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把宣纸拍的这么美,把老外惊呆了!

 艳阳诗雨 2017-05-26


老七没写过影评,今天想尝试一下。如果不想听我说话,那咱先看视频:

中国宣纸·上


中国宣纸·下

如果没什么流量,那咱就看视频截图。

文案语言文艺、且有诗意。

画面很喜欢用浅景深镜头,拍的很精致、优美,小细节表现大格局。

在最后还有一张张的笑脸。

我想即便不关注纪录片的朋友对这些应该也会有种熟悉感,只要您看过《舌尖上的中国》。

这部片子和《舌尖》很像,那部为中国纪录片另辟蹊径的作品。今天这部片子的导演就是《舌尖》的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但是主角却换成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

(不用说左一就是任导···)

可以这么说,目前拍宣纸的短片,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这部。作为《中华百工》系列纪录片之一,主要是针对海外市场,投放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向歪果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据称播放量早就破百万了,只不过我要是求证的话比较困难,所以暂且按官方数据说吧。而在国内主要放在熊猫频道,是的,官方对外的频道。很显然,《舌尖》在海外与国内都很成功,让任长箴老师来拍这样的片子也是恰如其分。

(漂亮的南方小城···)

片子开头肯定是从安徽泾县讲起,讲到泾县宣纸厂接到一个超级大纸的订单。

无疑,片中制纸的大场面一定会让老外惊呆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造这么大的纸,这要是某岛国捞,不得怼到海里。

但是大场面不过是本片一个切入点而已。我之所以很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任导仍然把重心放在了——人,正如她一贯手法,镜头给到的都是普通人,就像《舌尖》里挖藕的、种笋的,这里全是我们那些可爱的造纸师父。工作时的工匠精神,闲暇时的幸福感,都成为了片子的主脉络。

(二十四岁,掌帘四年,小伙子有前途啊,掌帘就是负责装帘、放帘的,一般工资高一些。)

受限于篇幅,叙述的很紧凑,但对几个不同工种的采访恰好反映出工种的特点,几位不同年龄的捞纸工人反映出一个传承,不加修饰的一张张笑脸是真实的写照,而退休的曹师傅老两口便是点明主题。

(老曹说我觉得幸福···)

除了镜头对准了人,这部片子在专业性上也不俗,从晒场到制料、制帘车间,再到纸槽、炕房,最后的拣纸,虽不能面面俱到,外行看着热闹,但还是能够表现专业性的,或许捞纸的那几句话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光歪果仁看了好玩儿,想必不少国人看了也好奇吧。虽不排除为了专业而专业,但效果还是好的。

(我跟很多朋友解释过,梢额,其实就是纸廉的两个长边的梢额竹,有兴趣的留言我细说,哈哈。)

最后,本片的文案和镜头真的是保持了任导的风格和高水准,比如最后这寥寥几句,便勾勒出宣纸的“纸生”,还夸赞了她背后努力的人们。很多高清浅景深镜头的运用,拍出细节,也拍出了真实,而且得益于无人机的发展,这部片子拥有了比《舌尖》更多的小航拍镜头。

之前网上只有个预告片版,我觉着我不想拿着预告不痛不痒的写个“报告”,于是我就把整片上传了,本来还准备上传英文版,后来还是算了吧。

作为国产纪录片名导,任长箴老师可谓独树一帜,我会期待《中华百工》所展现的其他的传统手工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