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写作

 汉茂油桃 2017-05-24

写作即表达。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水准千差万别。这是缘于个体生命的,社会地位、生存环境、文化品味,道德观念,以及对生活的体验立足点不同。契诃夫说:这个世界有大狗,也有小狗,大狗 小狗 都在叫,但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其实我们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要表达的主题、素材前人无不涉猎,不免令人疑虑和彷徨,唯恐被人讥笑,甚有班门弄斧之嫌。“我们不能因此裹足不前,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们不要“迷信名家名作”而妄自菲薄,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好书读的越多越不敢写作,造成了“眼高手低的状况”,总觉得“技不如人”瞻前顾后。其实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生活中的经历,每个人生命的岁月里都包含着故事,写出故事里你对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表达出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事实上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不见得就能写出好文章。因为他们没有潜下心来学习写作,有理论高度却没有实践深度。有的作家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他们一一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笔耕不辍,却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不要攀比,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做不成名家大腕,做个体面的写手也足慰平生吗!人生的舞台上,不光是歌唱家在轻歌曼舞,歌手也能唱出天籁之音。你有你的魅力,我有我的风采。

要写好文章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平时要加强阅读,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对于作品的内容及表达方式要深刻理解,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和学习写作的技巧;多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做到“熟能生巧”.每个人审美角度不同,感悟人生的意义不同,性格和爱好不同,同样的外界 生活折射到心灵底片上便形成了不同的影像。正是有了这些不同,写作的世界才百舸争流、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充满了诱人的魅力。

每个人写作的初衷都不一样,有的人是为了赚稿费,有的人是喜欢写作把他当作是一种理想一种爱好。有的人是想达到某种目的而向社会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意见。总之有很多很多。于我而言,写作只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排遣胸中烦躁苦闷而已。年轻时狂热的成名成家冲动心理,随着文学地位的沦陷,生存条件及诸多不无奈,几乎是消磨殆尽了。

窃以为,文学的功能是抒发感情,更主要的是思考的过程,从中领会生命的真谛。写作只是一种手段,思考才是有用的。没有思考的写作只是抒发一下罢了!创作需要理解,不能孤芳自赏,作品总会影响别人,把你的智慧结晶和别人分享,减少了别人在人生路上摸索的时间,他们会更快的明白人生的真谛,加速社会进步。人生一世,活得好坏一定程度在于人生观对还是错,通过写作带来思考,大大提升人的幸福感。当然,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也是可以的,但不要迎合别人的低级趣味,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摒弃假、丑、恶。一个真正的文人,必须具备一一真诚、善良、慎独的美德,文章应“平易而畅达,质朴而存理”。堆砌词藻,言之无物,故用晦涩难懂之语,令人望而止步,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写作净化心灵,写作是内心美好的激情碰撞,,写作是灵魂深处情感自然的流淌。

其实,写作的人都知道创作不仅是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也是很繁重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的意义,并非是注重想象有多么美丽,而在于你的灵感的翅膀在飞翔。谈到灵感,灵感是非常脆弱的,她也非常娇嫩,只要你稍不留神,她就会倏然地跑掉。她不会如邀参加你的盛典,在你无暇顾及的时刻不请自来,你如果慢待了这位高贵典雅、羞涩妩媚的公主,文学的圣殿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灵感的写作,不能说写不出文章,但是缺乏灵感的写作,一定写不出好文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人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谓“妙手偶得之”,不过是灵感的体现,读书破万卷,不见得:下笔如有神。文思是世间最娇嫩的东西,受不了一点折磨稍纵即逝。灵感需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孟浩然吟诗时,家人为他驱走鸡犬,婴儿都得暂寄别人家。凝神屏气是有点夸张,但是老婆数落你咬文嚼字,挣不来钱,孩子哭着喊肚子饿,亲戚、邻里的嘲笑声,会吓跑业已附身的灵感。

   

    灵感她不同世上任何一件东西,她有几分倔强又有几分调皮,当你需要她翩然而至的时候,她偏偏与你耍着性子,就是不着你的边儿,远远地瞅着你,讪笑不止;当你静静地读书的时候,或者,你的心情特别好的时际,她会不期而至,尽管你如何也不愿执笔,顺着她的心情阐发你的思想,或挥洒你的文采,但这个可爱的灵感,却不依不饶地昵着你,使你一路写下去。此时此刻,你的心情绝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你会在自娱之中旋进一种境界,你不再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怪才金圣叹对写作文章深有悟道,他说文章都是现成的,就在你的四周间,只须“灵眼觑见,慧腕捉住”,冰心老人也有同样的体味:“盈虚空中都开着空清灵艳的花,只须慧心的人采撷……”,写作提倡的是养心增慧,当灵感来临,泉思喷涌,写作不啻一种劳动还令人快乐,苏东坡曾以写作为快乐之事。他说:“某生平无快意事,唯做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一篇文章写成之后,就像自己怀胎十月的婴儿降临到身边,这种成功的喜悦快慰到无以言表的境地,但是回首阵痛折磨的过程,心中难免感慨万千真是:欢乐孕育,痛苦分娩。哪一篇收笔的文章不浪费掉几许晨昏,以至熬红了双眼,留下难看的黑眼圈呢?!

   

    当你沉浸于写作的情境之中,人世间的浮华和喧嚣,百般的磨难和不幸,都会在深幽的寂静中烟消云散。这时,你才真正地抵达灵魂的深处,而灵感和你呢喃絮语,她会载着你的思绪走过田野,穿过葱郁的森林,跋山越海。如果你真的进入了这种境界,白云蓝天、绿水青山、斜风疏雨、花鸟虫鱼便都是文章。如此的倾心,此时,你会听见渔歌唱晚,夜鸟归巢的快语,萤火虫滴滴的恋歌;你可以看见紫燕穿云的快意,蜻蜓点水的悠闲。你的心与大千世界可谓融合而一,那么你才真正地领略到了,什么才是真正创作的喜悦。

   

    写作必须有灵感,灵感必须经过刺激。灵感不总是等在那里让你去请,她萦绕脑际,忽隐忽现,如何使灵感随时随地泉涌笔端,召之即来,挥之不去。那么则如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契诃夫所谓,灵感是培养出来的,培养的方法不过是每天都要练笔,无论怎么忙都要写上二百字。京味写作语言的老舍,为了培养写作灵感,无论每天多么忙碌,都要写上五百字。作家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之间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不过勤能补拙,方能才思敏捷,催生灵感的火花。

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莎士比亚、泰戈尔、拖尔斯泰、哥德、高尔基那个不是著作等身?在西方国家,据说要达到1000万字以上的写作者,才能称得上是作家。中国这样的作家可谓是凤毛麟角,只有数十人也!那个不是文思泉涌,通宵达旦笔耕不辍?相反,似我等写的很少,又有谁能成为大作家。因为才疏学浅,文思枯竭,主要问题还是懒惰成性所至吧!当然了我还是推崇纯文学创作,红楼梦80万字却也名垂青史,闪烁着万丈光芒!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尽相同,经验体会也不尽一样,我乃因为读书有了一点点心得,或不经意间获得一种人生的经验,或者为人世间粉饰不堪的故事有所触动,或为表达我对人生一种思想的理解,非发而不能不发诸笔端的时候,我才能摇曳情思执笔疾书。如果写作没有深抵灵魂的感受,与之心地真诚地宣泄,读书养心,灵感不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

   

    每当我结束一天的劳碌,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中,常常有种冲动,想写篇文章,而拿起笔的瞬间,灵感却戛然而逝,于是思绪变得混乱。为了稳住仅有的那点儿文思,我不是先从题目发轫,而是想到哪段先写哪段,将那些比较得心应手的段落写完,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安排。经过几段的润笔书写,笔致不断滑润起来,思绪由此有了灵动,再去写那些难写的段落,等到所有的段落都已写毕,按照事先拟定的题旨依序承接就位,一篇文章就此脱稿。

音乐能给人灵感。我有时喜欢在案头码点文字,当我伏案工作时,我总要点几首歌曲,让歌声在屋里回荡,袅袅地绕梁,那曼妙的乐曲给了我写作的灵感,我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欣赏着音乐,文字伴着音乐如行云流水般地在电脑上流淌,不经意间,一篇文章诞生了。

 

   

    有人说,既然创作如此令人痛苦,那么古今中外的作家们,为何还抱着费心劳神的文学而恋恋不舍呢?是的,这件事的确令人费解。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的初衷是一一作文是排除生活忧患的一种力量;它是一种救赎,现世生活的坎坷与磨难在文学中化解;它是一种寄托,有精神寄托的人,不会寂寞和空虚;享受被人閱读的快乐,相信,没有那个人写文章不想被别人关注而孤芳自赏,我不是虚伪的人,我希望和朋友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取长补短。作家之写作,都系一种内在的冲动使然。作家要有:“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要有佛教徒的虔诚,即使明知自己浴火而焚,也欲罢不能。郑重声明:天道酬勤,灵感是勤奋刻苦努力的结果。

文/鲁振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