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屏的豆瓣9.4,不能错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第十放映室 2020-11-13

我猜,上周日的晚上一定有不少人失眠了。

要么饿到辗转反侧,要么掏空了自家冰箱......

因为大家刚刚干完同一件事,那就是第一时间看了最新的美食纪录片——

《风味人间》

我不得不对此表示:无药可救(摊手.gif),以及充分的理解:同道中人(拥抱.gif)

毕竟,这可是《风味人间》啊。

前两季《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又一力作,解说李立宏配乐阿鲲再次助攻。

还未播出就已刷屏,一集结束直接飙上豆瓣9.4分:

已经超越了《舌尖》前两季

果然,熟悉的配方才能带来熟悉的味道。

片子确实不客气,从第一分钟起就让观众开启“舔屏”模式,对肉食爱好者更是极其友好。

新疆库尔特夏末生的羔羊,命都不咋地,常被当地人直接下锅以水炖煮制成“手抓肉”。

肉质肥美细嫩可口,还原清甜本味:

内蒙古呼伦贝尔冬天的成年羊,命也不大好,在程序繁琐的炙烤后化身“奶桶肉”。

皮肉相连汁水充盈,香气隔屏可感:

哈萨克牧民家的马则很难活着陪主人过冬,肠衣裹着肋排再经腌制晾晒成为“熏马肉马肠”。

肥瘦相间风味浓郁,让人食指大动:

肉、肉、肉,这一幕幕看下来立刻让你回想起他们的镜头有多“毒”。

连腌肉表面盐分结晶的过程,都给你拍得明明白白:

腹中馋虫早已饥渴难耐,恨不得扎进其中舔舐干净。

但是,勾人食欲早已不是他们的目的。

纪录片要我们看个新鲜,更要我们看到人类对食物有取有得的智慧

所以,相比《舌尖》系列对“自然馈赠人类”的情怀抒发,这里的“食材”、“美味”以及“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简单、纯粹。

从新疆到内蒙、夏末到寒冬,看似五花八门的肉类,只是当地人“平平无奇”的口粮,更是顺应地域、时令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不仅是产地又高又远的牛羊马肉,其他地方的很多食物也都是“限量款”。

河南有一种叫“碾转”的吃食,在小麦尚未成熟时才能吃到。

整个田野的小麦都嫩得能掐出水,采上一捆带回家,一番折腾之后就是夏季限定。

可爆炒:

可凉拌:

一家人围坐院中享用,我想这小姑娘长大后离了家,必会想念儿时的夏夜。

以上镜头中的种种,皆是离了“出生地”便千金难得其本味的食物。

真正要说的,其实是这两个字:地道

除此之外,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还有一层“变化与升级”也是让观众献上好评的关键。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将取材范围延伸至了全球......

我问你们,大家对那些很容易引起南北之争的食物,是不是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偏好?

豆腐脑、粽子,甜的还是咸的?桃子、柿子,软的还是脆的?

想想看,将这问题丢给不同国家的人,是不是更热闹了?

这部《风味人间》,就做了一件类似这样的事。

一个中国已经吃不下导演了

比如,螃蟹

自入秋以来,就常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大闸蟹。

如果吃不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屏蔽。眼不见嘴不馋,定力也强大许多(原地表演自欺欺人)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纪录片几分钟的光景就把我的心理防线给摧毁了。

中华绒毛蟹的蟹苗们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等着成长为人类盘中餐:

江苏太湖的水底,生龙活虎的大闸蟹在向吃货摇钳子:

大半个地球之外的荷兰,也有大量毛脚蟹落入捕网:

看起来,不管游到哪里的它们都逃离不了上桌的宿命。

有趣的是,荷兰捕蟹的渔民却说自己从未吃过大闸蟹。

就那么一点点蟹肉,根本不值得自己费劲。

话说的很有道理,但也分人。在中国人看来,这就不是个事。

因为大闸蟹在我们、尤其专业厨师眼里,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

拆拆卸卸,分分钟肢解完毕:

而且各个部位,皆有妙用。

用蟹壳托着蟹粉烤成的酥皮蟹,蟹肉清甜面皮酥软:

蟹膏蟹黄炒制的秃黄油,可浇在米饭上拌匀一起享用:

看到这里如果饿了,可别怨我。

咽下口水,因为接下来还有:火腿

中国和西班牙,都对这种食物青睐有加。但原材料同样是猪腿,两地的处理方式却有所不同。

安徽南屏村的火腿,远近闻名。

成败关键,盐分多少的拿捏,靠的是制作者的经验,腌制、风干的过程中则受到天时地利的影响。

盛产火腿的西班牙,花样要多些。

既有私人窖藏出品,从同一间酒窖中“出生”却各有风味者:

也有批量加工制作,在流水线生产之后品相味道皆标准完美者:

而不管以何种方式制成的火腿,到了“吃”的环节,又显出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火腿,常常“因材施教”。

既是入菜做配角的好料,也可作为主菜惊艳登场。

“清蒸鲥鱼”、“荠菜豆腐羹”、“大煮干丝”,都少不了它的点缀。

主要部位“上方”加糖蒸煮后,就是咸甜兼具的“富贵双方”,年节硬菜之选。

西班牙的火腿,则一直占据主角位置。

而且享用火腿的过程,已经被演绎成了一件颇具仪式感的事情。

有专业的切片师,将火腿一刀刀地送进食客嘴里,薄薄一片,与美酒相配最相宜。

而切片师将薄片削下、在刀尖上缠绕的过程,甚至会让人想到性感女郎褪下丝袜的样子......

再看下去,还有土豆,我们日常饭桌上最常见的食材。

甘肃高原,将其宜菜宜饭的特质发挥到极致,一道“洋芋搅团”老少咸宜。

法国南部,加入牛奶和奶酪与之制成的“瀑布土豆泥”,咸甜滋味韧性十足。

异域和本土对食材或截然不同、或异曲同工的诠释,其中的微妙联系,可谓有趣。

一集还没看完,口水已经流到了脚边。

如果说,我以往面对各种南北之争的食物时还有站队的想法,此刻心中只有四个字:全都想吃!

而这一番番的“比较”,就像将世界格局重新洗牌。抛却了距离、语言、行政等常见因素,用食物找到新的秩序。

大千世界,唯有食物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寄托,而美味则是共通的追求所在

放毒结束,赞美够了,我也该说说“但是”了。

因为这个豆瓣9.4里,多多少少还是包含着大家对《舌尖3》的余怒未了。

冷静之余,我怎么看都觉得这部片子有个“文不对题”的毛病。

仅从第一集来看,镜头的精致与大气让食物在各种层面上都显得很诱人。

然而,不管是探寻各地的地道美食、还是在异国和本土之间游走,都显得“风味”有余而“人间”不足。

似乎是在新疆阿勒泰牧民脸上的质朴笑容里?

又似乎是海上镖鱼师在技术与运气间博弈的热血里?

说不清。

不像《人生一串》和《舌尖上的中国》,它们的“烟火气”和“人文感”是一以贯之的。

总之这“人间”二字,落实在纪录片里,有种内在逻辑模糊的感觉。

当然,瑕不掩瑜。这些并不会妨碍我对片子及其中食物的喜爱,甚至对这种“想吃吃不到”的感觉已经上瘾......

所以,除了“手边自备吃食”这种废话,趁机多安利一部脱口秀——

《风味实验室》

陈晓卿会和节目里的几位嘉宾,一边等着吃,一边聊“吃”。

简单粗暴,甚合我意。

比如这样↑

第一期,他们从“伴手礼”这个每个人出门旅行时都很头疼的问题开始聊。

导演的一句话就解决了我的烦恼,决定以后向他学习:

他们由此顺着聊,点出了《风味人间》的立意(之一)所在:地道

第二期,则大胆地开起“地图炮”,打破了吃货的固有偏见。

我扫了一眼接下来的标题,几乎都能和纪录片里的细节一一对应,并延伸出更丰富的内容。

既有干货,又有他们吃遍人间的有趣段子。

所以,我大胆建议大家将两者配合“食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饿上加饿呗)

如果敢这么干的话,就可以顺路去腾讯视频啦。

互动话题

大家一起放毒,分享下心头最爱的家乡美食?

↑上下滑动查看如何投稿↓

投稿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不白拿,有稿费。对脾气我们就将约稿进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聪明才智,看几篇我们的推送,心里指定有数。

实习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会写,能写,热爱写写写。

2.满足第一点万事好商量。

凡是来稿来信,小十君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哦!

后台发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细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