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散之艺从黄宾虹

 昵称16281682 2017-05-26

  文/祝俊生

  在中国现代国画大师黄宾虹众多学生之中,有三人不得不提:一是汪采白,二是张大千,三是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半残、聋叟等。祖籍巢湖和县乌江七棵松。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有“当代草圣”之称,他的诗、画造诣也特殊精深,诗、书、画并称三绝。

  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皖南歙县人。由于故里有滨虹亭,改名宾虹。中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巨匠。著有《虹庐画谈》、《宾虹草堂藏印》、《黄宾虹画语录》,长期居沪。

  1929年春末在上海寓所,黄宾虹看完朋友张栗庵(林散之早年的老师)的荐信后,热情接待了小字辈林散之,审其习作曰:“你的诗书画颇有一些功力和才气,但是画的路子走错了。临靠印刷品,不知用笔用墨,不可不可。无笔无墨,何以成画!”令其从头学起。林散之闻之赧然汗下,喟然叹曰:“登山始知天高,临渊始知地厚,见黄老师始知艺术门庭之广大也。”于是在黄宾虹寓所的旁边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开始了向黄先生三年的画艺生涯。

  因为林散之悟性极高,又谦虚好学,持之以恒,颇得黄宾虹器重,黄经常轮换取其收藏的历代名家字画真迹供林赏玩。黄对林口传身授,作画示范,教林用笔用墨之法,林不辞昼夜,竭力索之,成长迅速。黄语人曰“乌江散之真学之,他日传吾艺者,惟此君耳。”

  1931年初,林散之三年学艺结束。林散之先后作诗《海上书怀呈黄宾虹夫子二首》和《申江春怀呈宾虹夫子四首》写自己的感受,录其七律二首如下:“草绿天涯又一春,小楼高迥静生尘。十年膏火空皮相,千里风波访道真。只为胸中战肥瘦,难教腕下粲星辰。于今解得玄机秘,笑把浮名让世人。”“寂寂沙鸥草堂思,纷纷车马沪埕征。无成书剑心如捣,已敝衣裘影自惊。利锁名缰羁薄俗,芒鞋藤杖负平生。几回憔悴思归去,离别犹听园蕉声。”

  林在沪三年学习,尽心尽力,不浮不躁。对外面的灯红酒绿、花花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1931年春,林散之辞别黄宾虹,临别时黄先生对林说:“你的画已初变旧貌,笔墨大进。唯此道既要师古人,更需师造化。当更向大自然索取艺术之真生命。”

  1934年,遵师嘱,林散之浩然作祖国山川万里壮游,历时十月,行程万八千里。成记游诗三百余首,写生稿八百多篇,《漫游日记》五万言。自是胸中奇气生,落笔云卷波澜起。

  (纪念林散之诞辰110周年)

0
[编辑:皖江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