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肿瘤标志物并非唯一的病情监测指标,应当结合影像学检查、患者症状综合判断。 如果下降到参考值范围内或下降95%以上,提示治疗有效。如果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值以上,提示有肿瘤残留和(或)转移,下降到参考值内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则提示复发或转移。此外,肿瘤标志物长期随访监测应尽量选同一家医院,因为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国际标准化尚未完善,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 1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在血液检查中是基本的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被检查者是否患有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并能够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血常规检查有四类项目: 1、红细胞计数 2、白细胞计数 3、血小板计数 4、血红蛋白测定 温馨提示: 白细胞偏高可以检测身体是否发生感染、白血病、组织坏死等问题,偏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化疗副作用所致。 红细胞对身体贫血或者失血状况很敏感,数值偏高可能是人体患有红细胞增多症,数值减少则可能是贫血。 血红蛋白偏低能检测出贫血问题,偏高可能是心输血量减少。 血小板检查主要是看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2 肝功能 怎样看肝功能检验报告?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也是肿瘤容易侵犯的器官,因此肝功能检查也是血液检查的常见项目。 肝功能检查常见指标如下: 1、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 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2、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37μ/L, 当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3、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正常参考值为30-90u/L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4、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 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克/L,白蛋白(A)为40-55克/L,球蛋白(G)为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为1.5-2.5:1。 慢性乙肝、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6、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 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 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怎么看肾功能检验报告?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化疗药物毒性常损害的器官,因此肾功能检查也是常见检查项目。 3 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常见指标如下: 1、血清尿素氮 正常值 3.2~7.1 mmol/L 尿素氮升高要考虑因素较多,肾脏疾病,肾前性因素,肾后性因素 2、血清肌酐 正常值 53~106umol/l 血清肌酐增高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之一 3、血清尿酸 正常值 150~416umol/l 血清尿酸增高考虑疾病很多,急性,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痛风 4、β微球蛋白清除实验 正常值 3~62mmol 数值增高提示肾小管损害 在阅读肾功能的检验报告,需考虑患者是否本身患有肾脏疾病,再结合具体化疗药物具体分析。 总结 大家拿到检验报告后,会到网上查询相关的资料,遇到很多解释以及说法不一的情况。其实,医学没那么简单,试验结果都存在阳性率和特异性的情况。 报告上有箭头是指检验结果超出参考区间,不一定就是有严重的问题,还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临床医生会根据检验结果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给病人一个合理解释和诊断结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