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病性之详细解释篇

 杯中的月亮 2017-05-27

中医病性之详细解释篇



病性证素33项:(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毒、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动(内)风、动血;

待定或暂作特殊者9项:气逆、喜、怒、忧思、悲、惊恐,燥屎、结石、毒。

 

风证的定义
风证定义: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动风的证候,是外风证与内风证的统称。
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虚风内生所致的证。包括外风证和内风证。
  风为春天的主气,故风病多见于春天,但四时之风均可致病。风邪引起的病很多,不仅可单独致病,如伤风,还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故风有“百病之长之称”。
历代论述
  历代对风的论述颇多。早在《内经》中就有“风论”专篇,对风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和病理变化,甚至预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论述了太阳中风的证治,《金匮要略》又提到风邪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临床表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使中风病分类更为具体。金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都曾明确指出中风病并非均由外感风邪所致,也可由劳逸不当,情志所扰等因素引起。明代张景岳在此基础上将由内而生的风定为“非风”,以资同外风鉴别。同期戴原礼、王肯堂将外感风邪而病者称为真中风,由内而生者称为类中风。清代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创立了“镇肝熄风”这一内风的治疗大法,从而使风证在症、因、脉、治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概念和划分。近代张山雷的《中风斠诠》中在详论了中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同时,还制定了内风宜熄不宜祛,宜静不宜动的治疗原则。
风的性质和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有向上向外的特点,阳易伤上,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故易侵犯人体肌表部位,使皮毛腠理开泄,而有卫气不固、汗出恶风等症状,即所谓“风伤卫”。

  (2)风性轻扬:风邪多侵犯人体头面等上部而产生头痛等证状。《素问·太阴阳阴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病具有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变化多而迅速,如游走性关节痛,皮肤瘙痒、漫无定处、此起彼伏之风疹等。

  (4)风性主动:动即动摇不定,凡眩晕、振颤、抽搐、角弓反张等动的症状,都属风证,《素问·阴性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外风证
  因感受外来之风邪引起,临床以发热、恶风、鼻塞、汗出、脉浮缓为主症。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风气并不使人致病,但若风气过盛,或人体卫气虚弱,正不御邪,风气即可入侵人体而致病。外来风邪致病有以下特点:①易侵犯人体上部,以头面、肩颈及肺部的症状为多见。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具有升发、开泄、向上的特点,而上部也为人之阳部,所以易为阳邪所犯。②病位无定处。如风邪为主引起的“行痹”,关节疼痛的部位不固定、游走窜痛。风疹发病急,疹块时隐时现,漫无定处,表现出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③易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易与其他外邪结合致病。如冬季风与寒合为风寒;春季风与热合为风热;长夏与湿相合为风湿等。所谓“风为百病之长”,旨在说明风邪易于致病,六淫中的其他病邪常常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外风证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风寒证
  风邪与寒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骨节疼痛等为表现特点的证。该证多发于冬季,常见于感冒、痹证及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等疾患。风寒袭表,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则见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喉痒;因卫阳被遏,又可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痰稀质薄,无汗等症。治宜辛温解表,以荆防败毒饮、葱豉汤为代表方;若风寒侵入肌肤、经络,致使气血不和,经气不利,可见一侧颜面肌肉麻痹而口眼?斜,或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困难,治宜搜风逐寒,以小活络丹为主方。
风热证
  风邪与热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感冒、咳嗽及西医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风热上受,首先犯肺,且风热为阳邪,致使肺气不得宣降,津液耗损,故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咯黄痰,口干渴,舌稍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治宜辛凉解表,主要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
风湿证
  风邪与湿邪合而侵犯人体,临床以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关节酸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痹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如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处,或平素湿盛,又感风寒,均可引起本证。风邪挟湿,易侵及人体经络、关节和肌肉。湿性重浊、凝滞,易使气血瘀阻,经气郁闭,故在上可见头痛如裹,全身则见四肢酸楚、疼痛重着,肌肉骨骼疼痛剧烈,甚则转侧不能,或兼有胸脘满闷等症。治宜祛风利湿、温经活络,以防风汤和三痹汤为主方。
内风证
  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具有动摇不定,变化迅速等风性特征的证。内风多由阴血亏虚,阳热亢盛引起,如久病、大病,耗伤阴血或热邪炽盛,灼伤阴血,阴虚不能制阳,阳亢于上而生风。阴血亏虚所生的风与肝关系密切,因肝属木为阴脏,主藏血、主升发疏泄,生理上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当阴血亏虚,水不涵木,则阳热亢盛,而为内风,出现眩晕、震颤、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内风证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类型。  

热极生风 临床表现为高热烦渴,神志昏迷,四肢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常见于温病极期、温疫及西医的流行性脑炎、高热惊厥、小儿肺炎等病。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以羚羊钩藤汤为代表方。  

肝阳化风 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肢体震颤,麻木,言语不利,步履不稳,舌绛,脉弦细,甚则突然跌倒,不醒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生理状态下,由于阴血的滋养和制约,肝阳不致过于亢盛。但若久病致肝肾阴虚,或肝郁化火,营阴内耗,使阴不制阳,则肝阳亢而化风,此为本虚标实证,常见于眩晕、中风及西医的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代表方为镇肝熄风汤。  

血虚生风 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摇肢动,手足震颤,舌淡少苔,脉弦细,常伴有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失眠等。因失血过多,或热病耗伤阴血,血虚不能上荣头面、目睛、筋脉而动风。治宜养血熄风,可用四物汤、加减复脉汤等。  外风与内风,从治病因素到治疗方法,均不相同,然其间也存有一定的联系。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也可兼挟外风,因此施治时也须内外兼顾。

 

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寒证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为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证候。外寒可侵袭肌表,也可直中脏腑。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咳嗽,喘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脘腹胀痛,肢冷神靡,呕吐,泄泻。治宜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温中散寒,方用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内寒为机体阳虚阴盛所引起的证候。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里寒证共有的表现是: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脘腹等部位冷痛,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或沉细。治宜温里散寒,方如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暖肝煎等。

 

湿证  
湿及湿证:   
湿为夏月之主气,故长夏多湿病。外湿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居雾露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水上作业等均易感受湿邪。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1.湿的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引起脾胃气机不畅,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秽浊不清的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   
(3)湿性粘滞:湿邪致病常起病缓慢,病后缠绵留着不易除去,病程较长。   
2.常见的湿证   
(1)外湿:   
①伤湿:湿邪致伤表,即表湿证。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困倦乏力,胸闷,口不渴,苔白滑,脉浮缓,治宜解表胜湿。   
②湿痹:也称着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甚则难以转侧或肿胀,治宜祛湿通络。   
(2)内湿: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胸闷,恶心,口淡、口粘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治宜芳香化湿;在中焦脘腹痞闷,饮食不化,肢体困重,尿少,苔厚腻,治宜苦温燥温;在下焦则足肿、淋浊、带下、尿少,便糖,治宜淡渗利湿。

 

暑证
概念
  暑为夏天的主气,与火、热有共性,均属阳邪,但暑邪引起的暑病有季节性或多在烈日、高温环境下发病,无内暑
暑的性质和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为热:感暑而病表现高热、口渴、脉洪等一源火热征象。  (2)暑气升散,耗气伤津:升散则腠理开,汗出而易伤津、耗气,津伤则口渴,心烦、尿短,气伤则倦怠无力,甚至卒然晕倒。  (3)暑多挟湿:暑天多雨、潮湿,且因炎热而食生冷,易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故暑病易挟湿,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
常见的暑证
  (1)伤暑: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脉虚数,治宜解表清暑。  (2)中暑: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则:急用芳香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
病机分析
  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中暑多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致。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燥证
燥证定义: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不足,以口鼻、肌肤、毛发、大便干燥等为特点的证候,可分为外燥证和内燥证两类。  
燥证   
感受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表现的证候。包括外燥和内燥两类。

外燥为秋季感受燥邪所表现的证候。有温凉之分,初秋尚热,易成温燥;深秋既凉,易成凉燥。温燥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少而粘,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脉浮细数。治宜轻宣凉润,方用桑杏汤。凉燥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细。治宜温散凉燥,方用杏苏散。

内燥是热盛伤津耗液,或汗、吐、下致津液大量丧失,或津液化源不足,形成内燥证。证见口渴,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燥无津,脉细涩等。治宜滋阴润燥,方用增液汤等。

 

火证
火证定义:火热之邪为病,或情绪过激,身体功能亢盛所致,以发热,津伤,面目红赤,局部红肿溃烂为常见症的证候。  感受火热之邪,或机体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火证包括实火和虚火两类。实火起病急,病程短,热邪炽盛而机体正气尚盛。证见面红目赤、心烦、发热、口浊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泻下粘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实有力,或兼见神昏谵语、狂躁不安、疮疡红肿、热痛、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以及发斑等。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方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虚火起病缓慢,病程长,以阴虚火旺为其代表。证见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

 

痰证
痰证定义:痰浊内阻,以咳嗽气喘,咯痰量多,呕恶眩晕,或局部有圆滑肿块,或神志错乱,苔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证候。

  痰证,病证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浊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包含较广。痰与饮常兼并发病,《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诸病源候论》则记述了寒痰、热痰等痰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见《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痰证》:“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薰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医林绳墨》卷二:“人之气道,贵处清顺,其痰不生。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症之所生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临床上根据痰饮因、证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参见各该条目。

 

饮证
饮证定义:水饮停聚体内,以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又因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简介
  病理性的“饮”,是指体内水液停聚而转化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地较痰为清稀。由饮邪停聚于胃肠、心肺、胸胁等处所致地证候,即为饮证。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胸闷心悸,甚或倚息不能半卧,或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或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酸困,苔白滑,脉弦。
编辑本段证候分析
  本证主要以饮停心肺、胃肠、胸胁、四肢的病变为主。饮停于肺,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胸闷或倚息,不能半卧。水饮凌心,心阳受阻则见心悸。饮停胃肠。气机不畅,则脘腹痞胀,水声漉漉。胃气上逆,则泛吐清水。水饮留滞于四肢肌肤,则肢体浮肿,沉重酸困,小便不利。饮阻清阳,则头晕目眩,饮为阴邪,故苔见白滑,饮阻气机,则脉弦。

 

水停证
指体内水液因气化失常而停聚,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或为腹水而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等。
【证候分析】病理性的“水”,为质地清稀、流动性大的病理性产物。由水液停聚所导致的证候,称为“水停证”。导致水停的原因,可为风邪外袭,或湿邪内阻,亦可因房劳伤肾,或久病肾虚等,影响肺、脾、肾的气化功能,使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停聚为患。此外,瘀血内阻,经脉不利,亦可影响水液的运行,使水蓄腹腔等部位,而成血瘀水停。
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泛溢肌肤,故以水肿、身体困重为主症;水液停聚腹腔,而成腹水,故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而不泄,故见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濡,是水湿内停之征。
根据形成水停的机理、脏器的不同,临床常见的水停证有风水相搏(风袭水停)证、脾虚水泛证、肾虚水泛证、水气凌心证等。
水停证的辨证依据是,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
湿、水、饮、痰在形质、流动性、证候表现上有异有同,四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四者均属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形成均常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和对水液的气化失常有关。“湿”无明显形质可见而呈“汽态”,弥漫性大,以肢体闷重酸困等为主要表现;“水”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饮”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以停聚处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痰”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呈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多停于肺,但可随气流窜全身,见症复杂,一般有吐痰多的主症。由于湿、水、饮、痰本属一类,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如有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名。

虫积证

 虫积证是指幼虫侵入机体,或食入虫卵而在体内发育繁殖,以致阻碍脏腑气机,耗伤营血等所表现的证候。
  中医学对肠虫致病的认识较为具体。辨证主要为虫积肠道证、虫积肝胆证,虫体搏结阻塞可形成虫结肠闭证,蛔虫窜扰胆膈可形成虫扰胆膈证等。
  此外,“虫毒”是指有毒虫类如蜈蚣、蜂、蝎、蚊虫、蛊虫等所含的毒素。虫毒侵袭肌肤可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红肿、溃烂,或形成疮、疖、癣、疥等病变,虫毒窜肺可见咳嗽、咳血等症。这些证候虽与虫有关,但辨证重点为“毒”,故不属虫积证。

虫积证:
面部虫积斑、眼睑、唇、指甲斑点、四肢肌肉消瘦、面部苍黄、毛发枯槁、发结、脱落、精神不安、烦躁、情绪变异、嗜食异物、肚腹胀大、时腹疼痛、脉玄细。
引起的病变:
小儿疳积、胆道回虫症

用药
1.党参、当归、附子、桂枝、细辛、川椒、黄连、黄檗、乌梅、皂刺。
2.使君子、苦楝皮、芦荟、干蟾、砂仁、木香、陈皮、青皮、川芎、夜明砂、当归、黄连。
治则
健脾消食 安回杀虫
乌梅丸


疫毒证:
高热、烦躁、谵语、四肢抽搐、惊厥、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脓血便、胎黄、脉数。
引起的病变:
腮腺炎、细菌性痢疾、小儿惊厥

用药
1. 银花、连翘、板兰根、蒲公英、夏枯草、生干草。
2. 薄荷、牛子、蝉蜕、荆芥、柴胡、什麻。
3. 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檗、秦皮、白头翁、栀子、竹叶、芦根、大黄。
4. 木香、枳壳、桔梗。
5. 昆布、海藻。
6. 赤勺、丹皮。
治则:
清热解毒 凉血 软坚散结

 

食积证

   食积证是指因饮食不节,或脾胃腐熟运化失常,以致食物停滞胃肠而反映的证候。
  食积的病位在胃肠及脾,主要有食积胃肠证、脾虚食积证等。以脘腹痞胀疼痛,纳呆厌食,吞酸嗳腐,呕吐酸馊,大便腐臭,舌苔厚腻,脉滑有力等症为主要表现。饮食不慎常是辨证的依据之一。

脾虚食积证:脾失健运,食积胃肠,以平素食少腹胀,经常腹泻,饮食稍有不慎则脘腹胀痛,嗳腐吐酸,腹泻不爽,大便腐臭,舌淡苔腻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食积多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毒症

中医把毒证划分为:热毒与寒毒。热毒用寒药解救;寒毒用温热药解之。比如,误食毒磨菇而出现毒证则分析此毒磨菇的药性是属寒亦或热,如果是寒性毒则用用温热药治疗。如果是热性毒则用用寒凉药治疗。

 

脓证
  “脓”是因火热毒邪等阻滞气血运行,或使气血雍聚,邪毒与气血相搏而淤积蒸酿,以致血败肉腐,而酿成的一种气味腥臭、质较浓稠的液状病理性产物。 
  “脓”的证候表现,以脓液积聚为特点,位于体表的痈疽疮疖等,未溃时可触及柔软有波动感的肿起(脓肿),溃破后有脓液排出。体内的痈疡,可见咳吐脓痰、呕吐脓血、排脓性尿、泄脓血便等。多有发热等兼症,舌苔多厚腻,脉象多滑数。
  对脓的辨识,不仅要辨脓的有无(未成已成)、未熟已熟、部位的浅深等,并且应从脓液的质地、色泽、气味等辨别证候的性质、邪正的盛衰等。
  由于脓可见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及组织器官,同时由于酿成脓的病因及兼见症的不同,故临床可有不同的脓证,如脓毒蕴积肌肤证、脓积胃肠证等。

 

气滞、气闭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

血瘀血热血寒血虚

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浮、阳亢、

精(髓)亏、津(液)伤

动(内)风、动血;

 

气血津液证候的证:气虚、血虚、精(髓)亏、津液亏虚、气脱、血脱、气陷、气不固

气血津液证候的证:气滞、血瘀、湿、水、饮、痰、气逆、气闭、血寒、血热等

 气滞:气运行不畅而停滞的病理变化。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随所滞之处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气滞血瘀体质的发病倾向,大多具有明显的“不通畅”特征。例如:顽固性头痛、抑郁症、脑梗塞、心肌梗塞、胆囊炎、肠功能紊乱、乳腺小叶增生、痛经、子宫肌瘤、恶性肿瘤等。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抑郁(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紧张,性格内向,饮食(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年龄(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环境(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疾病(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等诸多因素有关。

  偏重于气滞:胸闷喜叹息,两胁、胃、腹胀痛,嗳气,咽部如有异物梗阻,性格内向,忧郁寡欢,心胸狭窄,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乳房、小腹胀痛,舌色暗,脉弦等。

   偏重于血瘀:口唇爪甲紫暗,皮肤青紫斑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面部色素沉着,眼圈黑,黄褐斑、女性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或闭经,舌紫暗或有青紫斑点,舌下静脉郁血,脉涩等。

   实验检查参考:微血管扭曲、淤阻、局部组织缺血或出血,血粘度增高,静脉压力增高,局部有充血、出血、水肿、粘连等变化,B超、X线等影象检查,局部密度增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

 

血瘀:由于气滞、气虚、血虚、外伤、阴寒内盛等各种原因,导致血液郁滞于一定部位的病理变化。

    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血瘀证以刺痛不移,拒按,肿块,出血,唇舌爪甲紫暗,脉涩等为辨证要点。瘀血停积,脉络不通,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如针刺刀割,部位固定不移;因按压使气机更加阻滞,疼痛加剧而拒按;夜间阴气盛,阴血凝滞而更加疼痛,瘀血凝聚局部,日久不散,便成肿块,肿块在肌肤组织间,色呈青紫色;如果肿块在腹腔内部者,可以触及到坚硬有形的块状物,推之不动,按之疼痛,称之为疤积。

   瘀血阻塞络脉,气血运行受阻,以致血涌络破而见出血。由于瘀血停聚体内不除,堵塞脉络,或为再次出血的原因,故其出血特点是出出停停,反复不已;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因此面色黧黑,皮肤粗糙如鳞甲,甚至口唇爪甲紫暗。瘀血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例如瘀阻皮下,则皮下见瘀斑;瘀阻肌表络脉,皮肤表面出现丝状如缕;瘀阻肝脉,则见腹部青筋外露;瘀阻下肢,则见小腿青筋隆起、弯曲,甚至蜷曲成团;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妇女可见经闭。舌紫暗,脉细涩为瘀血常见之象。

  血瘀与瘀血是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基本概念。两者都属于血的病理变化,但含义不尽相同,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讨论“血瘀”与“瘀血”,必然要涉及“瘀”,但历来对“瘀”、“血瘀”、“瘀血”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是认为“瘀”、“血瘀”、“瘀血”三者仅仅是提法不同,并无本质差异’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瘀”、“血瘀”、“瘀血”既然提法不同,其含义也就不相同。

   1. 瘀的含义

  瘀,亦常作淤。瘀之本义指血积不行。如《说文解字》释:“瘀,积血也”。《辞海》谓:“瘀,积血。即瘀血。指体内血液滞于一定处所”。淤,本指水中沉淀的泥沙,但又有“滞塞,不流通”的含义,《辞源》说:“淤,积血之病也”《血之滞塞,又称“淤血”。中医学中“瘀”的含义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血结不行为瘀。血行于脉,本当流通无滞,但若因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积结不行,或血液溢出脉管之外,未能排出体外,是为瘀。

   二是血行不畅为瘀。血当畅行,但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畅行脉络,即血流受阻,血行迟滞,亦为瘀。此时之瘀乃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是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既离经,已于机体无益而反有害。《血证论》说:“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即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

   此外,现代中医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对“瘀”又赋以新的含义,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书中指出:“瘀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当包括气的‘瘀’,即‘气瘀’或‘气滞’”。《气血论》也指出:“淤,非专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络脉所致的证候,统可称为淤证”。此时,瘀(或淤)的涵义颇广,但总以滞而不畅为根本环节。

   2. 血行不畅为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血论》)。是血液循行受到了阻碍所致。此时,瘀之义同“淤”,有“滞塞,不流通”之义。血瘀滞塞,不流通,即血行受阻,循行迟滞。生理状态下,血液循行于经脉,畅达周身,发挥其滋养荣润之职,如《血证论》说:“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诸病源候论》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之运行,听命于气,故曰“气为血之帅”。因此,气分受病,气机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是导致血瘀的重要机制,故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的说法。此外,邪气直犯经脉,影响血的循行,也是导致血瘀的常见致病因素。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凡此都说明,气病或邪气影响可以导致血行不畅,而为血瘀。《丹溪心法·六郁》中所论述的“血郁”,更是指的血行不畅,即血瘀病变。

   血瘀为病广泛。血不畅为瘀。血循经脉周行全身,若血瘀不行,则为害广泛,内而脏腑,外而肌肤,上至巅顶,旁及四肢,皆可因血瘀不行而为病。瘀滞经脉,瘀阻气血,瘀遏清窍,瘀着脏腑,为病多端,难以尽述。

   3. 瘀血为血积不动

   历代医家对瘀血的认识与解释,具有代表行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证治准绳》、《皇汉医学》等认为,污秽之血为瘀血;二 是《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认为,久病入络即瘀血;三是《血证论》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之外而尚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已失其正常营养作用的,通称为瘀血。

   瘀血的种类繁多。历代医学著作中对瘀血的称谓颇多,如滞血、留血、闭血、蓄血、宿血、干血、死血、败血、恶血、贼血等等。名称虽多,但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瘀血的机理及其病情有轻重,病程有新久,危害有微甚。其中滞血、留血、闭血等名称的含义与瘀血相近,皆指血液瘀积不行,留滞不动;蓄血常指积于中、下二焦之瘀血;宿血、干血、老血、死血言其瘀积已久,病程较长,难以尽快消散,已失去生机;败血言体内瘀血败坏,对人体危害较大;而恶血、贼血更是形容对人体具有的严重危害性。

   瘀血有特征。一是有形:瘀积之后,更是有形可征,如腹中积块、瘿瘤、皮下结节、包块,肿大坚硬。二是有色:瘀血紫暗,或发黑,又可见于肌肤、颜面、唇舌、大便颜色的变化,以及肌肤甲错。三是有证:如局部刺痛,固着不移,入夜加重,或狂乱谵语等。

  4. 血瘀与瘀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血瘀与瘀血虽然含义有别,但都是血液的病理变化,具有血行不畅,运行迟缓,经脉不利的相同之处。同时,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

   血瘀日甚,气血不畅,终成瘀血。血瘀不得畅行,或因于气,或因于邪。但血既不能畅达,则经脉失于疏通,气机因之不利,气血失于调达和畅,终则必会导致血结不行,积而成为瘀血。如积证初起,可因情志不畅,气机不利,腹中气聚,时结时散,终而血行不畅,瘀血内结,则腹内积块,从无到有,由小渐大,由软而渐至坚硬不移。再如,风寒湿侵入人体,导致气血不畅,经脉失和,发为风寒湿痹,以筋骨肌肉疼痛、重着,关节屈伸不便为主;但日久必然导致瘀血内结,以致关节肿大畸形、皮下结节,成为久痹、尪痹。

   瘀血内结,妨碍气机,阻滞经脉。瘀血为有形之邪,留于体内,必然影响气机的调畅,阻滞经脉流通畅达,导致血行不畅。因此,瘀血病情重而必然同时伴有血瘀的不利变化。

血瘀病症

  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滞;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常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其病变机理是: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问、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血瘀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因情志内伤而气血运行不畅,或感受寒邪,血受寒凝,血瘀气滞,内阻冲任胞脉,经水失调,精难纳入,难于受孕成胎。症见经期错后,经行不畅,血块较多,腹痛拒按,情志所伤者,兼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宜行气理血;因感受寒邪者,兼见手足不温,小腹凉痛,治宜温经散寒。血瘀痛经  病证名。痛经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所伤,致使血寒而凝,或气滞血瘀,瘀血内阻冲任胞脉,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之时,小腹刺痛拒按,经血量少、有块,血块下后痛减,治宜活血祛瘀。血瘀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多因气滞、寒凝,瘀血阻滞冲任胞脉,积之而成经闭。症见经闭不行,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偏于气滞者,重用乌药、延胡索、枳壳、香附;偏于寒凝者,加肉桂、炮姜。血瘀痿  病证名。因瘀血所致的痿证。见《证治汇补·痿躄章》。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证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
    血瘀崩溃

  病证名。属崩漏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或因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而瘀,或因寒邪侵袭,寒积胞中,经脉瘀血停滞于内,瘀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归经而发为崩漏。症见经血淋漓不断或骤然下血量多,或经闭数月后又忽然暴下,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治宜活血行瘀:当归、川芎、三七、没药、五灵脂、丹皮炭、炒丹参、炒艾叶、阿胶、乌贼骨、龙骨、牡蛎)。

 

气闭:由情志抑郁,或外邪、痰浊等阻碍气机,使气机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①病症名。癃闭之一。因气虚或气滞而使小便不通。当分虚实寒热而治之。凡气实者,因气结于小肠膀胱之间而壅闭不通,多属肝强气逆之证,暴怒郁结者多有之,宜以破气行气为主,用香附、枳壳、乌药、沉香、茴香等药。若气陷于下,药力不能骤及者,当即以此药多服探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有痰气逆滞不通者。热闭气逆者,以大分清饮深吐之。气实血虚而闭者。气虚而小便闭者,多因素多斫丧或年衰气竭,当辨其脏气寒热。若素无内热之气者,为阳虚。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内热不堪温补者,宜补阴化阳。
   ②便秘由气滞所致者,参见便秘条。
   ③病理名词。气机阻滞。《兰台轨范·厥门》:“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
   ④又名气闭耳聋。系指因气郁气逆而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有气逆之闭,肝滞强也。”又云:“气闭者,多因肝胆气逆,其证非虚非火,或因恚怒,或因忧郁,气有所结而然。”治宜解郁顺气。参见耳聋条。

气闭之诸厥证辨析
  厥的含义有多种。
   一指暴病昏厥的发病形式,如“忽为眩仆脱绝”,“突然昏运,不省人事”为厥。《类经·厥逆》说:“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其名为厥”。《证治准绳·卒中暴厥》说:“突然昏运,不省人事为厥”。《杂病广要·厥》说:“卒然昏运,诸病名之为厥”。可见厥以眩晕、脱绝、不省人事为主证,以发病急骤为特点。
   一指病理机制,言气血败乱,或气机逆乱上攻的病理变化。《景岳全书·杂证谟·厥逆》说:“厥逆之证,危证也。盖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证治准绳·卒中暴厥》说:“厥者气逆上也”。《灵枢·五乱》指出: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凡此皆说明气血逆乱、气机失调、升多降少是发生厥证的病理机制。
   一指四肢厥冷或四肢不温的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
   厥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名称不同。通常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类或虚实的病理属性分类。
   厥证以病因病机分类,有气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酒厥、色厥等。
   气厥,指由于情志刺激,导致气机逆乱而发生的厥证。

   血厥,指因失血过多或暴怒气逆血随气上,郁而不返,而引起的厥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痰厥,是由痰浊内阻,复因逆气所动,痰气上扰,蒙塞清窍而发生的厥证。《石室秘录·厥证》说:“人有忽然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有一日即死,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气而发也”。   食厥,指饮食内积,转输失常,气机受阻;或饱食之后,复为恼怒所激,气逆夹食,卒阻中焦,气机受阻,壅塞清窍所发生的厥证而言。《万病回春·中风》说:“食厥者,过度饮食,胃气自伤,不能运化,故昏冒也”。
   蛔厥,首见于《伤寒论》。蛔厥,由蛔虫所致,以突然发生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痛,腹部柔软,局部压痛,恶心呕吐为特点,常伴有呕吐蛔虫。
   酒厥,指嗜酒无度,饮后昏倒,为酒厥。轻者犹能知人,重者神志昏迷。《景岳全书·厥逆》说:“酒厥之证即经所云热厥之属也,经云酒风者亦此类也”。
   色厥,指男女房事过程中发生的昏厥。多见于中年以后,因纵欲竭精,精竭于下,而气脱于上。《景岳全书·厥逆》说:“色厥之证有二,一曰暴脱,一曰动血也”。
   暑厥,是指因暑热所伤,热闭心包,扰乱心神,昏不知人的病证而言。
   暑厥、蛔厥,虽以厥名,但严格地讲,二者都不属“厥证”,此不可不知。
   厥证的虚实分类法:上述厥证按病理属性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气厥、血厥有虚实之分,痰厥、食厥、酒厥多实,而色厥属虚。实证以邪实壅滞,气血逆乱,升降失司;虚证由气血阴阳亏虚,清窍失养。
   气机壅闭是厥证发病的主要机理。厥有虚实之分,而厥之实证,常见气厥、血厥、痰厥、食厥,此四者虽病因不同,发病机制有差异,但气机壅闭不行,清窍失聪却是其病机之共性。
   气闭不行为厥证发生的根本。厥证发生以急暴为特点,临床所见急暴而至之病,惟风与气,厥证无风象,其病则惟当责之于气。
   气厥实证,为气机逆乱,上壅心胸。情志刺激,恼怒惊骇,以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急促,或四肢厥冷等。《景岳全书·厥逆》说:“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
   血厥实证,血随气逆,上蔽神明。血之运行,听命于气。暴怒所伤,肝气上逆,气逆则血亦随之,气血上壅,蒙蔽清窍,故而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多沉弦。《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则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痰厥,痰随气逆,上闭清窍。素多痰湿之躯,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闭清窍,以致突然眩仆,喉有痰声,或呕吐痰涎,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
   食厥,食气交阻,填塞中脘,升降逆乱清窍闭塞。饮食失节,因食遇气,食滞不化,气壅于中,以致胃气不降,浊气壅塞,上干清窍,卒然昏仆,气息壅塞,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实。《类证治裁·厥证》说:“食厥由醉饱过度……,食气填中,脾阳不运,忽仆不省”。
   总之,厥证有虚实之别,其实证虽有气逆、血郁、痰阻、食滞之异,但诸邪雍阻,气机闭塞是诸厥发生的关键,因此,可以说,气闭是诸厥实证的病机特点。

 

气虚:由劳倦内伤或重病、久病后元气不足,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抗病力减弱的病理变化。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症。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元气不足会造成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语声低懒微言、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病理病因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诊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调理,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也就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气虚与气陷的联系与区别

   气虚与气陷都是气病中属于虚的病理变化,但两者同中有别。

   1.气虚病涉五脏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二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

   气虚与五脏气虚。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气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气虚这一病理学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气虚。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气虚。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2.气陷是气虚下陷的病理变化

  气陷是气虚与气的升举失常同病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虚下陷的特点。导致气陷的原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久病气虚,年老体衰,饮食损伤,或劳欲过度等。其中久泻久痢不愈,或妇女产育过多、产后失于调养者最为多见。

   气陷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主升清,气宜上行,若脾气受损,升举无力,则气虚而下陷。其临床表现除有气虚倦怠无力,面白神疲等一般见证外,还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如腹部坠胀,胃肾下垂,脱肛,或妇女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的病证。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同时又出现了清气不升的病理变化,临床常见的气陷症,主要是中气下陷,病机主要是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表现为饮食减少,腹胀肛坠,泄泻,或排便无力,眩晕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就是中气虚衰,失于升举,清阳之气下陷的病证。

   气虚与气陷虽同属气的虚弱性病理变化,但气虚病涉五脏,所概甚为广泛;而气陷则是因气虚而升举无力,清气下陷的复合性病机变化,主要责之脾虚,以中气下陷为多见。

相关症状
  概况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气虚阳虚

  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气陷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致下陷的证候,常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者劳动用力过猛,过久损伤某一脏气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气虚证加上下陷证。即头晕眼花,少气倦怠,久泄久痢,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久泻久痢,腹部有医学教育网原创坠胀感,或便意频频,或脱肛,子宫脱垂,肾、胃下垂,伴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弱。

基本概述

气陷证指对脏气不足,以致无力升举而反下陷所表现证候的辨证方法。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常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临床以内脏下垂与气虚证共见为特征。

病理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致下陷的证候,常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者劳动用力过猛,过久损伤某一脏气所致。

症状
  病机分析:本证以内脏下垂为审证关键。本证多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故见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脾气不升,清阳下陷,则久泄久痢;正气不足,升举无力,则导致内脏下垂,临床常见脱肛,子宫脱垂等症;舌淡苔白,脉弱皆为气虚之象。

    [机制分析]本证以气虚为病理基础,所以有头晕眩,少气乏力等气虚特点。由于气虚无力升举,反陷于下,故有久泻久痢,腹部坠胀,或脱肛,子宫脱垂等气陷的特征。所谓“气陷”,是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不升而反下陷,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所医学教育网原创表现的虚弱证候。气陷一般是气虚的发展,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头晕眼花,耳鸣,疲乏,气短,自觉气下坠感,或内脏位置下垂,或有脱肛、阴挺等为常见证候。气陷一般是指中焦脾虚气陷,故临床往往称中气下陷证或脾虚气陷证。

     ①本证以气虚无力升举而医学教育网原创致下行太过为主要病机。

   ②以内脏下垂、久泻久痢与气医学教育网原创虚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气陷

  ③有气虚证的一般症状,医学教育网原创如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等。

    ④有久泻久痢、腹部坠医学教育网原创胀、便意频频、内脏下垂等气机陷下定性症状。本证常见于对泄泻、胃脘痛、脱肛、子宫脱垂、上眼睑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崩漏、腰痛等病的辨证。应与气脱证、气虚证、脾气下陷证等相鉴别。

 

气脱:由于邪气太盛,正气骤伤;或长期损耗,正气衰竭;或大汗、大吐、大出血致气随液脱、气随血脱等原因,导致气不内守而外逸脱失的危重病理变化。

  气脱与亡阳都是疾病的危险证候,属于厥脱证的范畴。所谓厥脱,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或见汗出如注,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急危重症。但气脱与亡阳病机变化及其临床表现、急救措施不同,因此,需要分别清楚。

   1.脱为精气骤失,以气脱亡阳为多见   脱是指人体阳、气或阴精的骤然亡失而言。人身阳气主动,根于阴而行于外,以动为用;阴精藏于内,为阳气之根,宜宁静谧藏。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如果阳气或阴精骤然散失,则名曰脱。《临证指南医案·脱》说:“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类证治裁·脱证》说:“若夫元海根微,精关直泄,上引下竭,阴阳脱离”。《金匮翼·卒中八法·固脱》说:“猝然之候,但见目合口开,遗尿自汗者,无论有邪无邪,总属脱证”。约言之,凡脱总以阳气离根,浮越于外,脱散失离为根本病理变化,但根据患者体质状态,致脱原因不同,脱可分为气脱与亡阳。《类证治裁·厥症》说:“形色清素,身微冷,脉微弱,为气脱”,“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脱阳即亡阳,如《东医宝鉴·内景篇·亡阳证》说:“凡汗多不止,则真阳亡脱,故谓之亡阳,其身冷……小便难,……四肢拘急”。

   脱有阴阳之分,而气脱、亡阳皆属其中。

  2.气脱是气濒于竭绝

  气脱属于气虚的病机变化之一,但它是气虚至极,出现了亡气、失气,人体之气濒临竭绝的病理变化,是元气脱散的危重证候。气脱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决气》说:“气脱者,目不明”。但此处所说的气脱是气虚之义,而非本节所说的元气脱散之候。   气脱的病因,以大汗、大泻、大失血为主,由此导致津液大泄;或因元气素虚,复因悲恐或疲劳过度,一时气机不相接续;亦可见于中风卒发,或厥证、真心痛等病情危重之际。气属阳,但赖血以养,赖津以濡,故当大量失血,或吐下无度,汗出太多之时,因为津血的大量消耗,由此导致“气随血脱”、“气随液泄”的病理变化。因此有“吐下之后,定无完气”的说法,并且最终可能发生气脱。因而,可以说,气脱是气虚至极的病理变化。

   气脱为急须抢救的危重证候。人身所有惟气与血,而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与功能表现,若气脱,必然表现为生命活动濒危的见证,如气息低微,眩晕昏仆,不知人事,面色苍白,汗出多而肤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景岳全书·厥逆》说:“气虚卒倒者,必其形体素虚,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气脱因病因不同,导致气脱的机理有别,见证各异。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忽为汗出者,营卫之气脱也;或为遗尿者,命门之气脱也;或口开不合者,阳明经气之脱也;或口角流涎者,太阴脏之气脱也;或四肢瘫软者,肝脾之气败也;或昏倦无知,语言不出者,神败于心,精败于肾也。凡此皆冲任气脱形神俱败而然”。

   3.亡阳为阳气衰竭   阳气衰竭称为亡阳。阳气根于阴精,以阴精为化基。阴精消耗,阳气失于凭依,或阳气失于化生之根,常常导致阳气亡失,此证多见于高热大汗,或吐下太过,失血过多,所谓大汗亡阳。   亡阳是阳气损伤之极。阳主固护,主温化,能制约阴液。阳气消亡,卫外失固,温化失职,阴失其制,则见多汗,肌肤湿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之症。《石室秘录·收治法》曰:“大汗之病,阳气尽随汗而外越,若不急为止抑,则阳气立散,即时身死,法当以大补之剂煎饮,一线之气可留,而大汗可止,……大汗症多属阳脱。有用大剂参附汤者……。凡人无论有病无病,一旦汗出如雨不止者,名曰亡阳……夫亡阳之证,虽是亡阳,其实阴虚不能摄阳,以致阳气之亡也。倘阴足以摄阳,则汗虽出,何至亡阳”。

   4.气脱与亡阳只有程度的不同   气脱与亡阳同属阳气散失。人体气与阳,分之为二,合则为一。从气血言,则气属阳血属阴;从阴阳属性而言,功能尽属阳,物质皆为阴。以其主卫外、固摄、温煦、蒸化、推动的功能言之,则气与阳是相同的。故人体脏腑功能不足,表现为虚弱、低下而无寒象时为气虚,气虚同时又见寒象者则为阳虚。气虚之极,为气脱,而气脱之时,必见冷凉之象,如大汗淋漓,手足不温,或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识不清,甚则目合口开,手撒遗尿,脉微欲绝。此时气虚阳亦不足。阳虚者,气必虚,故见卫外不固,推动无力之征;亡阳者,气必大伤,所谓真元亏极,气随阳脱。因此,亡阳所见与气脱有相同之处,而又以阴寒内生为要点。如精神萎靡,或昏不知人,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息微遗尿,脉微欲绝。以上说明,气脱与亡阳只有程度的不同,但无本质的区别。

  气脱与亡阳之治,俱宜益气固脱回阳,参附汤为基本方,但气脱重在固脱,而亡阳者,又须回阳破阴,故破散阴寒药物生附子、干姜皆为必用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