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形色色的学者

 砥砺前驱 2017-05-24

形形色色的学者
1
官员学者
官员学者有两种:一种是先官员后学者,即先当官,然后为了升迁或附庸风雅,弄一个博士学位,再弄个教授,就成了所谓学者。这类人和学术没有什么关系,但学术圈惹不起,因为他们手上有权。另一种是先学者后官员,即学问做得不错,被上头看上,做系主任、院长、处长之类,然后升为校长、书记乃至更大的官。这类人以学术发家,做官后也大多管学术,但已经没有心思和精力埋头做学问,而是掌握各种学术资源,担任一系列委员、评委之类,头衔众多,从各种项目的审批到各种奖项的评选,从各类职称的评定到研究生点的设立,总之,掌管学术圈的生杀大权,控制着学术研究的方向,属于学术界的既得利益者。
每次开会,总有一些官员学者派头十足地坐在主席台上,有时候就想,他们也曾是优秀的学者,如果不做官的话,也许在学术上会有大成。靠权力获得的地位、尊重与靠学问获得的地位、尊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难道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吗?
2
编辑学者
所谓编辑学者就是出身编辑的学者,本来无须强调,但随着近年来学术评价制度的实施,他们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编辑学者主要是来自各核心刊物,他们是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这一制度将他们手中的刊物变成了稀缺物品,无论是得学位还是评职称、评奖,都必须在核心刊物发文章。于是一夜之间,这批出身编辑的学者变身为超级学者,名利双收。出去开会,主办方不仅免交通费、食宿费,而且还让其坐主席台、做主持,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名目的请客送礼。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学人簇拥着讨好巴结。
不开会的时候,不断有单位以办讲座、参加答辩等名目邀请,同样是请客送礼,联络感情。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文章。自己的学问到底如何,这些编辑学者心里都很清楚,自然也明白人家为什么如此奉承自己。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乐此不疲,耀武扬威,真把自己当成了学界大腕,还有一些人借此敛财,成为学术圈不折不扣的寄生虫。
编辑学者在学术圈食物链的高层,但不在最顶端。刊物一旦掉出核心刊物名单,他们就什么都不是,没有人再去理睬他们。于是他们在享受奉承的同时,也在奉承着文摘类刊物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制定者、管理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每两年公布一次核心刊物的名单,马上到年底了,要公布2016年到2017年度的C刊名单。对不少刊物来说,这是决定命运的重要时刻,想都不用想,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主编和编辑在拼命找各种关系做公关工作。吃人和被吃,这些编辑学者的两面性由此显露出来。
3
明星学者
准确地说,明星学者应该称作学者明星,因为演戏、唱歌成名之后再做学者的几乎没有,更多的是先做学者,后成明星。
学者本来是坐冷板凳做学问的,何以能成为大众追捧的娱乐明星?这是媒体和学者共同操作的结果:媒体想要收视率,娱乐至死,自然想把学术娱乐化。一些学者屁股坐不住,耐不得寂寞,追逐名利。于是一拍即合,生产了一批所谓的明星学者。从这些年畅销的明星学者来看,他们有两个共性:一是不学,二是胆大。说不学是指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毫无建树,靠学术难以成名。不信查查于丹有哪些学术成果就可以知道。胆大是指他们专讲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信口开河,什么都敢以专家的身份去讲。
还以于丹来说,本来是做新闻传媒的,却偏偏去讲自己根本不懂的《论语》、昆曲。当然这正是他们的成功秘诀,因为不学和胆大,所以敢乱说,敢编故事,反正中国的电视观众素质低,对电视台有一种天生的盲从,可以随便忽悠。俗话说,一流的观众成就一流的演员,正是愚昧的观众成就了中国的明星学者。
明星学者在中国的产生、走红与学术无关,它只是媒体在中国垄断、强势地位的证明,是中国社会文化乱象生出的一批怪胎。
4
民间学者
上大学的时候曾在校门口见到过一位神人,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堆数学符号和公式,然后开始叫板,请数学系的教授出来接受挑战。当时看热闹的人很多,不少人鼓动数学系的人应战,但始终没有人出面。其实,有不少数学系的老师和学生去看,但他们都不看懂,看不懂怎么应战,于是那位神人得胜而归。前几年南大这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位老兄在广州路校门口写了一堆符号和公式,挑战数学系的师生,同样是孤独求败。
不光数学,这种神人文科也有不少,不少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时不时就会收到一些神人寄来的重大成果,动不动就是别人都错了,只有他一个人是正确的。要求政府将其个人意见变成国家政策,在全国推广或实施。至于学术界,受到的类似挑战更多,如果应战,他有的是时间和你死缠烂打,或者一喊你学术专制、压制草根,马上就能赢得大众同情。如果不理睬,他会很得意地说,你看,学术界的人都是草包,只会花纳税人的钱,没有人敢应战。
其实,即便真的想平心静气谈谈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根本看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尽管他们用的都是汉字,但放在一起,就死活也看不明白,如同天书。这些年来,时常会遇到这类神人,其中以研究红学者居多,也有研究《周易》、《山海经》乃至汉字者,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字发到邮箱里。
5
地方学者
参加学术会议时常会遇到地方学者,所谓地方学者,就是来自某地政府部门、文化或教育机构如政协、文化局、中学、报社之类的学者。之所以将他们单独算作一类,是因为他们的特色非常鲜明,也非常一致,那就是具有强烈的乡土意识。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那就是认定某部作品的作者、写作地点是他们那里的,或作品内容是写他们那里的,论证的路数也很一致,那就是作品的语言是他们那里的,所写地名、景物、风俗之类也统统是写他们那里的,然后罗列一堆例子。
如果说他们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各自关注的作品不同,或为《三国演义》,或为《水浒传》、或为《西游记》,或为《金瓶梅》,或为《红楼梦》。他们的忠诚度通常很高,一旦认定作品的作者、内容与他们家乡有关,便坚决捍卫,永远不会改变,而且会一年一年在学术研讨会上提交内容大同小异的论文,一遍一遍重复自己的观点。这些地方学者往往很有激情,发言的时候慷慨激昂,一张口就停不下来,通常要强行打断他们才能让会议正常进行。对不同意见更是毫不客气地回击,不惜翻脸。
遇到这类学者,通常是避而远之,要么是只谈天气,嘻嘻哈哈,决不对其观点发表意见,以免惹火烧身。
注:
本文经淮茗先生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东篱
历史与理论
崇尚学术
融古今新知旧学
明是非善恶美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