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灵感的酝酿与爆发

 杏坛归客 2017-05-28




        灵感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泉,往往在于无声处惊雷一响,让架构浑然天成。词典中把灵感解释为灵感思维,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是指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也指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亦称远隔知觉),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者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情状。

        在格律诗词创作中,灵感同样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力,让作者在不经意中获得“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意象与意境,为一首好诗的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灵感的产生虽然是突然而来的,倏然而去的,但却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的出现包括酝酿与爆发两个主体阶段,酝酿阶段是量变阶段,而爆发阶段即是质变的阶段。本文试从灵感的本质与来源、灵感的特征、灵感的捕捉与升华 以及本人在格律诗词创作中酝酿灵感的体会等角度浅述灵感与格律诗词创作的重要关系。
        写诗的朋友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有了写诗的冲动,但却苦于找不到灵感而下笔艰难,即使强行下笔,凑出来的句子自己总是很不满意。而当灵感在脑海中倏然一现时,往往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而倚马可待,而且会佳句层出。南朝梁代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由此可见,灵感与诗歌创作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那么,灵感究竟是什么呢?



       一  灵感的本质与来源

        1、灵感的获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量变与质变。
        宋代的陆游对灵感的理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清代的袁枚对灵感的理解是“但肯寻常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而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萧殷则认为:“灵感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理解的力度和深度。”实际上,灵感产生时虽然是一瞬间的事,但其酝酿与积淀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和沉思的过程。灵感的获得,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是不可能产生诗的灵感的。
        19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在《诗学》中有一段很好的论述,他说,单凭心血来潮并不济事,香槟酒产生不出诗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草地上,让微风吹来,望着天空,你就躺一个月,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黑格尔这段话说明灵感不会光顾那些没有努力求索的懒汉。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求索,就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感与收获。




  美学家朱光潜在其《谈美》中曾说:杜工部常自道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灵感”,就是杜工部所说的“神”,“读书破万卷”是功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那么根据杜工部的经验来看,灵感是从功夫中得来的。杜工部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在少年时代就熟读儒家经典、历史史书和文学作品。此外,他从19岁就开始了游历生活,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期间,他结识了许多的文人挚友,在后来的安史之乱中更让他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这些阅历都为他后期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把这些切身感受真实地表达在其诗歌作品当中,被我们称之为“诗史”。清代举人袁守定在其《占毕丛谈》中说:“得之在俄倾,积之在平日”。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被诗人贺知章称为“谪仙”的李白,“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鲁山水名声之区,亦何所不登眺”,这些地方几乎布满了大半个中国,在这期间,他求仙访道、交友甚多,同时也饱受了人生之酸甜苦辣,所有这些经历成为了其诗歌作品之土壤、之根基所在。由此可见,灵感是作家长期寻觅的结果,也是作家更为艰辛的创造性劳动的开端。




  2 、灵感的产生是意识和潜意识互相作用的结果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人类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的反映。潜意识是指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灵感出现之前,诗人对某一诗的素材其实已经有着长时间的观察、学习、思考,并把这些信息或深或浅地储存起来,形成了写诗的潜意识,也即在大脑皮层留下了“痕迹”,这种潜意识长期存在并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成意识,在某一刺激的引发下,会瞬间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使长期沉积在潜意识里的“痕迹”与要解决的问题瞬间沟通,灵感也就出现了。所以说灵感思维的本质是顿悟,也就是对问题的突然领悟,它是艰苦的心智劳动的结果。




   3、灵感的产生是强烈感情的瞬间爆发与宣泄

        我们先来看两个事例:
         三国时与建安七子齐名的曹植,才华横溢。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最著名的传说是《七步诗》,说的是他的兄长曹丕嫉妒他的才华,他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必须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得治罪。怀才不遇的忧郁,手足相残的悲愤,让诗人灵感迸发了,他不到七步就吟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诗篇。诗中以“豆萁相煎”,比如骨肉相残。诗人不是在保命,而是在愤怒地控诉!曹丕心底下惭愧,又一次打消了杀害兄弟的念头。
        唐代诗人陈子昂少年时代喜欢郊游,轻财好施。他17岁才立志读书,不数年就博览经史,精通文学。21岁的他独闯京城,四年后考中了进士,还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他在朝廷做官了,可他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策略并没有被采纳,万丈才华无法施展。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使他深感世道险恶和壮志难酬。他怀着巨大的失落感和忧郁登上了幽州台。他的眼前一片空旷,悠悠天地之中,他像一个历史巨人,沿着时间的轴线放眼看去,向前看去,开天辟地的祖先已经远去,周秦汉魏的精英也被长江的浪花淘尽;向后看,英才尚未诞生,繁华何时到来?他仰望上苍,纵览大地,他想施展抱负,沟通古今;可是苍天无眼,报国无门。巨大的孤独感化作了诗人的灵光一闪,他仰天大哭,哭出了一首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由此可见,有无数事例可以说明,灵感的本质之一是长期内心感情累积的结果,强烈的思想感情是灵感的催化剂。



    

         4、灵感的产生是脑神经回路的突然接通
        由于古代科学和认识的局限,古代文人常常将灵感称为“天机”、“感兴”、“灵光”之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感的产生是“神灵附体”,德国古典学家康德认为灵感得之于“先验天才”,还有不少人认为灵感来源于物质刺激,并列举了张旭的“酒醉书狂草”、李白“斗酒诗百篇”、英国诗人柯靳律治和美国小说家爱伦·坡常借助于鸦片获得灵感、法国的伏尔泰和巴尔扎克则是借助咖啡来刺激灵感产生等例子进行佐证,认为这些人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物质的刺激。其实,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灵感的产生是脑神经回路的突然接通,这种突然的接通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所能激发的。物质的刺激可以使人产生诗情,但却不足以催生灵感。关于灵感产生的生理学基础,与我们的话题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赘述。



  

         二  灵感的特征
        灵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具有如下特征:
        1、突发性
        灵感的产生往往没有任何的先兆,它的到来是不可预期的。它可以在你散步时、闲谈时、喝茶时突然来访,也可以在你洗澡时到来,甚至可以在睡梦中到来。
        2、短暂性
        灵感的酝酿虽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它的爆发只是一瞬间的事,只不过就是在脑海中灵光一闪,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清代诗论家王士祯说:“当其触目兴怀,情来神会,机栝跃如,如兔起鹘落,纵然即逝矣”。因此,当灵感来临之时 ,必须及时地把握住。即使是你在梦中,也要赶紧醒来,将灵感所带来的内容记录下来,否则,一觉醒去,它就跑得无影无踪,无法回忆起来。当代著名灯谜艺术家郑百川先生曾经用两句诗形容他创作灯谜的情形:“枕边常备纸和笔,或恐梦中有谜来。”这不仅是他对灯谜艺术致力追求的写照,也说明他善于捕捉灵感的突然来临和短暂停留的创作灵感。




 

         3、亢奋性
        灵感爆发时,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充沛和紧张,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活动的对象充满激情;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精神力量贯注于创造性活动的客体上;思想的极度明确性和智慧的高度敏锐性充分体现,这时候思潮汹涌,浮想联翩。曾经有人问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在创作中真的存在灵感吗?"“那当然”。“灵感来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果戈里说:“我感到,我的脑子里的思想像一窝受惊的蜜蜂似的蠕动起来,我的想象力越来越敏感。这是多么快乐呀……连想象都不敢想的题材,忽然如此宏伟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使我全身都感到一种甜蜜的战栗。”

        4、突破性
        灵感来临时,记忆中忘却了的东西会突然回忆起来,思维过程中遇到重大阻碍会豁然贯通而通通得到克服,有些极度疑难的问题,会突然得到解决,这就是灵感这种神奇感觉带来的强大突破力量。

 


    5、独创性

        在灵感状态中完成的艺术构思一般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奇思妙想,具有高度的框架,在汹涌澎湃的感情潮流中寻觅崭新的意象,构筑崭新的诗篇。

        6、模糊性
        灵感爆发时,大量的信息一股脑儿升腾起来。灵感不依某种固定的逻辑形式,它所呈现的信息只是在总体上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但在细节上还很粗糙,使它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模糊性的特征。若你能够抓住这瞬间的绚丽,你就可以编织灿烂的云锦,让模糊的信息清晰起来。



      三、灵感的捕捉与升华

        “作诗火急追亡捕,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的这句诗真实地道出了创作灵感的特点及捕捉灵感的重要性。不期而至的灵感若被捕捉到,是可以缓存的,也即是若能及时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之后,灵感带来的创作意识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创作灵感如雨后的第一缕阳光,初春的第一声惊雷,弥足珍贵,古代的文人墨客无不绞尽脑汁地捕捉灵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诗成癖,有“诗魔”之称,他一生创作诗歌近3000首。白居易平时捕捉灵感有一个绝招:随时随地把灵感装进陶罐里。他的书房中,放有很多陶罐,每个陶罐上面都分门别类地贴有标签。创作灵感瞬间光顾了,他便立即写下来,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按分类投进身边的陶罐中,待空闲的时候从陶罐中拿出草稿来,细细斟酌,加以修饰而成诗。白居易对这些陶罐很看重,从不允许家人碰一下。他在外出时,还专门带上一个陶罐,将沿途捕捉到的“灵感”随时投放其中,这个陶罐实际上成了白居易的“文件夹”和电子u盘。正是靠着这些陶罐,白居易把日常生活中鳞片一样的灵感串成了一袭精美华贵的“金缕玉衣”《月氏长庆集》,成为了后世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著作。




      宋代诗人梅尧臣每次交友出行,都背个布袋,然后将沿途记的点点滴滴“集藏”起来,这些点点滴滴便是弥足珍贵的创作灵感。空闲的时候,诗人便在灯下将布袋中的点点滴滴一 一摊开,然后整理成一篇篇精彩的诗作。"满腹珠玑,实为血汗凝成,"后人对梅尧臣的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同白居易、梅尧臣比起来,元末文人陶宗仪捕捉灵感的方式就显得朴素了些,他既无陶罐,也无布袋,用的是一片片寻常可见的树叶。元末,陶宗仪避乱隐居松江农村躬耕陇田时,随身带着笔、砚。在田间地头休息时,他把劳动过程中突然而至的灵感一 一记下来,因身边无纸,便随手从地头的树上扯下一片叶子来,匆匆将感悟记在上面,稍稍晾一晾,便埋在树下。如此日积月累,陶宗仪的“灵感”竟然埋了整整一坑。积攒到坑满时,便将“灵感”挖出来,一 一整理,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南村辍耕录》的雏形。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创作的《登池上楼》,当其写到“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之时,便思绪阻塞,无法继续下笔。晚上睡觉梦见其与族帝谢惠连相聚谈诗,忽然吟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时从梦中惊醒,便立马起床执笔写下这两句诗,这两句也成为其传世名句。即便只是传说故事,也足以证明灵感的涌现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及时捕捉的重要性。

        另据《冷斋夜话》载,“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堪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至此一句奉寄。’由于催租人的突然打扰,打断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便再也吟不出下文了,由此可见灵感来之不易,失之难复,要及时捕捉并让其升华。
        从以上列举的几个古代诗人捕捉灵感的方法看无非是及时、勤奋与留心。灵感捕捉到之后,要让其升华,变成精彩的诗篇。若不把及时记录下来的灵感进行整理,那么,白居易的陶罐,梅尧臣的布袋和陶宗仪的树叶就都是毫无意义的废品了。

 


    

         四、谈谈本人在格律诗词创作中酝酿灵感和升华灵感的体会
        从上述对灵感的浅析中我们知道,灵感是一种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灵感的爆发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酝酿。酝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爆发则是质变的升华。量变的过程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也必须是有意识地为量变创造条件,才能有最后的质变产生。下面,以我个人创作格律的一些体会为例,浅谈一下如何酝酿灵感和升华灵感。
        1、用心感受生活,留住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让这种感动化成泉涌般的诗情。
         人生经历过的许多事,都可能成为某个时候灵感突然爆发的源泉。二十三年前,我路过浙江衢州仙霞古道,时逢大雪中,当地村民自发出动,铲冰开路,送饭送茶,让羁途旅客感动万分,倍感温情。这件事一直在我的记忆中存留,多年之后的一个冬夜,我独自饮茶,想起了这件事情,脑海中灵光一闪,心潮激荡,写诗的冲动排山倒海涌来,不可遏制,于是我提笔写下《忆暖雪》一诗:“仙霞古道濯风尘,冻雪凝冰羁客身。众手扶锄天有路,千灯烛夜晓无垠。粗茶梗泛知寒暖,淡饭萍逢识假真。饮尽沧桑心末老,今冬犹忆巨州人。”是突如其来的灵感,让我把生命中的一场感动真实地重现,并演驿成一首具有真情实感的格律诗。雪本是寒冷的,但是我把诗题定为《忆暖雪》,是因为,雪中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之情是温暖的。这灵感的产生,是情感的积淀与爆发。



李广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