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亚隆】存在精神动力学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5-26

【关于亚隆】存在精神动力学

2017-04-27 欧文.亚隆 生生心语
生生心语

shshbx

生生心语,致力于心理咨询走入寻常百姓家。

     我在这里等你,在生命最深处相遇

此时此刻,在我存有的最深层里,恐惧的最根本来源是什么?

         ——欧文.亚隆《存在心理治疗》


欧文.亚隆 | 文


动力是什么

存在心理治疗是一种动力心理治疗。“动力”这个用语常在精神卫生领域中使用,比如“心理动力”;如果要了解存在取向的某些基本特色,就必须知道动力治疗的意思。


“动力”字源是希腊字dunasthi,表示有能力或有力量。有通俗和专业两方面的意义,通俗意义是指能引发能量或动作,比如有活力的足球员或政治家、发电机、炸药;可是这并不是专业上的意义,否则何种治疗是属于非动力的呢?


弗洛伊德对了解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心智功能的动力模式,这个模式假定个体内心有不同的力量产生冲突,不论是调适的或是有精神病理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是这些冲突力量所产生的结果。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些力量存在不同的觉察层面,有些甚至完全在潜意识里面。


个体的精神动力学

如果我们问:“是哪一种力量、恐惧和动机的冲突呢?这种内在意识和潜意识挣扎的内容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动力存在治疗和其他动力治疗的不同之处。存在治疗的基础,在于对人内心相互影响的力量、动机和恐惧,采取完全不同的观点。


最深层内在冲突的精确本质,是非常难以识别的。医师在处理困难的病人时,很少能检视到主要冲突的原始形式,因为病人会躲藏在一套非常复杂、值得关切的重要之事中,而最重要的事则被深深埋藏起来,外面包裹层层的压抑、否认、置换和象征化。


临床观察者必须全力对付千丝万缕交织、很难松解的临床状况。要识别出最主要的冲突,必须运用许多方法:深度反映、梦、梦魇、深邃经验与洞识的闪现、精神病的话语,以及儿童研究。


弗洛伊德式精神动力学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儿童是天生的本能力量所控制的,就好象蕨类植物的叶子一样,透过性心理发展周期而逐渐展现出来。


有好几方面的冲突:互相对抗的双重本能“自我”的本能相对于原欲的本能,或是第二种理论,爱欲之神相对于毁灭之神;本能与环境的要求相抵触,之后则与内化环境(超我)的要求相抵触;儿童需要在立即满足的内在催促与要求延迟满足的现实原则间求取平衡。于是,受本能驱迫的人就与无法满足天生攻击性以及性欲的世界交战。


新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

新弗洛伊德学派,特别是沙利文、荷妮和弗洛姆,对个体的基本冲突提出另一个观点:儿童并不是受本能控制,也没有被预先定好程工,他们除了天生的中性本质之外,完全是受到文化和人际环境所形塑的


儿童的基本需求是安全感,就是需要得到人际的接纳和肯定,而这种提供安全感的互动品质,对成人之后的人格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儿童虽然没有来自本能的力量,却有与生俱来的很大的能量,好奇、纯真的身体、天真的成长潜力,并渴望完全拥有所爱的成人。这些特质不见得符合周遭重要成人的要求,这些自然成长的倾向和儿童对安全感与肯定的需求,就形成了冲突的核心。


如果儿童不幸遇到深陷于自身神经质挣扎的父母,既不能获得安全感,又未能被鼓励自主的成长,就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在这种挣扎中,几乎都会为了安全感的需求而影响成长的需求。


存在精神动力学

存在的立场强调不同的基本冲突:既不是本能受到压抑所造成的冲突,也不是内化的重要成人所造成的冲突,而是个体面临存在的既定事实所造成的冲突。我所谓存在的“既定事实”,是指某些终极关怀,这些固有的性质是人类存在世上必然会有的部分,是无法逃避的部分。


如果我们能够推开或排除日常的世界,如果我们深深反思自己在世上的“处境”,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界限、我们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达到所有根据之下的根据,必然会面临存在的既定事实、“深处的结构”,我称之为“终极关怀”。


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个体面临这些生命事实中的任何一个时,就形成了存在的动力冲突。


存在精神动力学的特征

所以,“存在精神动力学”就是指这四种既定事实,亦即这四项终极关怀。在意识和潜意识中所造成的恐惧与动机。动力存在取向保留了弗洛伊德的基本动力结构,却彻底改变了其中的内容。


旧的公式是:驱力→ 焦虑 → 防御机制

被改成:

终极关怀的觉察→ 焦虑→ 防御机制


这两个公式都假设焦虑是精神病理的刺激因素,是为了处理焦虑所产生的心理运作,有些是出于意识,有些则出于潜意识,这些心理运作(防御机制)形成了精神病理,它们虽然提供安全感,却必然会限制成长和经验


这两种动力取向的主要差别,就是弗洛伊德的公式是从“驱力”开始的,而存在的架构则是从觉察和恐惧开始的。奥图.兰克早就知道,如果治疗师把个体看成恐惧、痛苦的生命,而不是受本能驱迫的人,就会有更大的着力点进行治疗。


这四项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组成了存在心理动力学的主体,在个体心理结构的每一个层面,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和临床治疗非常有关。它们也提供了主要的组织原则。


(以上文字均来自奠定了欧文.亚隆作为存在主义先驱之一的重要著作《存在心理治疗》)

在生命深处

与你相遇


(河北 邯郸)

5月12-14日亚隆中国体系基础工作坊


11月10-12日亚隆中国体系基础工作坊


12月1-3日 亚隆中国体系基础工作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