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机油!积碳!涡轮增压这么垃圾,为啥你还买

 静候a 2017-05-24
现在很多人买车都得问问这车带不带T(所谓的T就是涡轮增压),都觉得涡轮增压是高科技,只要这车带了T,哪怕排量只有1。,不用说,那动力也绝对杠杠的!带T才是车,不带T的,只能呵呵了……

涡轮增压在中国已经是神话般的存在,很多人对其原理(篇幅有限请百度)也只是略知一二,甚至完全不懂,顶多给你说出来“有劲儿啊”俩字。而且基本都会一口咬定,不带T的车那是上世纪的产物。

有意思的是,涡轮增压器本身就是上世纪的产物,最早是一个叫比希的瑞士人在1905年发明的。那为什么近几年才火起来?一句话:因为某厂家的忽悠和政策倾向。不过随着市场的检验,涡轮增压的问题逐渐暴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烧机油。

烧机油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涡轮增压轴承密封环的渗漏。涡轮增压叶轮工作转速高达十几万转,滚动轴承根本承受不了这么高的转速,所以增压器采用的是浮动轴承。浮动轴承的工作必须要有大量的机油把轴承芯儿本身“托起来”。那么必然其内部会产生相当大的压力。

由于中国用车条件的恶劣,车行驶几万公里之后,密封环就会逐渐出现渗漏,环内的机油被叶轮吸入进气道,导致进气道、节气门、进气门、燃烧室、活塞顶表面逐渐被焦化的机油覆盖,形成一层机油性积碳。

积碳粉末随着排气过程排出,导致我们在很多涡轮增压车型上(大众、宝马、奥迪、斯柯达)的排气管口都能看到黑黑的一层碳黑粉末。时间一长,部分粉末还会堵塞三元催化器,造成三元催化器失效,排放污染反而加重。

涡轮增压+缸内直喷被大众称为“黄金组合”,这一概念的提出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小排量动力不足的救星。从1.2到2.0,几乎所有的大众、奥迪发动机都采用了这种技术。然而除了涡轮增压以外,缸内直喷实际上并不适合中高端以下的车型。

由于排量所覆盖的车型大多为低端车,出于成本的考虑,在缸体材料、活塞环材质等关键部位的材料强度并不能承受缸内直喷在汽缸内产生的巨大压力。活塞环逐渐密封不严,机油从曲轴箱窜入汽缸参与燃烧。最终大众的“黄金组合”变成了“烧机油组合”,在后备箱放桶机油,时不时拿出来加一点也成了大众车主的日常。

提高功率的方式有很多,美系偏好大排量V8,日系崇尚高转速压榨,两者都喜欢把机械发挥到极致。似乎唯独德系有些“不思进取”,1个不够上2个,2个不够上4个,一言不合就是各种加增压器。

既然小排量实现了大排量的动力,还能省掉一大笔消费税、车船税,那为啥不买呢。但烧机油造成排放污染他们并不在意。忽悠提高了销量,销量误导了政府,政策改变了行业。中国的消费者喜欢从众和跟风,在盲目消费之后,更多的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畅读号“摇号哥”,哥会随时陪你飞哦。

(本文已在版权印备案,如需转载请点击此链接:http://1017040600056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