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关键!静脉药物溶栓30分钟-3h+直接PCI(90分钟内)!!!
一,ST段抬高型:药物保守+静脉药物溶栓+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
溶栓前准备:1,吸氧,心电监测;血常规,凝血四项,电解质;
2,高血压者给予降压硝普钠应用控制在130-150/70-80mmHg为佳。
3,嚼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口服美托洛尔25mg。
4,首先予肝素5000u静脉注射,
5,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抗凝剂三联疗法。
6,之后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弹丸注射15mg,此后30min予50mg 静脉点滴,再后60min予35mg静脉点滴,溶栓后给予肝素1000u/h滴注48h。或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 -q 12h。共5天。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 qd,氯吡格雷75mg qd,美托洛尔25mg bid,贝那普利10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60mg qd,辛伐他丁20mg qn,过程中容易出现室颤,立即予以200j非同步电除颤,同时给予胺碘酮150mg-iv,再给予1mg/min 泵入。注意电解质尤其是低钾血症的出现。
溶栓药物:阿替普酶(rt-PA)、瑞替普酶(r-PA)、替奈普酶属于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为首选。
给药方案:
1,尿激酶150-300万u加入100ml液体30分钟内滴入,滴完后4-6h监测APTT降至50-70s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10000u/12h,持续3-5天。
2,阿替普酶100mg于90分钟内滴入,给药前先推注肝素5000u,如体重大于67kg先弹丸注射15mg,以后30分钟给药50mg,而后60分钟给药35mg;如体重小于67kg,以后30分钟给药0.75mg/kg,而后60分钟给药0.5mg/kg。给药后静脉点滴肝素,700-1000u/h共48h,将APTT控制在50-70s或ACT180-200s。以后改为低分子肝素5000-10000u/12h。,
3,瑞替普酶10MU/次,18mg/次+氯化钠10ml iv,给药2次。每次缓慢推注2min以上。中间需要做心电图了解溶栓情况,如未缓解间隔30分钟后给第二次。不用按体重调节。适合院前溶栓。
STEMI溶栓适应症:首先明确诊断;1,发病12h内;两个胸前导联ST抬高大于0.2mV或肢体导联ST抬高大于0.1mV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2,症状出现在12-24h内,仍有缺血症状以及心电图仍有ST抬高;3,心源性休克应该紧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如PCI,或溶栓。4,右室心肌梗死常合并低血压,如不能PCI亦可溶栓;5,非ST抬高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不能溶栓。
STEMI溶栓绝对禁忌症:1,出血性卒中,2,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3,中枢神经创伤或肿瘤;4,3周内严重创伤史;5,1月内胃肠出血;6,主动脉夹层;7,出血性疾病;8,难以压迫的穿刺。
溶栓出血并发症处理: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输注冻干血浆,鱼精蛋白,血小板或冷沉淀。
监测:除症状体征如咳痰呕吐物尿粘膜出血情况观察外还需要:1,ECG监测。4h一次;2,维持APTT(60-80s)及ACT(180-220s);3,心肌酶与发病后6,8,10,12,14,16,18,20,24,48,72h检查,特别CK-MB。
溶栓再通指征:直接指征:溶栓后90分钟行冠脉造影,TIMI达II,III级为再通。分0-I-II-III级。血管远端完全血流灌注:无-部分-完全-正常。
间接指征:1,60-90min内抬高的ST回降50%以上;2,胸痛在2h内消失;3.溶栓后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短暂加速室性自主节律,传导阻滞突然消失;下后壁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或低血压状态。)4,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提前,CK-MB提前在发病12-18h内,肌钙蛋白峰值提前到12h内。
需要限制液体量在1000ml以内,滴速要慢,防止心衰的发生。
参麦,奥美拉唑,左卡尼汀,能量组,注意电解质低钾的发生。
补救PCI:指溶栓后45-60min后胸痛无减轻,ST无回落,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顽固性心律失常更佳。
年龄小于75岁;发病小于36h;休克小于18h;可与P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