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力吉江嘎”——吉祥结
在蒙古贞地区,如果说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图案是什么?当属吉祥结。
吉祥结在蒙古语中被称为“乌力吉江嘎”。“乌力吉”这个词来源于古蒙古语,早在13世纪的《蒙古秘史》中就普遍使用,而且字义与今蒙古语相同,指“ 一切美好、吉祥完满”之意。“江嘎”就是“结”的意思。从这个名称来看,吉祥结的产生应该由来已久,蒙古族群众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掌握了这种编结工艺。同时,吉祥结也被称为“乌力吉贺”,“贺”就是指“图案”的意思。因此也可以看出,吉祥结同时也作为一种图案而被使用。它是蒙古族中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图案之一。同时,它也是种类、变体最多的图案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吉祥结以其结的数目分类,可分为双眼结一直到46个结,甚至更多的结;吉祥结以其外形分类,可分为完整型、半型、单线型、双线型、封闭型、半封闭型、敞开型等;吉祥结以其形状分类,可分为蚂蚁结、耳环结、鲜花结、坠子结等;吉祥结以其使用、绘制的位置分类,可分为边角结与中心结。蒙古族群众广泛地运用乌力吉贺这种图案来表达他们的美好愿望,即希望人民之间没有矛盾,能够团结友爱、凝聚力量,并以此来抵御灾祸。
如果说,吉祥结被广泛运用到蒙古族群众的服饰上或者房屋装饰上等等,不足为奇。那么,吉祥结图案被运用到村落建设的整体布局上,着实让人深深体会到蒙古族群众对吉祥结的挚爱。
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境内的佛寺村有着300 多年的历史,“佛寺”之名源于村里坐落着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瑞应寺。古村不仅宗教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蒙古族民俗民间文化保留完整。早在1999 年就被列为我市八大旅游景区之一。
佛寺古村面积1050亩,村北有阿贵山,西至查干苏力德山,东至白花娘娘山,南有宝旗山。最神秘,也是令村里人最自豪的,就是置于小盆地中心的古村整体布局。如果从空中俯瞰整个古村,古村格局就像一个大大的“乌力吉”图案形状。东西走向的13条胡同与5条南北走向的窄胡同相交,时有时无,交错有致,盘绕着古老的瑞应古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