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国栋:治疗精神疾病“16字诀”

 茂林之家 2017-05-23

苗国栋:治疗精神疾病“16字诀”

作者:苗国栋|渡过(微信公号zhangjinzaibeijing)

积几十年临床精神病学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尽管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障碍是顽症,但只要方法得当,彻底治愈不是不可能的。

我曾经总结过 “精神疾病治疗要诀”,共四句话,16个字:“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过程漫长,久治可愈。”

精神疾病可以彻底治愈

第一句,“前途光明”,是指按照当代精神病学发展水平,对精神障碍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模式,合理使用恰当的治疗措施和药物。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双相障碍和强迫症患者,都可以临床治愈,即症状消失,社会功能恢复,并回归社会。

第二句,“道路曲折”,则意味着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波动乃至倒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又要有合理的应对措施,不能轻易地放弃当前很可能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要诊断正确,治疗措施合理,患者病情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频率会越来越低,持续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最终波动会完全消失。

因此,正确看待和评估波动并坚持有效的治疗,是最终消除波动的不二法门。

第三句,“过程漫长”,是指患者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时调整治疗药物,承受尽可能少而轻的药物副反应,以利于他们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最终回归社会。

例如,在患者病情缓解之后,其心境稳定的时间足够长(例如6个月以上),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减少并最终停药;原来使用的强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就可以缓慢地更换为药效稍弱,且无代谢方面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齐拉西酮等。

第四句,“久治可愈”,是对整个治疗过程必然结局的肯定。患者只要坚持系统、合理的治疗(包括后期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最终会达到最理想疗效,恢复社会功能和回归社会。

在此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一个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社会都要共同努力,这也是“久治可愈”的应有之义。

何时可以减药、停药?

一旦治疗见效,患者就会关心何时可以减药、停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那么,如何评估患者是否达到了真正痊愈的疗效标准,可以逐渐减药、停药呢?

根据经验,我提出了三条评价标准。多年来,我也用这三条标准,要求患者做出相应的努力。。

这四条标准是:“心境稳定、心情快乐、行为积极、功能恢复”。

“心境稳定”是指患者心境无明显波动,既无抑郁或(轻)躁狂发作表现,亦无易怒表现。女性患者在经前期亦无明显心境变化。这意味着患者病情进入到一个稳定阶段,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心情快乐”,是指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患者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有的患者即使从事简单、琐碎的家务劳动,也能哼着小曲,吹着口哨,这意味着患者处于良性情绪状态,保持这样的心情,则更容易与环境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

“行为积极”,是指患者在其生存和工作环境中,更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交活动中,并在其中扮演受欢迎或容易被接纳成员的角色。

当然,“行为积极”的前提是,首先能够回到患病前的状态或位置,如上学、上班。在此基础之上,跟上同龄人的成长步伐;对于处于婚恋年龄段的青年人,“行为积极”的另一个标志就是应该开始自己的婚恋之旅,成为能够承担起家庭责任的丈夫或妻子。

“功能恢复”,即社会功能恢复达到多数健康同龄人所能达到的标准,能适应绝大多数健康同龄人的社会生活,胜任绝大数健康同龄人能胜任的职责或角色。

简言之,“情绪稳定”是病情改善到足够理想的基本条件,“心情快乐”是患者情绪能够保持乐观基调,“行为积极”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努力既持续又有效的标志,“功能恢复”则是恢复健全角色功能的状态。

如何减药和停药?

若患者处于这种状态达到半年以上,我就会考虑给患者减药,并在减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状态。

只要患者在首次减药后仍能保持这种状态,3-6个月后就可以再次减药。以此类推,最终完全停药。

一般减药的顺序是:先减对患者副反应较重的药物,后减副作用较轻的药物,最后减对患者保持良好状态作用最重要的药物。

需要强调的是,在停药的最后阶段,一是要保持最核心的治疗药物尽可能长一些时间,例如强迫症患者服用的SSRI类抗抑郁药物;二是适当延长减药间隔期,降低减药剂量幅度,即减得更慢、拖得更久。

因为,病情保持稳定的时间越长,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程度也越好,心理成熟的程度越高,承受挫折和精神创伤的能力也越强,复发的风险也就越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