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机油市场供需现状及机油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叶知秋6012 2017-05-24

  润滑油按照终端需求可以分为:交通用油和工业用油两大种,其中交通用油以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为主,还包含摩托车用油、船用油、铁路用油、齿轮油等;

  工业用油主要以液压油为主,还包含齿轮用油、压缩机油、导热油和变压器油等。

  同时,润滑脂也与润滑油同属润滑系统。

  交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润滑油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发展前景评估报告》指出: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的推动下,国内交通润滑油消费量逐年提高,成为推断润滑油消费的主要动力。但是,受汽车年均行驶里程的缩短,换油周期的延长,商用车保有量增速明显放缓,以及摩托车保有量基本饱和等因素影响,近几年交通用油消费增速逐渐放缓。

  工业用油包含了液压油、齿轮油、压缩机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金属加工液、导热油、冷冻机油等十几大类品种,虽然在润滑油产品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40%,但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工业生产息息相关,尤其是钢铁、水泥、矿山、发电、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行业,是保证工业机械设备节能、高效、长周期正常运转的基本措施,是机械运作的命脉。

  工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我国的润滑油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较慢,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但从80年代开始,整个润滑油产业迅速发展,无论是需求、品质、增速都迅速提升。近20年来,我国润滑油消费总量继续增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车用润滑油需求大幅提升,质量向高端化转变,工业润滑油消费总量和质量基本稳定,产品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近几年,受经济转型的影响,润滑油消费也从快速增长到“低增长平台”,甚至短期内略有下滑。

  近年我国工业增速与平均增速变化

  润滑油工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快速发展的“晴雨表”,与宏观经济以及汽车、机械、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的第二产业增速已经从2000年之前的平均20%左右,下降到近5年的7%左右,甚至在2015年工业增加值已经出现了负数。中国工业依靠增加投资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增速放缓,必将影响我国润滑油消费需求放缓。

  市场对高品质、专业化、高技术含量润滑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势必将加速推动润滑油品的升级换代,引导润滑油行业从重视做大规模转变到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关注产品优化升级。

  2016年润滑油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受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加剧的影响,基础油供应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势,新增产能不断上马,新产品指标不断提升,预计会加快对现有市场格局洗牌的速度。基础油供应商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卖点,加大市场占有率。

  供应方面:中国基础油总产能约为700万吨,2015年实际产出约500万吨。从级别来看,国内基础油依然以I类油为主,但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I类油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产量逐年降低。2016年II类油产量逐年提高,目前国内几乎没有III类油产量。虽然国内II类油产能迅速增加,但多以轻质为主,重质产品仍然大部分依赖进口。2016年新增加的二类装置产能在180万吨左右。2016年全年我国润滑油产量约为617万吨,较2015年增加6.15%左右。

  2010-2012年间国内润滑油产量一度达到856.94万吨的历史高点,2013年以来国内润滑油产量震荡下行;2015年我国润滑油产量约为581.25万吨;2016年国内产量同比增长6.14%,达到617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润滑油进口量为32.57万吨,出口量为11.88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为601.94万吨;2016年我国润滑油进口量为34.55万吨,出口量为9.97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为641.58万吨。

  2009-2016年我国润滑油进出口数据统计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