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悠久。读史的人,我以为都是先知今、后说古,用古人的事情,讲自己的道理。30年前,我读《易传》,自此以为《周易》就是一部算命卜卦的说辞,没甚意义;但是,历朝历代,2000多年解读《周易》的人,却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好思想,汇集起来,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哲学史。《周易》如此,三国故事更是如此,见仁见智,全凭人心、阅历和体会。老陶的两篇文章,我之所以请过来,在此转发,全在角度之故,给人启示。 上次说曹操,今天谈刘备。以下为老陶的话。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今天来品刘备。
刘关有别
刘备关羽张飞,刘为首,关张为辅,组成“仁义团队”,从颠沛流离到纵横天下,团队始终团结如一,既能患难,还能同甘,实在难得,成为后世榜样。
但是,同为义字典范,后世历代,只有关羽封圣,如今不仅作了武圣还当了财神,据说黑社会也是拜关羽保佑的。民间崇关不崇刘,为何?
因刘关不同,义字有别。关羽是天生忠义,秉性纯良,品行高洁,武艺高强,又志向难夺,宁肯过五关斩六将,也要追随刘备,是绝佳追随者。让曹操好生羡慕又嫉妒。
所以,曹操收关羽后,对他厚遇有加,不仅仅是要收服他,更有对关羽的激赏。在曹操心中,关羽其实是另一个自己,只是生逢乱世,他曹操无法践行的理想,所以惺惺相惜。
但曹操不可能收得关羽。关羽对曹操的行动哲学不认可,若真留曹营,也必不见容于同僚,气场不合。若他留下,最好的结局恐怕是做只花瓶。
关羽是绝佳的追随者,但关羽绝不能为首。天生忠义,也就是智商不在线,因为要动用智商,看破款曲,须揣摩人心,测人于不义,忠义者不为也。秉性纯良,也就不懂人心之险,不通人性之念。通读三国,关羽勇冠,但罕有良谋,就是这个道理。
为首者,不能过洁,过洁人必不附。而且真有急难,洁身自好者,必会奋不顾身,轻生死以全忠义,却置大局于倾颓。所以,关羽独守荆州,终于走了麦城。
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被斩于临沮 刘备也是以仁义为本传世。他的行为哲学是,乱世之乱,乱在人心,如果人人忠义,则天下大治,所以,他要以仁义收拾人心,匡扶汉室。这也是中国儒家的传统观点,后世刘备大红皆出于此。
刘备的哲学若能成功,须人人皆为绵羊,但在乱世之中,这是不可能的。就像孔夫子传道时,也同样屡屡碰壁一样,春秋乱世也容不得儒家教义。儒教注定是只属于治世的。所以早期,刘备是从失败走向失败。
刘备何时开始走向成功呢?是得了孔明之后。面上看,是因为孔明的到来,弥补了刘备缺谋臣的缺儿,智力取胜。其实不是,是弥补了儒教学说在乱世里不适用的缺儿。孔明所行,与曹操无异,他是乱世里的另一只狼,但他由刘备统领,为“好”的目标服务。
所以,通观刘备,可以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他就是个酱油党,但他始终没弄明白,机会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所以后来只好看着大腿白花花的厚肉垂泪。
第二阶段,孔明的到来把他的短板补齐,他终于开始发威了,从成功走向成功,最终与曹操势均力敌。但他后期的行为已经与早期有所不同,早期他是只羊,后期已经是只狼,早期宁死不受徐州,后期非夺西川不可。 诸葛亮追随刘备,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刘备比关羽聪明,他愿意而且能够看破对手,再以仁义为准选择对策。总体来看,关羽的忠义是天生的,但刘备的仁义是后天的。最近流行一句话,“聪明是天生的,善良是种选择”。仁义是刘备的选择。
仁义之于刘备,是一杆旗帜,却不是性命,是他得以于曹孙并立的凭借。所以刘备为首,是枭雄,关羽不是。后世无疑是看出了两者的区别,所以虽都行仁义,但历代崇关不崇刘。
碰巧姓刘
刘备最能识人,他应该看出了关羽的局限,仍以关羽为首镇守荆州。因为他没办法,安置一方诸侯,首要是放心,阵营人才寡淡,无人可用,只得勉为其难用关羽。
曹操就比刘备幸福多了,曹氏夏侯氏人才济济。这就是曹刘之别。曹操是官宦之后,门阀虽较袁绍小得多,但也是一方豪强,子弟众多,锦旗一展,应者上千。
三国中,真正草根创业的,是刘备。刘备出身很低,起兵前织鞋卖履为业,混到三十岁,毫无所成。古人参加工作早,三十岁已经很大了,通常十五六结婚,按这个推算相当于今人四十多岁。
出身低却志向大,所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刘备姓刘,宣称自己是帝王谱系。帝王谱系,是刘备早期唯一的本钱。在东汉门阀大环境里,你不扯点祖上背景,谁肯附你。
曹操袁绍,本身就是官员,起兵匡扶朝廷,是本职责任。刘备一介平民,你也起兵,要是不拿帝王谱系说事,那就是造反了。所以,帝王谱系,于刘备是政治正确,首要大事。
皇族谱系,既是凭借,也是弱点。汉家四百年,到三国时,刘氏该是极多的。汉武帝的推恩令杀伤力极大,到那时很多刘姓泯然众人。刘备的皇族谱系,可以是有疑问的。 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不过,就算是真,那么多刘氏,刘表刘璋还在,哪轮得上平民刘备来匡扶?奇怪的是,这么一个显然弱点,却不见曹操来攻击。猜起来,只能是刘备长期势弱,曹操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没拿他当真正对手。
刘备的使命感来得很突兀,不知他“被选中”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是此人天生如此,还是因为姓刘所以如此?我倾向于此人天生如此,天下姓刘的多了,但有此使命感的独备一人。有此使命感的人,注定会弄出响动,你很难阻止他。换句话说,跟曹操一样,备也是天生的枭雄,但恰好姓刘。
三国霸主,曹操是真性情,乱世之中,以恶人之名行君子之实,以征讨四方行匡扶之实;刘备,以仁义为旗而居诸侯之列,以匡扶为名,却收割据之实。
我读三国,喜曹操而不甚喜刘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