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心理指导大全》——为什么会患精神分裂症

 皖林 2012-05-07

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解释至今还是个探索、争论的问题。但各种理论却都是以巨大的洞察力和敏感来描述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从表面看,各种理论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却告诉人们,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产生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大约有母爱剥夺、教养方式、个人性格、遗传联系、社会冲突等5方面的因素。这5种致病因素能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精神分裂症。

 

遗传联系  医学心理学家像社会公众一样,首先注意到一个现象:为什么有的家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多?兄弟姐妹、父母为什么同时有几个人患这种病?他们研究了患精神分裂症的双生子,发现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同卵双生子(即外貌完全相同的双生子),若其中一人患精神分裂症,而他的同卵同胞患此病的机率有的高达80%(美国人口取样统计),各国的综合比率约为40%。这个统计丝毫不是在说明同卵双生子发病率高于一般人,只是说明双生子生病的相关联系很大。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史中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也很高。研究者挑选50名生母未患过精神分裂症的亲养儿童和生母患过该症的50名儿童作为对照。这些儿童成人之后,对照组的人没有一个患精神分裂症,而观察组里有5名患了精神分裂症。生物化学家还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组织和小便中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如果注入正常人的体内,便产生精神病症状。

 

母爱剥夺  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常常因负担过重,而很少拥抱、抚爱孤儿,而在家庭领养或托儿所里的孩子,则天天与母亲见面。前者的情绪往往有缺陷,显得烦躁、易怒、孤僻、不合群。人的稳定性格,在形成中有一个关键时期,大约是出生之后的一、二年,儿童在与父母的接触、嬉戏中产生“基础信任”。相反,这时期若得不到这些抚爱,则产生多疑和不安全感。而这种不顺应环境的人格,一旦受到外来的过度刺激,就可能演变成精神分裂症或其它精神症状。

 

父母教养方式  容易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有以下4个特点:

1、  家庭成员之间吝啬、嫉妒、猜疑;

2、  控制、专制、不能平等地交谈;

3、  经常争斗、吵闹;

4、  保守、固执、墨守陈规。

      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里,父母偏爱子女,而这种偏爱又伴随着父母婚姻的冲突。孩子一方面受一个人的保护,而同时又受另一位亲人的歧视、虐待。孩子既要做愿意做的事,又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可以叫做“双重管束”。当然这种管束方式也可能集中在双亲中的某一方,即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这虽然不能证明双重管束必然引起精神分裂症,但是临床观察,许多患者多具备这种家庭环境。

 

      性格因素   多数病人的气质类型属于抑郁型。在性格上多较孤僻、软弱、缺乏勇气和信心。工作能力较差,没有毅力,斗争性不强,胆小,逃避现实。在社会生活中不能面视困难,而是怯懦畏避,裹足不前,用白日梦来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欲望。交往行为上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落落寡欢、孤芳自赏、不爱说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性格不一定必然产生这种疾病,但当同时具备其它因素时,则比其它人更容易发生精神分裂症。


     社会冲突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遗传只是部分原因,起一种激发作用,精神分裂症完全是社会冲突造成的。这种认识不尽全面,但社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却是很重要的。经济或社会生活能力、水平低下的人,人际冲突或社会冲突较大的人,容易遭受生活的颠沛、社会的挫折,也容易产生绝望情绪。同时,现代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竞争的“白热化”,也给社会人群带来种种紧张和压力。如果逢上个体遗传的弱点,就可能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

 

     遗憾的是,医学心理界至今尚未作出对精神分裂症的正确完整的科学解释。但外界的刺激强度和患者个体对刺激的耐受性两个方面,则是最终实现突破的基础。

 

 P565页 《人生心理指导大全》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