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正在消失的上海宁回忆!侬还记得多少?

 xdd响当当 2017-05-26

一栋栋高楼崛起

一条条地铁畅通

上海建设地飞快

有些东西却正在慢慢消失

弄堂里的吆喝声

儿时想念的味道

曾经常去的地方

它们现在去哪了?

侬还记得伐?



慢慢消失的味道


马头牌冰棒



经常听到大街小巷的吆喝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

夏天能吃上一根

简直是上海小囡莫大的幸福

被亲切地称作“童年的哈根达斯”

小辰光额味道



擂沙圆



只有来上海才能吃到的特色点心

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

煮熟的汤团上滚一层擂制干豆沙粉

吃起来软糯可口

现在几乎都绝种了

只有去乔家栅点心店才能吃到正宗的了



爆米花



每次到弄堂口

就听到“砰”的一声巨响

老远就闻到喷香的爆米花香味

这时候我们都会兴奋地奔过去

儿时的爆米花比起现在电影院的爆米花

老有味道了!



麻糖



路过学校门口时

都会听到

“叮叮当”~

有节奏的锤子敲打铁片的声音

敲下一块后

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围上去

你一块,我一块

舔着心里甜滋滋的



生炒热白果



旧时走在路上经常听到

“生炒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

一分洋钿(即钱)买×颗。”

这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走上去

特别期待它出锅的一刻

这是小时候上海小囡最爱的小吃



老虎脚爪



曾是上海阿姨传统早餐的经典味道

用面粉捏成老虎脚爪的形状

烘烤出来又香又脆、价格又便宜

无论是外婆、爷叔

还是姆妈、小囡

对老虎脚爪的味道都恋恋不忘

现在很难见到了

据说七宝古镇里面还有

有的人还专程去外地买



麦乳精



以前家里还有专门装麦乳精的铁盒子

味道超级怀念

不过在那时还算是奢饰品

每次来客人时都会泡上一杯

倍有面子

冬天来一杯也暖到心窝了

那时最美好的愿望就是

干吃麦乳精了!



幸福可乐



算是70后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饮料了吧~

那时能喝上一瓶

简直能在小伙伴面前嘚瑟半天

就像它的名字

喝上一口满满的幸福

不是现在碳酸饮料能比的



可可牛奶



小时候每天上学

在一些早餐店和摊位上

随处可见这袋牛奶

还是上海本地生产

现在已经很稀少了

尽管现在各种可可味的牛奶层出不穷

小时候握在手心里暖乎乎的可可牛奶

还是难以忘怀



棉花糖



记忆中最美的画面

就是看见棉花糖云彩的瞬间

看着小贩一下下地

卷着棉花糖由小变大

心里都希望自己拿到的是

最大最美的



搅搅糖



“给我来一毛钱的”......

“给我来两毛的”.....

每天都闻着搅搅糖那特有的香味

小跑着进校门

小时候还一直琢磨着自己动手卷一卷

一张一弛,一股浓浓的苕香味便慢慢散开来

真是承载了好多我们欢乐的记忆呀!



粢饭糕



现在好多人

都把“四大金刚”之一粢饭团当做粢饭糕

老底子上海人这下就会站出来纠正了

虽然相差一个字

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早点

从前沿街挑担现炸现卖的粢饭糕是童年时的最爱

一块大大的粢饭糕由挑担老头用火钳对角一分

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用稻草拴着

蘸点辣伙

是多么香美的垫饥点心啊


慢慢消失的地方


上海电视塔



大多数人都知道东方明珠

却不知道上海曾有当时

中国第一高塔——上海电视台

当年的票券时代

每一张布票上印的便是它

相当于现在每张人民币上的毛爷爷

后因东方明珠的建成便拆了

再也看不到了



虹口大戏院



还记得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吗?

这是上海首家电影院

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开放营业的电影院

小时候总叫它“铁房子”

在一家溜冰场上用铁皮搭建了虹口活动影戏院

后来改名为虹口大戏院

最后因海宁路拓宽就被拆除了

当时好多上海宁上书也没能留住它



亚洲第一弯



这个“华美的弧形”

是上海宁小时“外滩最佳观景点”

也是上海滩最酷的一道风景

据说因"亚洲第一弯"的景色太美

司机们经过时为饱"眼福"

会情不自禁放慢车速

致使这个下匝道经常出现拥堵

后来因工程的推进

这座100多岁的高架桥就消失了



八埭头



大概只有上了年纪的杨浦人

才知道这个地名吧

曾是最具上海风情的老式里弄之一

一度繁华到有“杨浦南京路”的美称

也是阿拉上海人心中温暖的记忆

全长不过三四百米

却有电影院、清真馆、医院、学校等

衣食住行都可在街区解决

近年迎来了旧区改造

八埭头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见了八埭头!

老杨浦的南京路!



太平洋数码



小时候说起到哪去买电脑

大人们都会齐声说

“去徐家汇的太平洋数码撒!”

曾一度是徐家汇的数码王国

坐落在核心商圈长达14年之久

后因业态“过时”

而被淘汰了



东台路古玩市场



喜欢古玩的老底子上海人

总喜欢抽空上那去逛逛

说不定看中哪件喜欢的

就摆放在家中装点一番

东台路原是上海最早的古玩交易所

最终古玩不敌价格更低的工艺品

卖古玩的店主纷纷退出了

现在见到家中摆放的古件

仍然会想起当初的日子



沪西工人文化宫



陪伴了70、80后上海宁的成长

有个亲切的称呼

“西宫”

是那个年代不多的几处娱乐场所之一

很多年轻人也喜欢那里零零总总的小商品

一提起西宫

很多人都是一脸向往之情

不仅是学习、娱乐、休闲好去处

好多人的爱情也在这里“萌芽”呢

里面还有个花鸟市场

有多少小伙伴第一个小宠物在这买的呢?

如今这里面临改造

很多以前的物事也令人不舍



七浦路



又名“cheap路

这的东西物美价廉

上海宁以往总喜欢来这

淘些喜欢的买回家

学生时代老喜欢来这讨价还价

逛一天也不嫌累

很久以前这里沿街都是老房子

道路狭小

天天拥挤不堪

后来经过改造

成为一条和其他商圈无差的路

可是淘淘淘、买买买的快感也消失了



铜川路水产市场



大闸蟹、小龙虾

是上海宁情有独钟的海鲜

“来铜川吃海鲜”

过去流传在每个上海宁中间

它陪伴我们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

如今已经关闭了

我们再也吃不到像这样

物美价廉、新鲜美味的海鲜了



彭浦夜市



无夜市不人生

彭浦夜市曾经风靡魔都

小时候约上几个小伙伴去那撸串

相当爽快淋漓!

后来夜市改头换面

虽然依然火爆

但我们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了!



弄堂



上海人真正的生活在

弄堂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

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

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

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

不宽的弄堂中有小孩在欢闹

弄堂虽小

一切都有

生活是那么地乐呵又惬意

如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弄堂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慢慢消失的老行当


剃头匠



一个架子

一盆开水

一根板凳

一个煤炉

剃一个头不过2元

成为老上海人最休闲的方式

当时师傅手艺也好

剪得那叫一个麻溜

现在高消费的理发店层出不穷

每次剪完还是怀念以往

坐在树荫下剃头的日子



弹棉花



冬天的时候

最想棉花被的温暖

记忆里弹棉花的弦响

还有一片片棉絮飞舞的场面

都很温暖

小时候家里的被子都是弹出来的

盖在身上特别温暖,还很轻

现在市面上羽绒被、羊毛被琳琅满目

但总比不上

一条暖和又柔软的大棉被来得便宜又舒服



修表匠



旧时手机还不盛行的年代

手表还是人们带地最多的

当时一旦手表出了什么问题

拿到修手表的作坊中都能及时搞定

闲时还可以欣赏下摆放的其他物件

而且价格都不贵

现在戴表的越来越少了

坏了也直接换新的

以往弄堂中常见的修表匠也消失了



补锅



以前谁家的铁锅烧穿了

拿给师傅补一补

又可以继续用了

省下了不少钱

很多人都是补了又补

一用就是好多年

炒出来的饭菜依旧香

现在锅的类型越来越多

换的频率也越来越快

如今大街小巷的补锅匠也不常见了



修棕棚



“啊有啥格坏格棕绷修伐?

对于睡棕绷床长大的这代人来说

这样的“吆喝声”再亲切不过了

修棕绷的师傅大多是推着自行车

带着工具在各个住宅小区轮流转悠

现在人的床都换成了席梦思

棕棚很少见了

舍不得丢掉棕棚的人也很少了



卖栀子花



以往的弄堂中总飘着

一股清香的栀子花香气

好多苏州阿婆摆一篮栀子花在街头

或者沿街叫卖

一口嗲答答糯叽叽的苏州话

“栀子花~白兰花!”

让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现在弄堂少了

商业街区中也很少看到阿婆的身影


慢慢消失的几个区



你有住过闸北区或卢湾区吗?

自从卢湾区并入黄浦区

闸北区并入静安区

这两个区的名字已经慢慢被人淡忘了

可悲的是

现在地图上也没有这两个区了

每次对别人说自己住在这两个区之一

都会得到扎心的回复

“这是哪个区呀?”



记忆中的它们

已经逐渐模糊了

可是留给我们的深刻记忆

却永不磨灭

那是一代代上海宁的生活

代表着独特的上海文化

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情

值得我们铭记一生

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