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天津王超新近发现的庚寅本乃是红楼梦真本(上)(2015-08-28 02:08:26)重申天津王超新近发现的庚寅本乃是红楼梦真本(上)
沈治钧还说,甲戌本题诗“浮生着甚苦奔忙”不是曹雪芹所作,是“脂砚斋”们做的。“证据”是胡适曾经说它是曹雪芹本人的题诗,结果遭到吴世昌的严厉掊击与辛辣讥嘲。--简直是笑话!吴世昌就是证据了?要这么说,周汝昌蔡义江徐恭时等等都是证据了?红学权威们,当然对红学有贡献,但不等于从不犯错!他们是人而不是神,犯错与草根一样,是很正常的事!事实上甲戌本凡例诗,百分之百是曹雪芹作!--有关论证,我放后面略微一谈。 沈治钧说,庚寅本第一回的一条批语:“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丁亥春,脂砚。”其中“脂砚”二字是甲戌本上所没有的。据此“证据”,庚寅本当然是造假,--因为靖藏本中有一条批语说脂砚在丁亥夏已去世(“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这个证据有说服力吗?当然没有!因为丁亥夏,脂砚斋已去世,但不等于丁亥春,脂砚斋没活着!事实上,庚寅本所据母本,正是脂砚本,其实这条脂批可以证明。至于其他证据,我放到后文再说。 沈治钧的奇谈怪论还有许多。比如他说庚寅本的卖家一直不肯露面,显得很神秘,这就是造假证据。--我简直啼笑皆非,感觉头晕。我不明白这个神秘卖家露不露面,与庚寅本真伪的判定到底有些什么必然的联系?!难道露面,本子就一定是真,不露面,本子就一定是假?难道我们判定本子真假得靠这种“证据”! 最最可笑的是关于甲戌本所粘附条问题。沈治钧明明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承认甲戌本最初确有附条存在,可他为了证明庚寅本是假古董,索性毫无根据地说甲戌本上附条,本身是假古董,所以胡适自作主张把甲戌本附条撕去了。--这真是“艺高人胆大”,沈治钧真敢胡言乱语!我们要问,沈治钧看到过甲戌本附条?并认真鉴定过甲戌本附条?又在什么时候,沈治钧看到胡适有意撕去了甲戌本附条?那胡适,简直是太不像话了,哪像一个认真做学问的著名学者! 沈治钧口口声声说庚寅本批语来自1954年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可王超拿出铁一般的证据证明庚寅本批语并非来自俞平伯《辑评》。为说明问题,我把王超文章一字不删复制在下-- 1。俞平伯1954年初版《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2.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甲戌本石头记》, 3.人民出版社2010版《己卯本石头记》, 4.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年初版《庚寅本石头记》。 1.陶洙《己卯本石头记》补抄《甲戌本石头记》原本评语,《甲戌本石头记》原本评语也为眉批且抄写内容也完全一致,而《庚寅本石头记》这些眉批与《甲戌本石头记》原本部分眉批内容略有出入。 2.陶洙《己卯本石头记》在补抄《甲戌本石头记》原本中的“侧批”或“双夹批”的时候,由于页面内容位置限制只能补抄在书的页面上端即眉批位置,而《庚寅本石头记》评语的位置依旧是“侧批”或“双夹批”。由此可见《庚寅本石头记》的评语来源并非来自俞平伯《红楼梦辑评》,而是源自某种古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沈治钧说俞平伯没有看到过甲戌本附条,应该是事实。可是,1954《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俞居然将甲戌本附条的内容“误录”在案,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事情已经很清楚,是俞平伯辑录了陶洙本脂批!后来再版,俞平伯将甲戌本附条内容删除,那就很好理解,--主要是觉得不妥。问题是,陶洙本里的甲戌本附条内容是从哪里来的?不清楚。可我们清楚的一点是陶洙没有做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