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屑病的流行病学(下)

 小蜜蜂139noicr 2017-05-24

银屑病的流行病学(下)

银屑病发病年龄分析

银屑病发病年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内容。 银屑病发生可从出生到90 岁以上任何年龄。发病高在15 ~ 30 岁。1985 年,Henseler 和 Christophers M根据发病年龄将银屑病分为两型:I型患 者在40以前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 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关联程度高,尤其是 HLA-Cw6、B57、DR7,发病高峰在20岁左右,病情往往较 重;II型患者40岁以后发病,与HLA无关联,病情 相对较轻[18]。 1984 年银屑病调查中,初发年龄男 性最高在20 ~ 24组,占17.22%c,而女性较男性提 前5年左右,在15 ~19岁组为18.46%c。总体来看, 初发年龄大多在34岁以前,占总数的75%[10]。 我 们在2008年调查中发现,银屑病初发年龄在20 ~ 19岁和40~49岁出现高峰。男女患者的初发年龄 高峰相似。 67.65%的患者40岁以前发病,但40岁 前发病与 40 岁后发病者临床表现差别不大[15]。

银屑病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人类认识到银屑病与遗传基础的 关系已有近100年的历史。1963年Lomholt19调查 了 Faroe 群岛 3 万居民中 的 11000 人,结果发现91%的银屑病患者都至少有一个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受累,在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大约有25%的人可能 患病。 对孪生胎进行的研究也为银屑病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单卵双生胎等位基因完全相 同,而异卵双生胎有一半的等位基因相同,即使有许多其他基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单卵双生胎患本病的机会应该比异卵双生胎更常见[19]。 多个研究证 实,单卵双生胎共患银屑病的概率是异卵双生胎的3 倍。 Farber 等[20]曾对 219 对双生子进行研究发现: 同卵双生子的发病一致率为 65%,异卵双生子中发病一致率为 23%,而且同卵双生子发病年龄及症状均相似。 张学军等[21]对 720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其家系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212例(29.4%)有家族史。 先证者一、二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71.07±2.05)%和(36.77±5.17)%。2010年中国六省市银屑病调查中,银屑病患者中有28.43%有家族史,远高于自然人群[15]。

环境因素与代谢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各种环 境因素与代谢也与银屑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童志才等[22]对 2001 年安徽宿州地区农村居民流行病学调 查时明确诊断的104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 1 :1配比 病例对照研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显示吸烟、嗜酒、精神紧张、感染、喜食鱼虾、喜食辛 辣、外伤、居住地潮湿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银屑 病的发病有一定影响作用。Naldi等123证实吸烟是 银屑病发病危险因素,吸烟者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 性意义(OR = 2. 1 ,P <0.05)。yasuda 等="" m="" 对338="" 例银屑病患者调查表明,有22.5%患者处于潮湿环境。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与银屑病的关系成为皮肤科和内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通过横断面研究其相关性,亦有学者对其可能存在的共同发病="" 机制进行了研究。sommer等125通过对581例斑块="" 型银屑病与1044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研究,显示很="" 多慢性疾病与银屑病有明显相关性,如n型糖尿病="" 的="" or="" 为="" 2.="" 48,高血压or="" 值为="" 3.="" 27,高脂血症="" or="" 值为="" 2.="" 09,冠状动脉疾病为="" 1.="" 95,而代谢综合征更="" 具相关性,其or为5.="" 29,提示银屑病患者更易患糖="" 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love="" 等[26=""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 式,对美国居民中代表性样本进行了调查,评估代谢="" 综合征在银屑病中的发病情况,纳入6="" 549例参与="" 者,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发病率="" 为="" 40%,而对照组的发病率仅为="" 23%。="" 银屑病与代="" 谢综合征的统一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 or值分别为2.="" 16和1.="" 96,可见代谢综合征在银屑="" 病患者中具有很高发病率。="" 在银屑病患者中代谢综="" 合征的最常见特征为中心性肥胖,其次为高甘油三="" 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 肥胖被认为是银屑="" 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其严重程度相关。="" balci="" 等[27="" 对46例银屑病患者和46例性别和年龄相匹="" 配的对照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定腹部内="" 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和总脂肪="" 面积(tfa),结果银屑病患者vfa平均值和vfa/="" sfa="" 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银屑病患者内脏脂="" 肪面积较高。prey等128对18篇横断面病例对照研="" 究进行了=""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银屑病患者中,特="" 别是在重症银屑病患者中,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增加,="" 其or值为1.="" 18="" ~="" 5.49。bremmer等29通过文献="" 回顾,发现与不伴有肥胖的银屑病患者相比,伴有肥="" 胖的银屑病患者对系统治疗反应较差。="" 尚制伟="" 等m对1993="" -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银屑病="" 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 对16个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居住潮="" 湿、吸烟、常食鱼虾、饮酒、精神紧张、感染、外伤为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