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壁变化的临床意义

 sunfox6345 2017-05-29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会造成动脉壁的损伤,这主要是因为取栓装置反复进入血管内,甚至对血管壁造成擦伤。2017年4月来自韩国的Woo-Keun Seo等在Stroke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高分辨MR探讨血管再通后动脉壁的变化,以及血管壁的变化与血管内治疗技术、预后和出血转化的关系。

病例1: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壁同心圆形强化。A图,GRE显示右侧MCA远端磁敏感血管征。B图,可回收支架放置在闭塞部位。C图手术后右侧MCA动脉壁增强MR可见同心圆强化(C1,箭头);对侧MCA未见同心圆强化(C2,箭头);右侧MCA支架放置的部位可见部分强化(C3,实心箭头),MCA近端和对侧未见这种现象(空心箭头)。D图,GRE显示出血转化:

病例2:49岁男性,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取栓术后。A图,治疗前TOF MRA显示基底动脉闭塞。B图,首次取栓后椎动脉造影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新发闭塞,随后大脑后动脉取栓,再通(未提供图片)。C图,大脑后动脉P1段轴位3D SPACE高分辨血管壁MR显示基底动脉远端和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同心圆强化和血管壁增厚(箭头)。D图,基底动脉中段增强T1核磁显示非均匀血管壁强化,向外重塑,动脉壁内芯同心圆强化(箭头)。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栓后动脉壁的变化:

该研究共纳入29例经过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大部分高分辨血管壁MR都可以见到同心圆强化,这与血栓切除术的过程有关比如取栓次数和取栓设备类型。同心圆强化与出血转化有关,而偏心斑块与手术过程无关。

最终作者认为成功再通后采用高分辨血管壁MR能够检测再通后血管壁的变化,以及判断临床预后。

文献出处:

Stroke. 2017 Apr;48(4):1077-1080. doi: 10.1161/STROKEAHA.116.015429. Epub 2017 Mar 3.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all Changes After Recanalization Therapy in Acute Stroke: 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