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金色年华554 2017-05-23

失地王”约翰是亨利二世第四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在他出生时就受到父亲亨利二世的喜爱,但是由于安茹家族的封地之前已经被几个兄长分封殆尽,因此,约翰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封地,所以,被冠之以“无地者”((John Lackland),所以说失地王约翰这个翻译法有失公允,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个绰号如同他头上挥之不去的诅咒,伴随了他的一生。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英国对于失地王约翰的画像如此猥琐,这在其他君主身上很难看到

约翰是理查的幼弟,按照史书描述此人生得五短身材,性好猜忌,心胸狭窄,其性格之复杂多变,实在难以一言以蔽之。说实话,对他外貌的描叙,很可能言过其实,把反面人物脸谱化是各个国家写历史的通病。

约翰即位

1199年,勇武善战的英雄国王理查,英年早逝,理查一世到死没有生育,能够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就只有理查德的四弟约翰以及三弟杰弗里的遗腹子阿瑟。理查德一世生前曾经立下遗嘱,当他去世之后,阿瑟会成为王国的继承人,但是,就在他临终前的那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埃莉诺陪伴在他身边,劝说理查德将王位传给约翰。虽然遗嘱在王位继承时具有关键的法律效应,但是对于欧洲封建社会的“立长”原则,嫡子嫡孙继承王位的合理性要大于叔父们继承王位的合理性。

但是诺曼征服后的英格兰并没有长子继承的传统--------征服者威廉死后,继承他的是次子威廉,而不是罗伯特;威廉二世死后,继承他的是弟弟亨利,也不是罗伯特;亨利一世死后,他的外甥史迪文夺取了王位,他的女儿玛蒂尔达为此而发动一场王位争夺战;狮心王曾任命外甥阿瑟为其继承人,但其后又改变意见,选择约翰为其继承人,可见主宰王位继承的更多是是政治因素,而非血缘关系。所以得位不正很可能只是贵族作乱的借口罢了。具体参见简明英国全史(五):金雀花王朝现实版“冰与火之歌”的前传

理查德去世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金雀花欧洲大陆领土的贵族们普遍支持阿瑟,安茹,缅因,都兰,布列塔尼的贵族公开拥护阿瑟的继承权,尤其是布列塔尼地区。一来是因为阿瑟的领地就在布列塔尼,二来布列塔尼地区的人们对海峡对岸的英格兰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可以说“歧视”英格兰人。而在金雀花王朝的英格兰本土,约翰获得了支持,在约翰之后,金雀花王朝的行政中心也逐渐转移出欧洲大陆,迁到了英格兰本土上。约翰的母亲爱琳娜尽管不怎么喜欢这个孩子,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她总在金雀花王朝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欧洲各国的宫廷当中,帮助金雀花渡过一次又次一次难关;同时,金雀花王朝的三驾马车——坎特伯雷大主教沃尔特,威廉·马歇尔,大法官杰弗里·菲茨此时都聚集在约翰的王宫之内,尽心尽力地帮助约翰运转着金雀花王朝的一切事务。

阿奎丹女神爱琳娜(这是引发中世纪超级八卦、改变英法国运的绯闻王后,参见简明英国全史(六):金雀花朝,七倍于法国的跨海大帝国)生的这些儿子,颜值都不低,但是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坑爹的货。这么说来,路易七世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跟爱琳娜离婚。金雀花王朝国势昌盛,家大业大,还经得起几个坑爹大王折腾,要是这几个坑货换到法兰西王国,就加佩王朝那个小身板,几下就折腾散了。

至于那金雀花朝的克星,法国国王斐利二世,惟恐那金雀花朝天下不乱,趁机挑事。他反对约翰,却支持亚瑟。他封亚瑟为骑士,并将女儿许配给他,借此挑拨约翰的侄子亚瑟与约翰对抗。

约翰抢在亚瑟前面,先于四月宣布为诺曼底公爵,复于五月加冕为英国国王(1199-1216年在位)

斐利和约翰两个人曾经勾结在一起共同反对狮心王理查,此时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二人就自然开始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1202年,法王斐利二世宣布,没收英王约翰在大陆的一切领地。于是约翰立即出兵与法军交战。不过,约翰力气没有脾气大,他脾气不小,但是却没有乃兄狮心王理查的本事,形势渐渐不利。

历史上,但凡外战外行的家伙,内战似乎就很内行。约翰打不过法军,对付自己的侄子可是一把好手。他率军向小亚瑟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将小亚瑟和追随他的二百多贵族擒获。

约翰虐待被俘的贵族,饿死了其中二十多人。更令人发指的是,约翰在酒后,杀了小亚瑟,沉尸塞恩河。不过,内战的胜利,不但没有帮约翰保住他的领土,反而加速了帝国的分崩离析。

约翰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支持小亚瑟的安茹,曼恩,和布列塔尼的贵族们,他们愤而投靠法王,全力支持法军对约翰作战。于是法国国王斐利二世趁机率领法军攻占诺曼底,夺取曼恩,拿下安茹,席卷普瓦都,大片大片的领土落入斐利二世之手。

丧权辱国的勒古莱条约

1200年初,斐利二世和约翰签订了对于英国来说丧权辱国的《勒古莱条约》,腓力二世不费一兵一卒,也不需要出让任何利益,就剥夺了金雀花王朝在大陆上的巨大利益,外带勒索了一笔不菲的现金,这笔钱后来都成了法国对英国用兵的军费。更关键的是,通过这个条约,诺曼底的战略要地尽归法国所有,以后腓力二世或其继任者什么时候想继续攻打诺曼底,英国想防守都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不知道背景,还以为法国强大,英国弱小,或者英国打了大败仗,所以法国逼迫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实际上,英国的家底虽然被理查败掉不少,但是相对于当时的法国王室还是强大得多。这是一份弱国“欺凌”强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世界外交史上也是奇闻一件了!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蓝色为法兰西加佩王室控制领土,红色为金雀花王朝控制领土

约翰四面楚歌,节节败退。至1203年底,约翰在大陆立脚不住,狼狈逃往英格兰。除了保有阿奎丹一隅之地,金雀花朝在大陆的大部分领土,都被他丢光了。约翰也因而得了个“失地王”的绰号。

至1206年,连最后的阿奎丹也丢失了。金雀花朝的领土,只剩下英格兰。此后,约翰只好做了个真正的英国国王。自英吉利朝史迪文以来,尚无一个英王如此长时间地呆在英国。约翰是第一个。

倒霉的约翰并不甘心失败,开始横征收暴敛,扩充军备,力图反攻大陆。只是很可惜,他并无理查的勇武和人格魅力。理查征集军费,英国人全力支持,而约翰要钱下面一篇民怨沸腾,估计失地王约翰也是恼火,你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哩?

顺便说下,渡在海反攻大陆的前夕,约翰要求贵族们率领附庸同他一起前往。但是,总有一些不愿意随行的英格兰贵族,因为他们在欧洲大陆没有领地,所以不愿意为此损兵折将。约翰就要求这些贵族为他们的骑士按照每人两马克的标准缴纳盾牌金。约翰征收的“盾牌费”(scutage)2马克真心不高,即便日后涨到三马克(2英镑,注意这笔钱不是每年都要缴纳的)也不是很高的税收。事实上大约相当于当时英国国王对出口的每12张皮革,或者每捆羊皮,或者每佛隆德羊毛的税款(40先令)相当于。这笔钱大致等于一个自耕农身份的最低年收入(40先令)而已。

他儿子亨利三世才叫狠,为了出兵西西里征税,要求贵族缴纳财产三分之一充作军费-----结果贵族们当场就造反了。

向教宗开战

与此同时,约翰还在大搞两线作战,与教会也开始死磕。

1205年,理查的老忠臣坎特伯雷大主教华尔特,就是那个狮心王理查在外随便打仗,把政务放心交付的类似诸葛亮式的人物终于去世了,这可是维持英国政局稳定的关键人物。华尔特一死,继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到底选谁,或者说谁来任免这就牵涉到约翰与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权力之争。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英诺森三世是很有煽动力的教皇

也是约翰倒霉,他遇到的英诺森三世是个历史上出了名的铁腕人物,他极其反对世俗国王对主教任命的干涉,以维护教权为至高无上的责任。英诺森三世提名的新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但是失地王约翰不鸟他。同时约翰还趁机挪用了坎特伯雷教堂高达1500英镑的收入,并把约克大主教等一些教会人员赶出英国,致使英国一南一北两大教堂都没了大主教。这也算是教会和英王权利较量的开始,这也为日后的英国国教的产生开了个头。

于是乎英诺森三世和失地王约翰就开始了你来我往的斗争,先是英诺森三世于1208年三月下令停止英国教会的活动。约翰哪里肯示弱,就宣布没收那些违抗他命令的教会的财产。英诺森三世针锋相对,于1209年十月宣布开除约翰的教籍。

这在中世纪,算得上是一场塌天大祸,要知道被开除教籍,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死后一定会下地狱。你丫又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一样的牛逼人物能直接杀到教宗跟前。(具体参见简明英国全史(番外篇二):和狮心王同时代的英雄之巴巴罗萨)于是,大部分英国主教逃到国外,远离约翰这个疯子。有长达五年的时间,英国听不到教堂的钟声,很多教堂被迫关闭。于是乎,在欧洲人看来,英国被上帝抛弃了。

于是乎到了1212年,政治上短视的约翰尝到了苦果,陷于内外交困的困境。英国内部,一些贵族密谋废黜约翰;在国外,斐利二世则全力准备跨海征讨约翰。

到了最危险境地的约翰,终于悬崖勒马,停止了他的疯狂游戏。他不得不向教皇低头,接受兰顿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恢复被驱逐教士的职位,赔偿教会的损失,他以前没收教会的财产,这时又都吐了出来,这还不算,他还承认英格兰是教皇的采邑,自认是教皇的臣属,每年向罗马教廷缴纳700英镑的贡金。见约翰前倨后恭如此,英诺森三世才算出了这口恶气,饶恕了他。

签署大宪章

约翰好不容易平息了和教皇的冲突,他还不消停,又打算起兵。收复诺曼底。但是,此时的英国贵族骑士们,并不支持约翰,谁都认为约翰显然不是斐利二世的对手,贵族骑士们对他没有信心。

约翰执意进攻法国,但是军无斗志,1214年二月,英军在法国登陆,七月英军就在布汶战役中遭到惨败。十月份英军灰溜溜的败回。自此约翰收复欧洲大陆失地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

英军的失利激化了约翰和贵族们的矛盾。为了弥补战场上的损失,约翰更加疯狂地横征暴敛,这激起了贵族们的反抗。贵族们发动了暴动。1215年五月,暴动愈演愈烈。贵族们的军队,开始向伦敦进军。

约翰成了孤家寡人,没人帮他与暴动的军队作战,约翰走投无路。1215年6月15日,几十名世俗贵族和主教在苏格兰和威尔士王的见证下,约翰在写满条款的羊皮纸下面系着的蜡块上盖印,签署了今天被人们所称的《大宪章》。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约翰被逼签署大宪章,不过这张图有问题,中世纪的英国国王签署文件或法律,从来不用鹅毛笔,而是印章

《大宪章》共有六十一条,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没有咨议会的许可,不得征税;没有法律的允许,不得逮捕自由人;如果国王破坏宪章,贵族执行委员会可以发动战争来反对国王。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1217版《大宪章》文本,文本由拉丁文在羊皮纸上写成。由于羊皮纸非常昂贵,为了省钱只好把字写得很小

从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文本来看,《大宪章》既不是一群具有伟大社会理想者欲为未来英国乃至人类未来社会立法,也不是为要建立一个宪政民主国家起草一个流芳百世的宪章性文件,而是在刀光剑影之下针对当时实际存在且亟需解决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经过讨价还价而签署的一份停战协议、一份政治契约。并且在签署后,它没有调解国王和贵族的矛盾,还引发了战争,在之后的200多年金雀花王朝中被修改了十几次,又在都铎王朝时期沉寂了200多年。

《大宪章》向人们宣布,国王的权力不是绝对权力,它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四百年后,英国人根据《大宪章》的精神,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也闪耀着《大宪章》的光辉。

且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来看,《大宪章》在800年前的签署,不但影响了之后800年英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整个英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影响了美国建国之路以及美国宪政制度的设计和建设,从而影响了整个世界各国法治化的进程。不过话又说回来,失地王约翰万万不会想到,自己为了保命而被迫签署的一份他“根本就不想”遵守的宪章最后竟成为保护自己血脉绵延至今的“铁券丹书”。

简明英国全史(八)失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泰晤士河河畔的大宪章岛,之所以选择该英国小岛签署,是因为该英国小岛超出长弓箭的射程范围

重要信息:据说现在本岛以395万英镑(约合4187.4万元人民币)的低价放售,该岛屿占地3.72亩,而临河地则长约4百米。英国小岛设有多间房屋,最主要的那一间设有7间睡房、4间会客室、一个游泳池。英女王曾于1974年到访该英国小岛,并在英国小岛上植树。是不是很超值啊!!!

对倒霉的约翰的总结

约翰并不甘心签署《大宪章》,当贵族们散去后约翰立即进行反攻倒算。围绕着《大宪章》英国爆发了内战。1216年五月,起义军进入伦敦。法王斐利二世也趁机来轧上一脚。约翰穷途末路,被迫退到温彻斯特,于1216年十月病死。约翰既死,持续了一年的英国内战也宣告结束。

约翰在英国历史上,是仅有的两个负面形象的国王之一(另一个是后来的约克朝的理查三世),不过,就是这么一位国王,却是子孙满堂。但是他的子孙后代都嫌弃这个名字,就像中国再也没有人起名秦桧一样,后世的英国君主再也没有叫约翰这个名字的,即使这是当时最流行的名字,从5世纪到11世纪,光以约翰为名的罗马教宗有十九个之多,由此他光荣的成为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名叫“约翰”的国王,不用写一世二世啥的。

仔细算起来,后来的各朝各代英国国王,可都是约翰王的后代。当然后来约翰的子孙们,可比他这位开山老祖要有出息得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