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练习中身体出现.. 针刺感,发麻,头晕,发抖, 抽筋, 弹响.....都是怎么回事情,怎么解决?...

 微笑奶 2017-05-25
在瑜伽练习过程中,很多练习者的身体都会出现一些“感觉”,比如像小针扎一下的短暂针刺感, 身体某一个部位发麻,或者发抖,还有人会有头晕,脸红,抽筋或者关节部位的弹响等等... 

可以说这些情况几乎所有练习者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过。 当我们说瑜伽爱好者应该不做任何会导致身体疼痛的体式时,有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大清楚上面提到的这些状况要不要避免,或者如何避免?更重要的是如果对这些身体上的现象没有一点了解的话,很多瑜伽爱好者就会在心中有很多疑惑,担心这类问题是不是会很大,对身体或者瑜伽练习有很大的影响。而反过来说,一些反复出现而且来源不明的状况却很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状态的早期症状,而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医生的帮助可以早诊断早治疗,而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身体和瑜伽练习的长远负面影响。

所以在今天和明天的文章中,我们就总结一下这些身体现象的原因,评价一下问题的严重性,简单讲一下需要注意,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刺感

评价这个状况有两个考虑: 这种状况是一个偶然出现的状况,出现之后马上就没有了;还是一个重复出现的状况,而且经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个部位。 

这种小针扎的感觉-即针刺感在医学上叫做感觉异常,其实是神经被小小的撩了一下。 最经常出现感觉异常的部位是手和脚。 上肢的神经所在的地方被拉到,或者是软组织限制了神经的滑动就会导致手臂和手的小小的针刺感,同样坐骨神经被“撩”到也会引起下肢的刺痛。如果只是偶尔出现马上就消失,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妨碍;但是如果比较严重而且持续出现就有可能是血液循环不足或者是外周神经炎症或者神经受损 (如果有糖尿病的话有的人会有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害会频繁感觉到这样的针刺感)。

平常多注意体姿体态可以帮助减少偶尔的针刺感,比如坐的时候肩膀不要下垂,不要驼背,这样可以减少肩颈部位对血液循环的限制,手臂和手就可以较少感觉针刺感。每天都不要太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多起来活动和拉伸。减少腰部的限制,这样可以帮助减少腿部的的针刺感发生的次数。如果你经历重复性的针刺感,可以注意一下在做导致这类状况的动作的时候,非常慢,带着觉知去做,去感觉到底是哪一个动作导致这种针刺感的出现。 慢慢地把呼吸更多地带到那个地方。 尤其要当心出现针刺感的部位不要再过渡拉伸,有可能对这个地方的的限制会更容易给这个地方软组织带来损害。

假如针刺感还是重复地出现,特别是在体式结束放松的时候,你可能就需要去找医生仔细检查一下。根据症状如果更早地找到原因,你就有更多的机会避免长期的后果。

发麻

评价这种状况的严重性的考虑因素是:麻木的感觉是短暂出现和暂时的、很快就消失;还是会持续一会,比如1小时以上。 

身体的发麻现象是来自循环的不通畅,神经受到压力,或者神经被拉伸过多。 假如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就代表情况可能比较严重。类似于上面的针刺感,发麻是早期的血液循环或者神经病变的指征。

如果在做个别体式的时候,体验到了发麻这种感觉,一定要赶快退出体式,不要 hold这个体式,尽快退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特定姿势或动作导致发麻也是如此。 假如发麻是由过渡拉伸导致的,就有可能引起更加长久的症状,比如肌肉无力。 假如你的脚在英雄坐的时候腿和脚非常麻,或者是你在莲花座,简易坐中腿很麻,一定要伸一伸腿恢复一下血液的循环,并且用瑜伽砖垫在臀部后侧,通过抬高臀部来减少压力和对血液流通的限制。假如你是腿靠墙上抬式腿部发麻,最好在腿后侧垫垫子或者抱枕,让腿有一定的角度,或者弯曲膝盖,用椅子支撑一下小腿。总之不要拼,把麻当做酸爽是虐待自己,只会伤害到身体。

发抖

评价这种状况需要考虑的是练习者是初学者刚开始练习一个挑战的体式时出现的 - 也就是体式练习难的直抖;还是一个老鸟(有经验的练习者)在练习一个应该可以驾驭的体式的时候忽然经历的身体的颤抖。 

发抖的原因可就比较多了; 首先在一个静态的瑜伽体式中身体发抖很有可能是一种正常无公害的现象:它说明了一件事,就是你的肌肉累了;废话,不累你的肌肉怎么能有力量和耐力呢? 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发抖现象就是缺练,是软弱正在离开你的身体,是你身体烧过才够味之燃烧的火。比如,菜鸟在做单脚站立的时候经常会抖阿抖,摇呀摇,跳呀跳,这些都很正常,都是这么过来的,随着肌肉记忆,力量和耐力的改善,有一天这些统统都会消失的。

但是发抖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比如脱水,肌肉缺乏营养,或者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弱化。所以不同情况需要不同分析,比如一个有经验的练习者在没有改变练习的情况下在某一天忽然经历发抖。这种状况肯定就不大正常,也可能是临时的身体状态,比如饮食和休息导致的身体疲劳,脱水等等,也有可能是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指征。

怎么办?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旦抖得厉害就赶紧退出体式呗,让疲惫的肌肉休息一下。另外,多喝点运动饮料,补充水分、钾、鈉,钙等等电解质;练习之前一个小时吃点香蕉 (橡胶富含这些电解质)。慢慢地,可以增加hold这些让你发抖体式的时间,提高发抖的时间门槛,直到抖的厉害一点再出体式。

但是如果一个人发抖不应该是来自体式的难度和挑战,而且在身体休息没问题,前一天晚上没喝多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出现的很奇怪,你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只是这偶然一次还好,要是频繁出现类似的状况,那么我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医生,挂神经内科的号。

明天的第二部分,我们还要简单解释一下练习中身体出现的其他几种情况:

  • 头昏、脸红

  • 抽筋

  • 关节处发出噼啪的响声


欢迎回来,有病看病,没病看....看自己是不是没病......
戳这里了解以前发送的文章怎样查看
“路路粉丝圈”

高质量瑜伽视频短片的首发平台

进路路的粉丝圈的两个路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