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是孩子的好老师你知道吗?(文字版)

 昵称2530266 2017-05-26


好的书籍是每个孩子的良师益友,更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源泉,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指引孩子走向辉煌的人生大道。


人类历史绵延不断,一代代杰出人物虽然已先后作古,但他们的智慧和事迹,却以书籍的方式得以传承下来。一本好书,或者包含恒星般璀璨而睿智的思想,或者描述钢铁般坚强而传奇的人物,或者记述海啸般鼓荡而不凡的事迹。而所有的这些,将会通过孩子的阅读,如一股清泉一样,缓缓注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并影响着他的一生。

莎士比亚认为“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则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歌德更是形象地赞美“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一本好书,可以如春风化雨般,使枯萎的心灵长出新芽;如拨云见日般,驱除人心中的阴暗;如沙漠甘泉般,滋养读者干渴的心灵。它可以使迷茫的人清醒,使浮躁的人安宁,使悲观的人变得积极起来。因此,一本好书,常常令人百读不厌,使人沉醉其中,并引起强烈的共鸣,进而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为孩子,涉世未深,人格尚未成型,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我们给孩子一本好书,实际上也是在教给孩子一种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方法。尤其当孩子由于遭受挫折而郁郁不振,开始自我怀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时,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地给孩子送上一本很好的励志图书,将会给孩子的身体注入一种全新的力量,让孩子重新找回那份自信。

有一个少年犯,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从小就不相信别人。在他犯了错,受到处罚时,劳教所的老师还是很难和他沟通。有一次,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给这位少年犯送了一些她精心挑选的书,让他在闲暇的时间看。半年以后,这位原本消极的少年犯发生了很大改变。他变得热情、善良起来,让所有的人惊叹,后来当他走出劳教所时,他把自己曾经看过,受到启发的书留给了那些迷途的弟妹们。他告诉老师说,就是书告诉我了善恶之分,就是书本给了我信心!


歌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雨果则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饮料。”确实,一部好作品就是一位好的老师。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也如灿烂的夏花,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更何况书还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图书呢?除了细心和周到之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阅读兴趣、文体类型作出选择。


孩子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孩子的成长也快得惊人。在长达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均发生惊人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中年级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及《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像名人成长录、名人名言等,因此,不同年级所选的书也应有所不同。

阅读兴趣除了因不同年龄有差异外,不同性格的孩子也会喜欢不同的书目,甚至有的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所产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尽相同。只有让孩子有兴趣地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因此,选书时必须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学生的阅读功利性比较强,如果问学生:“你们读的最多的书是什么?”他们十有八九会说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等。如果问学生:“你们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他们会说是《格林童话》、《智力大全》、《科学家的故事》、《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等等。没有一个学生会说喜欢作文读物,为什么不喜欢的书却是读的最多的呢?


孩子的阅读选择是功利的,为了写作,有时,为了能让学生写好作文,老师也总是要求学生去看一些作文读物。也许,读一些作文书,模仿优秀作文,对写作有一点好处,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不快,学生缺少一种大语文的底气,也不能真正写好作文。虽然有的学生作文书一大摞,写作仍是困难重重。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只有读他们喜欢的才能有较高的收获。


一个真正能够写出好作品的人,是有思想、有想法的人,在作文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独家观点。这需要扎实的阅读功底,而不是急功近利的阅读。

不管孩子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是初中还是高中,模仿是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并且将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相似文章,会显得轻车熟路。所以,适当关注文体类型,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

在读书之余,你可以让孩子抄一抄与主题相关的好词、佳句、妙段;背一背与主题有关的好词、佳句、妙段;想一想与主题相关的金点子;画一画与主题相关的图;写一写与主题相关的小实验;问一问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读一读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杂志;编一编与主题相关的童话故事、诗歌。


家长还可以尝试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这种方式一别以往读书活动以个人阅读为主的读书形式,改为将个人阅读、合作、交流融合为一体的方法开展。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一本书,一起讨论、学习,通过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孩子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同时,不仅使孩子“会读”,而且使孩子“乐读”、“好读”,培养了孩子社会合作精神和与人交往能力。


当然,由于智力、心理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图书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别。对于年龄较小(9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多读一些内容较为简单、语言浅易、篇幅较短、形式活泼有趣的励志类图书,特别是一些成长、励志性质的童话;对于年龄稍大(9~14岁)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已大大增强,就应该试着读一些名人传记和励志小说;而对于15岁以上的孩子,其心理和智力已日益成熟,则可以让他读一些时下最流行的励志图书。

下面,我们就各个年龄段列出若干励志类书目,以供家长们参考,并根据需求推荐给孩子阅读。


适合9岁以下孩子阅读的书

 

《10岁前决定孩子的一生》

犹太人相信这样一个信条:每个人都有一些成功的特质,但真正成功的人,他某方面的特质一定比别人多。有的家长一直盯着孩子的分数,有的家长以补习班及才艺班填满孩子的行程表。这样长大的孩子出了社会,一定会成功吗?与其孩子花所有精力把书读好,不如早早培养他们的成功特质。

 

孩子一生的阅读计划(21世纪版)

本书中的宝藏,比《金银岛》上海盗的所有财宝还要丰富。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心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这本书是针对零到六岁的幼儿所设计的阅读计划,告诉父母只要抓住机会,就可以轻松地引领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借着一些简单的亲子活动,请您牵起孩子的小手,和我们一同来漫游吧!

 

《木偶奇遇记》

卡洛·柯洛(意大利)

小木偶匹诺曹聪明、善良、顽皮而又任性,还不爱读书,后来经过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他抵御住各种诱惑,最后变成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他的故事给孩子们以有益的教诲和艺术的感染,深受各小学朋友的喜爱。

 

淘气包埃米尔

林格伦

(瑞典)埃米尔是个罕见的淘气包。他走到哪里,哪个地方就要被他弄得不得安宁。可是他同时又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为了帮助别人不惜代价。最后这个淘气包终于得到人们的谅解和欣赏。

 

给9岁的孩子读的书,家长们要注意的是,要有故事性,要很吸引孩子,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往往还是停留在图画审美阶段,而阅读指的是文字阅读,没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很难让孩子有兴趣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同时,书里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在给孩子选择书目时,家长要注意的是,应该选择健康的、昂扬的、有值得崇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书目给孩子。帮助孩子在课余阅读时,主动获得优秀的侵染。

适合9到14岁孩子阅读的书目

 

《孩子一生的理财计划》

林满秋

在人生的抉择的十字路口上,你的孩子会不会迷失了自己呢?为孩子从小奠定一生的理财计划,是父母送给子女最珍贵的财富。这本书不只是教导孩子如储蓄、消费、打工、理财。还探讨金钱价值观及工作观以及人生观。

 

《二十四德孩子一生的品格计划》

何家齐

本书根据正向心理学大师,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品德观撰写,从二十四篇短传中透视出二十四项品格。阅读的过程中,青少年读者将被真实事迹所打动,也将体验到一种“善”的东西正在心灵中活动着。

 

《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日本)

本书的主人公因淘气被原学校勒令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出版后,带给来自各国的几千万读者笑声和感动,成为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海伦·凯勒(美国)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一个无声无语地弱女子,但她却凭借一颗不屈不挠的心,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并用慈爱的双手拥抱世界。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脱离了原来的模仿,已经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了,这个时候孩子读的书应该要拓展知识面,引发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只有好奇才会觉得有趣味。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了,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有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在回顾自己为什么会走上这么一条道路时,他说,他所有的兴趣来自爸爸和他的一次露营时观察夜空的经历,和15岁生日时,妈妈送的一架天文望远镜和一些天文学的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爸爸妈妈的引导,孩子从小接触的文化,对于日后孩子的发展有多么重要。所以,给9到15岁的孩子选择一本好书,可以打开孩子们看世界的窗户,让他们看到更多,当然希望他们收获更多!

适合15岁以上孩子阅读的书目

 

《心灵鸡汤全集》

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美国)

这是一本不同凡响的书,全书汇集生活中的平凡点滴,以300多个故事为底料,辅以哲理启示,展现人性的伟大精神。读罢本书,会使孩子感觉到自己活得充满激情,并拥有更大的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憧憬美好的未来。在孩子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他以力量;在孩子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他以慰藉。总之,本书会成为孩子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他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成功者的试金石》

罗伯特·舒勒(美国)

孩子读完本来,将会时刻拥有自信,保持自信,利用自信,并坚信梦想可以成真,同时教会孩子用爱心去培育自己的梦想。

 

《自己拯救自己》

塞缪尔·斯曼尔斯(英国)

本书是西方成功学的开山之作。全书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贯穿始终,通过历史上各界名人的事例,说明了人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努力。书中特别指出了一些年轻人必备的品质,如勇气、勤勉、信心、金钱观等内容。

 

《伟大的励志书》

奥里森·马登(美国)

本书是一部鼓舞人心、激励志向的非凡著作,适合所有向往知识、提升并努力完善自我的人。曾经有许多专家和学者不止一次地建议——将此书作为公立学校和其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他们不再迷信成人和权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喜恶,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挑选书目时,应该选择一些对人生有指导性的书目。因为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往往会碰上上一些困难,当孩子对这些产生了迷惑的时候,往往又不喜欢和家长沟通了,而在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帮助或是教育的,书,可以给孩子大的劝诫和教育。

你可以教给孩子几种阅读的技巧:

一是精读法,包括比较阅读法、表达阅读法等,要求每分钟读200字以上,理解率在90%以上;

二是略读法,包括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等,要求每分钟读 200~400字之间,理解率在80%左右;

三是快读法,包括无声视读法、一目十行法,要求每分钟读400字以上,理解率达到70%。

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