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配绿真的不能被驾驭好?未必!

 风过静无声 2017-05-27

从艺术到生活,“红配绿”似乎是大众最不敢触碰的搭配。然而只要使用得当,“红配绿”并非一定只是俗气的代名词。看看艺术家们怎么将这两个“死对头”玩得和谐又漂亮。

在色彩学上,红色和绿色一直是对头。作为对比色的它们,在色相环上整整相隔180度。正如黄色与紫色、蓝色与橙色那样,红色与绿色的排斥度极大,作为互补色的它们在一起会产生极其强烈的视觉反差,刺激着观者的感官。

马克·罗斯科《Untitled : Red, Dark Green and Green》,1952年

在中国,红色和绿色的搭配从明代晚期开始流行。明朝对百姓的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的贫民只能身穿青布素服,而红、绿、金等颜色只有皇亲贵族才可以穿着。随着服饰制度的松懈,一贯穿着朴素的百姓开始大肆地将以前敬而远之的大红大绿穿在身上。“红配绿”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也一直是吉祥和如意的象征。

渐渐地,大红大绿在服饰上变为泛滥的俗物。乡土文明对于高对比度的红绿搭配的泛滥运用和大力发扬,让生活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人们感到格格不入。红色和绿色的搭配难度加上文化认知无法交叉,让我们对“红配绿”的排斥逐日加深。

艺人张馨予于戛纳电影节上的红毯造型引发了大众对“红配绿”时尚的讨论。

鲁迅先生甚至在《狗 猫 鼠》文中提及:“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红配绿的艺术演变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国家,红色和绿色的搭配也是属于贵族的专享。中世纪教堂里的彩绘玻璃窗就充斥着对比度极高的色彩——绿色与红色和蓝色的主色调搭配在一起,作为辅助颜色,创造出了极其明亮的视觉效果。

在那个时期,只有贵族才可以使用红色,而绿色则代表其他上层社会的人们。你可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发现大量有地位的人们身着红绿搭配的服饰,因为这两种颜色同时出现,就是财富和贵族的象征。

扬·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年

洛伦佐·洛托《A Lady with a Drawing of Lucretia》,1530年

弗朗索瓦·布歇《蓬巴度尔夫人》,1756年

许多艺术家也将“红配绿”大量地用在自己的作品里,奔放艳丽的撞色、大胆的色彩运用和巧妙的构图,让观众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个不讨喜的组合。

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马蒂斯《舞蹈》,1909-1910年

马蒂斯《带绿色的女人肖像》,1905年

马蒂斯《红色餐桌》,1908年

亨利·卢梭

亨利·卢梭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以纯真、原始的风格著称。许多观察家评价卢梭的作品:“他画得像孩子,同时融入了高度的专业技巧。”

亨利·卢梭《Exotic Landscape Fight between Gorilla and Indian》,1910年

亨利·卢梭《Exotic Landscape》,1908年

亨利·卢梭《Tropical Forest with Monkeys》,1910年

保罗·高更

作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高更在绘画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对于“红与绿”的运用,在他的画作中也是如此。

保罗·高更《手拿水果的女人》,1893年

保罗·高更《沐浴的塔希提女子》,1892年

保罗·高更《塔希提岛的牧歌》,1892年

在诸多电影中,也有很多“红配绿”的经典案例,比如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2001年法国超现实浪漫电影《天使爱美丽》(Amelie)。导演在拍摄时给每个摄像机都装了绿色的滤镜,让画面有了浪漫又复古的情怀,而红色和绿色的搭配在电影中满足了想要表达的超现实浪漫主义。

时尚圈中的“红配绿”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Gucci的Logo就是由红色和绿色的条纹色块组成。它完美地诠释了只要搭配得当,达到真正的调和境界时,红色和绿色既可以鲜艳夺目也可以不过于刺激。

Gucci F/W 2018 Runway

张爱玲曾说:“现代人往往不喜欢古人的配色,红配绿,绿配蓝,看了俗气。殊不知古人在配色上,是有很高的造诣与完备的系统的。”看了以上这些,你对“红配绿”有了什么改观?

[编辑、文/Amb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