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胃炎(中医)

 云水禅心688 2017-05-28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中医)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对慢性胃炎的疗效较好,具有改变胃病本质的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少。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独特的治疗作用,疗效比西药效果要好。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关键要掌握好辩证论治。根据本病的病因、症状、舌脉表现,中医辩证主要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气滞血淤型五个类型,因此临床上常采用舒肝理气、健胃祛湿、和胃止痛、补中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化淤等方法治疗。常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左金丸等方剂。由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中药的开发利用,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为病人提供了方便,疗效亦不错,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用药疗效更好。下面介绍一些中成药供病人了解选用。

(1)香砂养胃丸。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滞的作用。主要治疗纳差、乏力、胃痛、腹胀、嗳气、反酸等。

(2)胃苏冲剂。可以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用于具有胃脘胀痛、嗳气、胸闷食少、排便不畅等症的慢性胃炎。每次1袋,每日2次,15天为一疗程。

(3)气滞胃痛冲剂。此药可以舒肝行气,和胃止痛。主要用治于肝郁气滞之胸痞胀滞等。

(4)温胃舒胶囊。具有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畏寒等症。

(5)养胃舒胶囊。此药可以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对于具有胃脘灼热、手足心热、口苦口干等症的胃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效果好。

(6)胃复春片。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每次4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7)胃力康。是由经典名方“柴胡舒肝散”和“左金丸”加减而成。对胃脘痛、气滞血淤兼肝胃郁热证有良好疗效。主要用治于胃脘疼痛、胀闷、灼热、嗳气、反酸、烦躁易怒、口苦口干等症,慢性胃炎、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见上述征候者效果好。每次1袋,每日3次。脾虚便溏者慎服。孕妇忌服。

(8)舒肝片。具有舒服开胃,助消化,止痛除烦功效。用于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倒饱嘈杂,周身窜痛等症。对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嗳气等胃肠动力减弱者效果较好。每次4片,每日2次。

(9)三九胃泰。此药可以消炎止痛,理气健脾。主要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中医)

针灸、拔罐

针灸疗法对胃的运动功能、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都有双相调节功能。拔罐是一种有独特疗效的民间疗法。二者对慢性胃炎都有较好的疗效。可根据病症选择穴位,患者最好要到正规医院去治疗。

按摩推拿疗法

按摩推拿疗法就是通过手法刺激身体的穴位来调整内脏和神经系统,达到改善胃肠功能、疏通胃部经络的目的。常采用摩腹揉穴法、脏腑点穴法等治疗胃炎。病人除了到医院治疗外,可以进行自我保健,下面介绍一种自我按摩方法,按摩程序如下:

(1)按摩腹部。平卧,屈膝屈髋,腹部放松,将双手掌摩擦产热后置于腹部以脐周为中心做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抚摩各100次。

(2)点揉足三里穴。用双手拇指或中指压揉双侧足三里穴,有酸麻胀痛感并向脚趾放射较好,持续2—3分钟即可。

(3)点揉内关、合谷穴,双侧交替进行,患侧可重点按揉。时间2分钟。

(4)点按上脘、中脘、建里、下脘穴各1分钟。

(5)双手掌揉按脾腧、胃腧2—3分钟。

(6)轻柔缓慢的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向内收缩,呼气时腹部向外鼓,反复进行3—5分钟。

(7)双手交替拍击腹部,结束手法。

每日一次,长期坚持必有好处,可以调节胃肠功能,提高胃黏膜免疫能力,有利于治愈胃黏膜炎症。

慢性胃炎如何调养

俗话说“三分吃药,七分养”,这句话对于胃病病人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调养呢?主要包括下述三方面。

精神心理上的调养。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精神不愉快时,会“茶不思,饭不香”,这是因为精神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大脑及内分泌活动,进而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现代医学非常重视“精神内分泌学说”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精神因素不仅对胃肠道有影响,而且对人体其他脏器也有影响。所以说,注意精神卫生很重要。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即使遇到烦恼的事情,应尽快的调整过来。加强自身的改造,以适应生存的需要。使自身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这样可以心态平衡,使中枢神经和器官功能处于和谐状态。另外,对待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些人本来所患疾病并不严重,但是整日忧心重重,甚至找一些医书查看,感到很多疾病的症状自己身上都有,四处求医,频繁换药,效果不佳,更加烦恼,认为自己患了重病,为此而抑郁、焦虑、失眠等,使躯体处于恶性循环中。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一旦感觉身体不舒服,应到正规的医院就医,认真检查,规范用药,不要频繁换药,因为任何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任何疾病的治愈需要一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不要有心理负担。

饮食上的调养。概括起来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胃病的食物疗法两大方面。

慢性胃炎(中医)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①饮食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因为过饥过饱可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应以少食多餐为宜。②进食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因为唾液中含有消化酶,有利于消化。③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油炸、过咸、过烫、过凉、过甜食品以及浓茶和咖啡对胃炎病人都不适宜使用。④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习惯。酗酒对胃黏膜的损伤是很严重的,尤其是长期酗酒的人,使胃黏膜反复受损伤,很容易患胃炎、食道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疾病。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服用一些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2)慢性胃炎的饮食疗法:慢性胃炎的食谱应以清淡、松软、富含营养、易于消化、无刺激性为原则。主食以面食、软饭、米粥及面汤为主,副食可以选用新鲜的蔬菜、瘦肉、鱼、鸡蛋、鲜奶以及肉汤、鱼汤等,肥肉、粗纤维的蔬菜不宜食用。烹调上采用蒸、煮、焖及滑炒、软炒的方法,烧煮的食物柔软易消化。至于水果类食品,过甜过酸的水果不宜食用,大多数病人在胃病活动期食用水果后胃部不适加重,可以不吃或少吃,也可以将水果煮过后食用。总之,在易于消化、无刺激性并且营养全面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安排食谱。

慢性胃炎(中医)除此之外,病人应了解一些食物所具有的药性作用,在菜肴上合理选用,通过饮食调养,结合药物治疗,对胃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的书籍很多,这里仅作简述。

①调补脾胃的食物:白山药(俗称的麻山药)、大枣、猪肚、香菇等具有调和补益,加强脾胃功能的作用。

②疏导理气作用的食物:慢性胃炎病人常有气机不畅,表现为腹胀、吸气、嘈杂、恶心等症状,饮食上宜多食用香菜、萝卜、苦瓜、橘皮等有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的食物。

③凉润养胃的食物:中医理论认为胃喜和降凉润,饮食中注意食用苦瓜、百合、萝卜、白菜、猴头菇、海带等,以凉润养胃,促进和通,有助于促进炎性病变消退。

病人看完病后常常问医生“这病需要忌口吗?”关于慢性胃炎的“忌口”问题,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不要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外,无需忌口,而且应在易消化的前提下,饮食多样化,营养全面。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药物不能与某些食物同服,如服用药物丽珠得乐时忌服碳酸类饮料,而且服药前后半小时不能喝牛奶。这些问题只要查看药品说明书即可。

运动上的调养。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不需要长期完全休息,可以从事一些轻、中度体力工作,最好工作和生活不要太紧张。同时适当、科学的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

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一般说来慢性胃炎病人宜进行轻缓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徒手操最好,还可以慢跑、散步等,不宜搞剧烈运动。一次运动时间不宜过久,每天能有1—2小时的运动时间就可以了。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安排,但要掌握运动后不宜马上吃饭,饭后也不宜马上活动,应在饭后30分钟以后再开始运动。运动量的掌握,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运动量不宜统一限定,应因人而异。以运动后次日无疲劳感、精神饱满、心情愉快、食欲好为适度。运动后不要吃凉食或凉饮、运动刚完后,由于体温升高,大量流汗,很想吃凉食,有些病人为了一时的痛快进食大量的凉饮或凉食,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运动后进食凉食可使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供给胃肠道的血液减少,引起消化功能减退,并且太凉的食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导致腹痛、腹泻。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后稍休息一会儿,喝一些温开水,大约半小时后再进食。

慢性胃炎(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