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颜鲁公争座位帖网上拍卖预展

 yeedon1222 2017-05-26
说明:《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其真迹原为北宋长安安师文旧物,后安氏兄弟析居家财,真迹一剖为二。其后又进入内府,不复外见。内府亦辗转不知所终,遂世无见真迹者。原迹已佚,而安师文曾以真迹模勒刻石,原石存西安碑林,所拓本亦称“关中本”是也。此帖即为关中明拓本,墨色古厚,绵纸精拓,第九行末“名”字不损,考王壮弘《帖学举要》著录“九行末“名”字不损者为乾隆前拓本”。碑文墨拓中有前人考据留言,帖末收跋文多篇,从中可知此帖初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刘位坦收藏。刘氏得之甚为喜爱,视为善本,墨笔题签“颜鲁公论座位帖,道光丁未天咫宦藏,善本”。帖后的两篇跋文分别写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和二十九年(1849)。此外,刘氏还曾撰诗题咏,诗文由其外孙黄国瑾抄录于帖的末页尾部。其子刘铨福还曾将此帖寄与一位名*翁者鉴赏,并留题跋一篇。后此帖与刘位坦所藏古籍一起归黄国瑾所有,故帖首钤有“训真书屋书画图记”白文长方印。曾几何时,此帖又转归常州黄山寿所得,光绪二十五年(1899)屠寄在其宅中观看此帖后,以金粉题写 “神品”、“明初拓本”、“伯作鼎斋藏”于卷首。转至1954年,余杭姚虞琴88岁时得此帖,甚为高兴,题写两书签粘贴于帖首,并钤盖“古杭姚氏”白文方印,“虞琴八十八寿”细朱文方印各一方于书签下部。1975年,此帖再次流转至当代碑帖鉴赏家陆震铨手中,陆氏在外夹板上题“颜鲁公争座位帖,明拓,有清刘位坦于道光廿七年丁未及廿九年己酉跋本。乙卯孟夏姬水”数十言。真可谓名家校点,流传有序,颇为宝也。刘位坦(1802-1861),字宽夫,号后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藏书家、书画家。道光五年(1825)拔贡生,咸丰元年(1851)以御史出守湖南辰州府,咸丰八年乞归。所藏碑帖拓本极富,藏书多秘本,以藏甲戌本脂批《石头记》而知名。藏书楼有“杞乐轩”、“叠书龛”、“竹坳春雨楼”、“校经堂”等。子刘铨福,生于嘉庆末,卒于光绪中叶。字子重,号白云吟客,官刑部主事。继承藏书,为晚清著名金石书画收藏家。黄国瑾(1849-1890),字再同,湖南醴陵人,迁居贵州贵筑。湖北布政使黄彭年之子光绪元年举人,二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本衙门撰文、国史馆纂修、会典馆总纂、兼任绘图总纂官。后主讲天津问津学院,造就不少人才。所藏金石拓本亦多。著有《夏小正集解》、《殷氏说文假借释例》、《离骚草木疏纂》等。黄山寿(1855-1919),原名曜,字旭初,别字旭道人,晚号旭迟老人,又号丽生,江苏武进人。官直隶同知。工书法,精绘画,无一不能。五十后鬻画于上海。屠寄(1856-1921),字敬山,号结一宦主人,江苏武进人。光绪十八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任京师大学堂正教习。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总纂。著有《蒙兀尔史记》、《结一宦骈体文》、《结一宦诗》等。姚虞琴(1867-1961),名瀛,字虞琴、渔吟,号景瀛,原籍浙江仁和(今绍兴),久居上海。以诗画书法之长而驰名艺坛,与国画大师齐白石有 “北齐南姚”之誉。喜收藏,精鉴藏。著有《珍帚斋诗画稿》、《海上题襟馆》、《杨柳楼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