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负鹏载舟 2017-05-24

浅谈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近几年,络病理论不断有新的拓展,现浅淡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如下。

  1  络病理论形成和发展

  络脉和络病理论是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经络学说的建立而提出来的。《灵枢?终始》中有“久病者,邪气入深”的记载,最早指出了久病可入深的发展趋势。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把经络学说应用于外感热病,建立了六经辨证,并创立了络病治疗方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痹证、虚劳等病的发生与络脉瘀阻的病机有关,并创活血化瘀通络和虫蚁搜剔通络法。清代叶天士的温病学,将络病理论应用于外感温热病,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发展了络病治法,并把通络药物广泛应用于卒中、痹证、疼痛等内伤杂病。从络脉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脏腑、气血、经络等核心理论中有关络病理论。近几年,络病理论有了新的拓展,在病机和概念上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发展,吴以岭在临床和实验的基础上归纳了络病的三大病机:络脉瘀阻、络脉细急和络虚不荣。

  2  络病理论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认识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证”。中医对该病的相关记载早在《内经》时代。《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指出体虚是消渴与痹证的病因。近代大部分医家结合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从中医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多认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消渴病日久,即所谓“久病多虚”,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络脉瘀滞,筋脉失养所致。正如叶天士“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证属本虚标实: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为本,气滞、痰凝、血瘀,阻痹脉络为标。而络脉瘀阻则贯穿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始终。

  3  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关于通络的方法,叶氏提到的有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润通络及辛咸通络等。所以用辛者,叶氏认为“辛散横行入络”,且多能行气、散结、止痛。以辛散温通为法,选用细辛、桂枝等药物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取细辛辛温芳香走窜,行表达里,舒筋止痛,药理研究证实细辛对动物有明显的止痛效果;桂枝辛温芳香通达一身之阳气,温经通脉,实验研究报告桂枝挥发油能够扩张末梢血管,改善微循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机特点是气血不畅,络脉瘀阻,贯穿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始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通络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的始终。在用药方面多选用地龙、蜈蚣、水蛭、赤芍、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等药。现代药理研究,这些活血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根据本虚的不同,再选用不同的药物相配。如气虚为主:可配合应用黄芪、当归等药;阴虚为主:可配合应用生地、麦冬等药;气阴两虚为主:可配合应用黄芪、沙参等药。兼有痰浊者,可以配伍化痰药如半夏、陈皮等;兼有气滞者,可以配伍理气药如枳壳、香附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