年代 : 新石器时代晚期 良渚文化(32nd -31 st cent. BCE)

规格 : 长15公分、宽8公分、厚0.5公分

此件半圆形玉璜几乎整体白化, 表面浮着少量的泥土和黑褐色有机质。它的造型近似半圆,上方透穿二个小系孔,表面布满繁缛的纹饰。居中是一组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神人倒梯形脸庞,杏眼方口,头上戴着羽冠,双肘撑开若似骑坐在兽身上,兽面具有突显的上斜椭圆形大眼,双眼睑拱樑相连,其下还有翻卷突出的鼻吻,虽然没有刻画兽的身躯,但是两者之间的驮负与骑坐关系却很清楚。主纹两侧各有半个神人面纹,两者亦可接合为一组神人,此种「一切两半」的纹饰布局,是同期器物中比较少见的设计。类似的纹饰亦见于浙江余杭反山22号墓出土的玉璜上,是与多件玉管串连成套的配饰物。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玉器精品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玉环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玉龙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鸟首戈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鸟首戈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玉龙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玉龙

 

 年代 : 商代晚期(14th -11 th cent. BCE)
长6公分、宽4公分、厚1公分
此件玉龙属于青黄色的玉质,表面局部白化,并有泥土及红褐色的受沁现象。龙首向下俯视,脸部浮雕臣字形的大眼,龙口以三角稜具镂空,形成星形的张口露齿之状。它的头上竖立着两个蘑菇角,身体弯曲如C字形,尾端朝内卷起,足爪抵于颏下。龙身拱起处透穿一孔,可以穿线佩戴,器表纹饰由双线纹所组成,转折处刚劲有力,蘑菇角和背脊上以“<<”纹为饰,呈现典型的商代风格,如河南安阳妇好墓的出土物中,即有类似的造型与纹饰。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凸缘筒形器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晚期 人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周 玉组佩
年代 : 西周(mid 11th cent.-771 BCE)
规格 : 长约62公分、宽约30公分
此组串饰包含二百九十一个组件,整体形制可以分为项饰、胸饰及垂饰三部分。项链以多件马蹄形玉牌、齿边璜形器、兽面玉饰、长方形玉石为主件,采双股并排的形态链接冻石管,玛瑙珠及料珠等饰物而成;胸饰的主要构件包括玉鱼、椭圆形玉、龙纹佩、长形扁、小玉戈、鱼形璜及龙纹玉璜等,这些器物也与玛瑙珠、料珠、玉珠连缀在一起;垂饰则由胸饰两侧向下延伸而出,内容包含玛瑙珠、冻石珠及玉贝等物。全套串饰的组件丰富、颜色缤纷美丽,呈现西周玉串饰的特色。类似的串饰也见于山西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候墓地的出土物中,是西周时期高等贵族的配饰物。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周 玉组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周 玉组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周晚期 人龙纹璜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周晚期 人龙纹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周晚期 人龙纹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商代与西周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晚期 虎纹玉戈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晚期 四兽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晚期 玉具剑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晚期 玉组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晚期 镂空龙纹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早期 虎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中晚期 龙纹玉戈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中晚期 秦式龙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 镂空龙凤纹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 龙首榖纹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 龙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 兽首大带钩

年代 : 战国晚期 (298-222BCE)

规格 : 长 19.5公分、宽10.5公分、高2.7公分

青白色玉质,局部色泽较深,由于它曾被多位海外名家收藏,传世时间较长,通体呈黄褐色的“熟坑”现象。带钩本体拱身、凸钮,有弧度,长条状的钩身表面布满 阶梯式连线乳丁纹,左右两端各有一个龙首,上缘雕琢二个彼此相背的圆雕螭龙,下缘突出二组镂空边饰,其中一组还吊挂一个活环和兽面,形制颇为宏大。由于兽 面向下收折于带钩底部的时候,兽面与钩钮的高度相当,宽度也与圆雕螭龙差近,而且玉色纹理连贯,所以笔者推测兽面与活环部分是用钩钮左边的玉料制作的。也 就是说,此器本来是一块与收折状态相当的长方厚玉料,玉工将钩钮左边的玉料由上向下横剖至3/4的深度,用镂空技法把未切除的1/4玉料透雕为活环,即可 将已剖分的3/4玉料翻转下来制作兽面,成为带钩下的垂饰。这种“一体成形法”可以将玉料的体积转变为较大的面积,让玉器呈现出以活环相连的多节样式,是 战国晚期特有的技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饰,也是此种精湛工艺的表现。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 镂空龙凤纹玉戈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至东汉早期 龙凤纹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龙纹边线乳丁纹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龙形环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龙形环(太精美了,忍不住重复贴一张)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组佩饰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组佩饰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早期 绿色铜沁玉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瓒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瓒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瓒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早期 镂空龙凤纹玉戈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中晚期 龙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中晚期 凸脊筒形器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春秋战国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战国中晚期 镂空龙纹佩

两汉玉器欣赏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凤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凤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凤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凤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凤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凤纹出廓璧

 年代 : 西汉晚期 (73 BCE-8 CE)

规格 : 外径16.8公分、高31公分、厚0.8公分

       此件玉璧表面白化,并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玉璧主体位于下方,呈“内圆外圆”的传统形状,表面排列规整的乳丁纹。主体上方透雕一龙、二凤及一个窄环,龙纹 位于最上方,昂首张口,身躯弯转为圆形,前足抵着下颌,后足撑着自己的身体,头顶鬣羽向下飘垂,犹如腾空跳跃之状。龙纹下方的窄环以压地法突出三圈稜线, 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凤鸟,昂首挺胸,站立在短柱上,姿态颇为端秀。全器以圆转的龙身、稜面窄环及乳丁纹壁组成三圆相叠的结构,其大小相次的变化让此结构显得 极为稳重,而龙凤纹的鬣鬃、冠羽及尾翼皆作飘卷状,窄环内部与龙凤纹周边增添云气般的装饰,构成云蒸霞蔚、龙凤呈祥的富丽美感。类似的设计概念也可见于满 城汉墓的出土玉璧中。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龙首魁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高足杯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剑饰器一组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龙首带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龙首勺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神兽纹高足杯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神兽纹高足杯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龙首带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舞人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跪姿玉人像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跪姿玉人像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玉人像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玉神兽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凤纹柄高足杯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羽觞杯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玉鹅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玉盒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玉盒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 玉鸟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早期 玉组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早期 玉组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早期 双虎纹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早期 龙凤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螭凤纹蝶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螭凤纹蝶形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羽人骑兽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狮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神兽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人像二件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牛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鹅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玉豹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西汉晚期 鸟首兽身玉神兽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东汉 益寿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东汉 双龙衔环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东汉 双龙衔环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东汉 双龙衔环纹出廓璧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红色玛瑙剑饰器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金缕玉衣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金缕玉衣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金缕玉衣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金缕玉衣
 年代 : 汉代(206 BCE~220CE)

规格 : 身长175公分

 

       这套玉匣共有二千九百零三块玉片,玉片边角穿透小孔,用金线编缀成头部、上衣前片、上衣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 裤管,以及左右脚套等七部分,每一部分用红布滚边之后,再缝接成人体的形状,是汉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此套玉匣的玉片大多为青黄玉, 头部用褐色的玉片表现双眉和毛发,头顶正中处是一个中间有孔的圆璧,可能与当时的灵魂信仰有关。玉匣胸部和 右腿外侧附着铁锈,右手食指黏着两枚铜币,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的参考。类似的金缕玉匣亦可见于满城汉墓中。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东汉 延年珩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握猪一对
上海震旦博物馆 两汉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汉 玉璧

明清玉器欣赏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镂空仙人驯禽纹玉带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镂空仙人驯禽纹玉带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镂空仙人驯禽纹玉带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镂空仙人驯禽纹玉带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浮雕龙纹卮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浮雕龙纹卮
年代 : 明代(1368-1644)
规格 : 高12公分、宽11公分、口径7.8公分
此件玉卮属于青白玉的玉质,局部用红褐色的颜料浸染,仿佛玉皮或沁色一般,是当时颇为盛行的人工染色技法。全器包含杯盖与杯体二部分,杯盖的形体较宽,盖 面突出四个高浮雕龙纹,并以阴刻兽面纹为地纹,下折的盖缘部分环绕一圈方转式的蛇身龙纹。杯体呈圆筒状,一侧具有圆形的杯把,杯把设计了弧形的指垫,指垫 上还装饰着浮雕龙纹,杯体也以浮雕龙纹为主纹,阴刻回纹襯底,杯底还有三个兽面纹短足,整体纹饰丰富而华丽。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 玉兰花插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翠玉朝珠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翠玉朝珠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翠玉朝珠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翠玉朝珠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翠玉朝珠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晚清 翠玉双耳盖瓶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山水人物插屏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清白玉香炉
年代 : 清代(1644-1911)
规格 : 高16.5公分
香炉为白色的玉质,表面经过仔细打磨,焕发柔润的光泽。全器分为炉盖与炉身二部分,炉盖上窄下宽,形状犹如倒扣的覆盆,盖顶形同镂空的抓手,镂雕花纹,方便缭绕的香烟散发出来。炉身呈圆口、平肩、鼓腹之状,器底延伸出三个短足,仿佛鬲形铜器。腹部两侧各有一耳,浅浮雕兽耳衔环为饰,耳下悬挂着的圆形活环,是与炉身、炉耳一体成形的,炉身内掏挖出圆形的凹槽,供放置熏香料,点燃后香气由盖顶的镂空透孔慢慢释出。类似的作品亦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何如谨墓与河北河间冯国璋墓的出土物中,可参考《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一册与十一册。
上海震旦博物馆 明清玉器欣赏 - zy7312 - zy7312

 上海震旦博物馆 清 三镶久安玉如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