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读书沙龙】《新班主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爱的智慧·班主任管理札记》作者心声

 张班级管理 2017-05-25

编者按:教育的过程,是一场爱的修行。在《爱的智慧·班主任管理札记》一书中,涂俊礼老师以“亦师,亦父,亦友,亦生”为角色定位,把深刻的哲理融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以爱心和智慧管理学生,以教会学生正确地做人和做事为价值旨归,方法朴实有效,深受学生喜爱。本书中,涂老师讲述了他带班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诠释了一个班主任的爱的智慧。下面,让我们与涂老师一起学习和践行爱的智慧吧!


2014年1月,我从学校党办转岗到纪委。机缘巧合,有一天值班,我经过学生科时,学生科长问我,“有一个班没有老师带,你愿不愿意接手呢?”由于我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后来又当过班主任导师,可以说,我对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充满热爱。因此,听到科长的话后,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没想到,这个选择竟然成了我事业的一个新起点。

为记录带班故事而写札记

 就这样,我走马上任,担任了2012级护理7班的班主任。此次担任班主任,和我毕业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有所不同,这时候的我内心极其平静。

当年的我太急于用成绩证明自己,一上任就把同学们不满意的班干部给换掉了。然而,大刀阔斧地除旧习、立新规,并没有得到我所期待的效果。不仅如此,当还发生了一件令我极为伤心的事情:我同时兼任这个班的德育课,在评教时,一个学生干部竟然把分给其他同学的评教表拿过来,全部给我打了最低分。

如今,我不再急于用班级管理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教育是慢的艺术,急功近利得不到真正的成绩。我要陪伴学生慢慢改变,一步步成长。

因此,接手这个班以后,我没有选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选择在严格落实班规、责任到人的前提下,着眼于做人做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没想到,这种看似“不管”的管理方式,因为没有违背教育规律以及学生成长的规律,反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带班一个月后,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札记的形式,记述一下我的带班故事呢?一是为创建一个师生沟通的平台,让学生能经常翻阅,巩固教育成果;二是为记录与同学们在一起的青葱岁月,展示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传递正能量。

想好了就去做。深夜里,我披衣而起,拿起手机开始撰写QQ空间日志。此时的我回忆着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细节,思如泉涌,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两千多字的文章。就这样,《攻心为上,以爱立威》一文完成了。我将此文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发表。没过多久,很多老师、学生和朋友纷纷留言、点赞。

受到鼓励的我又相继发表了《谋在事先,有预则立》《阳光心态,向好处看》《积极进取,力避侥幸》《持平常心,静待花开》《规则至上,操守为先》《敞开心扉,有效沟通》等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有的家长运用这些方法来教育孩子。有的班主任看了我的带班故事,把一些做法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撰写管理札记取得积极影响以后,我就把这种做法坚持了下来。等我写到十几篇文章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涂老师,你将来可以出书了。”在我的印象里,一本书最少也得十几万字,而我才写了十几篇文章,总共才几万字,还差得远着呢。但出书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就萌生了。

 为共享管理理念而成书

 班级管理的持续实践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用德育的视角来关照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故事,并一一整理成文字。就这样,在2012级护理7班毕业时,我写了27篇札记。

很快,我又有了新的实践机会——担任2014级护理12班的班主任。我在2014级护理12班这块实验田里幸福地耕耘着。这一阶段,我一共撰写了9篇札记。现在我面对教育同仁分享的很多故事和做法,都来源于此,或者在此得到验证。

随后,学校组建南校区,派我到南校区主持工作,管理这里的500多名学生,同时兼任2014级对口1班的班主任。就这样,我又获得了新的舞台,为我思考如何管理毕业生提供极好的实践机会。

南校区工作基本稳定之后,我以《我在南校区》为题,从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度切入,发表了14篇管理札记。与前面的札记相比,此时的我由于担任南校区负责人,考虑问题更加深刻、全面,文章中涉及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人际沟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也表明,在撰写札记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在成长,我也在专业领域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