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的睡眠养生术

 明日复明日fu1l 2017-05-24

宋代《槐阴消夏图》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对于睡眠,我国古代许多医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中孙思邈是集大成者。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精通养生术,享年142岁,是我国历史上届指可数的长寿者。孙氏在起居方面强调:“起居有常度”,“卧起有早晚”,“依时摄养”,就是说寝卧作息与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个年代,孙思邈就已经对睡眠的环境、姿势、方法、卫生、睡眠质量等方面提出了精到的见解。我们现代的人,不妨对照这五个方面,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


       ◎睡眠环境——避风适寒热


       避风邪:

       风邪为病,四季常有,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孙思邈非常重视对风邪的防范。他在《千金要方·居处》中指出:“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勿令有细隙,致有风气得入。”尤其是老年人,体质弱,阳气衰,经不起风寒的侵袭。


       适寒热: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火热之邪易扰心神,伤津耗气,生风动血,可引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或神昏、谵语。可见,寒热不调对人体的损害不可小视,睡眠时亦应注意。

       孙思邈指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睛及鼻干”,就是说,床边安火炉,室温就高,空气污浊,如在头旁,温烤焖人,会导致头重目赤,眼鼻干燥,烦躁不安。所以,就寝之前,应打开窗户透气,不使室温太高。他又说:“冬日冻脑,春秋困足俱冻,此圣人之常法也。”这就是说,头部温度不宜太高。尤其是睡眠时,头更应保持寒凉状态。在天寒地冻的严冬季节,人们畏惧寒冷,寝卧时有人喜欢用厚被蒙盖头部,使肺部不能及时呼吸新鲜空气,孙氏特意指出:“冬夜勿覆头,得长寿。”因此,室内环境要整洁舒适,空气流通,优雅安静。


       ◎睡眠姿势——眠作狮子卧


       良好的睡眠姿势对睡眠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睡眠姿势不正确会降低睡眠质量,而且很多疾病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而诱发或加重的。采取保护性睡姿,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症状都是有益的。


       孙思邈生动而形象的指出:“行作鹅王步,语作会钟声,眠作狮子卧。”所渭“眠作狮子卧”,即取右侧卧位下肢弯曲之姿势。这也是现代生理学提出的最佳卧位要求。

 

       不过,一般人睡卧多无讲究,概括起来不外仰、俯、侧三种方式。相较而言,仰卧并不可取,因其肢体伸张,关节挺直,肌肉紧张,又因手捂胸口,小腿交压,往往引起不寐、打鼾、恶梦,甚则气息欲绝。俯卧也不是好的睡眠姿势,因其压迫心肺,又易闭塞口鼻,不利于气血的运行通畅和肠胃的消化蠕动,甚至危险不堪。侧卧则是良好的睡眠姿势。孙氏之屈肢侧卧即形似弓,犹如胎儿安在母腹蜷舒自如,曲膝坦肚,右左轮换,自然翻身,益人气力,裨益颇佳。


       ◎睡眠朝向——头东脚西佳

 

       方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符号,它直接与五行相配属,并从中衍生出许多规则。中医传统养生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在睡眠养生中,睡眠的卧向是非常重要的。

 

       孙思邈提出:“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头勿北卧”和“墙北亦勿安床”。春夏头朝东睡,秋冬头朝西睡,特别是四季不宜头向北睡的睡法,是孙氏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现代科学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人体生物磁场与地球磁场如果不相适应,地球的大磁场必然要强制人体的小磁场相吻合,这样人体就会产生不适或病变。因为在地球上经常会产生瞬间磁场扰乱,明显地改变人体脑电波的正常运动。如果头朝北,那么影响更为严重,甚至影响人体内部脏腑的功能。地球磁场的轻微波动,也会抑制人的脑电流和神经的触动,使人头昏目眩、情绪荡动或精神恍惚等。而磁力线顺应吻合,即当人们头东脚西,或头西脚东睡觉时,则头脑会有清整冷静之感。国内外均有头东脚西睡觉佳,朝北则效果差的报道,可见睡眠方向会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时间。

 

       ◎睡眠卫生——重视细节处

 

       孙思邈还注意到许多睡眠中的细节,并对其中若干的不良习惯给予了纠正。孙氏指出:“暮卧当习闭口,开即失气,且邪恶从口入,久而成消渴及失血色。”意思是说,睡觉时不要张口呼吸,应当用鼻子呼吸,因为鼻中有鼻毛,可以挡住灰尘杂物,能对吸入的空气起过滤作用。如张口呼吸,则病邪直接从口腔而入,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孙氏又指出:“夏不露面卧,令人面皮厚,喜成癣,或作面风;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又说:“凡人眠,勿以脚悬踏高处,久成肾水及损房:足冷人,每见十步直墙,勿顺墙卧;风利吹人,使人发癫及体重;人汗勿跂床悬脚,久成血痹,两足重腰疼,又不得昼眠,令人失气。”此外,还提出“醉不可露卧,乃生百病”。因而睡觉之前,不要饮过量之酒,醉后不宜在野外、湿地等露睡,否则会引发起各种病变。

 

       ◎睡眠质量——卧眠先卧心

 

       睡眠不仅要有充足的时间,关键是要讲究质量。孙思邈很注重睡眠的质量,他说;“凡眠,先卧心,后卧眠,人卧一夜当作五度,反复常逐更转。”睡前应去除一切喜怒忧思和烦恼,精神上要尽量放松,恬淡虚静、清心安宁地躺着,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自然昏昏欲睡,然后慢慢闭上双眼。如果睡而不眠,甚至彻夜不眠,即使睡的时间再长,也消除不了疲劳,恢复不了体力、精力。只有“先卧心,后卧眠”,即先睡心、后睡眼,才能及时入睡,并渐渐深睡、熟睡,才能达到孙氏所说的“益人气力”。

 

       孙氏在《保生铭》中还说:“每夜洗脚卧”。是说就寝之前最好用热水熨洗脚10~30分钟,并多多搓擦脚心(涌泉穴),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使人易入梦乡。孙思邈反对卧时饱食、歌咏、大语。说“夜饭莫叫足”,意思是睡前不要吃东西,晚餐也不宜过饱,以防止加重肠胃负担。说“凡欲眠勿歌咏”,睡前不宜歌咏,因情绪的激越,精神振奋,不利于睡眠。推及今日,睡前也不宜观看激烈的球赛和令人兴奋的影剧,忌谈个人不快或恐惧的事情,娱乐活动不宜太晚。他又说:“卧勿大语,损人气力。”是说寝卧时勿高谈阔论,以免大脑过度兴奋,而不能及时入睡,甚至造成失眠。此外,还要忌饮浓茶,饮水太多,会造成尿多尿频,影响睡眠质量。

《大众健康》2011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