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灿烂玉文化—山东史前玉器及良渚玉器赏析(一)

 天宇楼33 2017-05-25

       大汶口文化是距今约6100~4600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等地区,与龙山文化一脉相承。

   龙山文化是距今46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1928年吴金鼎发现,1930年梁思永曾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并命名了“黑陶文化”。1990年进行的考古发掘确定了龙山时期的城址。龙山文化发现之初,曾将邻近地区的相同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浙江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山西龙山文化”等等。现在,浙江龙山文化改称良渚文化,湖北龙山文化改称石家河文化,山西龙山文化改称陶寺文化。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300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与马家滨文化和崧泽文化一脉相承,代表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地理分布上,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在以泰山山脉为中心的四周平原地带,即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达到豫西、皖北、苏北等广大地区。良渚文化的分布在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

玉璇玑。龙山文化。1976年五莲县潮河镇丹土遗址出土。外径10.15、内径6.1厘米。五莲县博物馆藏。

 玉璇玑 (目前所发现尺寸最大的史前主璇玑)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

  最大齿径22.5、内径7.1、厚0.5厘米

  1989年山东五莲丹土出土

  五莲县博物馆藏

  礼器。璇玑源出《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孔子解释为:“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 其造型极具动感,和谐而有韵律。山东古代先民首创的器形,又称牙璧。

龙山文化玉璇玑。外形尺寸(厘米):外径15.5CM;内径6.7CM。滕州博物馆藏。

良渚玉琮

黄玉铲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100~4600年)

  长17.8、宽7.2、厚0.4厘米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礼器。通体磨光,对钻穿孔,沁色自然,细腻美丽。

黄玉铲。长17.8、宽7.2、厚0.4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

兽面纹玉圭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

  长17.8、宽5、厚0.5厘米

  1963年山东日照两城镇采集

  山东博物馆藏

  礼器。曾断为两截,呈现出两种沁色,柄端雕琢兽面纹,线条简练流畅,庄严神秘,透露出肃穆神秘的礼器之美。

玉串饰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100~4600年)

  环径3~5.1厘米

  1971年山东邹城野店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装饰品。造型丰富灵动,玉色莹润美丽,绿松石坠画龙点精,是史前先民组合项饰的杰作。

玉龙首纹镯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2.65、直径8.2、孔径6.1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1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镯外壁浮雕神秘龙首纹饰,造型独特、神秘幽远。

玉梳背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5.8、宽7.7、厚0.35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2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阴线刻神兽纹,为梳背部分,曾被称为冠状饰,主要出土于高等级贵族的头部,插在墓主人头发上象征高贵。

 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4.4、射径7.5、孔径6.4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M7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玉琮是由良渚先民首创,也是良渚文化中数量最多的玉器,用来祭祀天地,也是通神的法器。

玉璇玑。山东海阳司马台出土。

有领玉环,山东海阳司马台出土,出土时与上图玉璇相套合。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突沿环。

牙璋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

  长27.5、宽7.2、厚0.5厘米

  1982年山东海阳司马台出土

  海阳市博物馆藏

  礼器。弯月形刃,弧线优美,山东地区多发现在山脚下的祭祀坑里,为祭祀山川之礼器。目前公认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先民所首创。

      上述三件玉器出土于同一地点,可能是中国古代先民(夏先民)祭祀东海之神(鲧)的礼器。(博主案)

玉锥形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长12.2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7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装饰器。多成组随葬,尖端向上,像太阳四射的光芒,是良渚文化典型玉器之一,功能神秘。

      (博主案:由大汶口文化玉砭演变而来,原为治病,后兼做驱鬼的法器,本名当为'钟魁'。)

玉簪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通长23、簪长19.6、直径0.8厘米

  山东临朐西朱封202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礼器。簪首扇面形,镂空雕刻,两颗绿松石对称镶嵌,配以竹节状簪体,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山东龙山文化迄今为止出土最为精美的玉器。

玉璜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5.75、宽13.88、厚0.8厘米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反山遗址M23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玉璜多出土于墓主人胸颈部位,配以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等神秘纹饰,佩戴标志着身份和等级,还蕴含宗教意义。


文创大师:中国古玉设计镶嵌第一品牌

古玉镶嵌、文创设计、数字文物、非遗传承

联系文创大师客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