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看待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29
2017-05-28

在北宋建立之前,中国大地还处于分裂状态,史称五代十国时期(公元891年-公元960年),在这69年的纷争中,乱世枭雄们像走马灯一样在历史舞台上相继闪过,不留一丝痕迹。而普通百姓却一直承受着战乱之苦,过着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悲惨生活。同时社会生产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就在这时,后周的一位节度使,在陈桥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后来相继灭掉十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宋朝,他就是今天的主角——宋太祖赵匡胤。(写作不易,关注问鼎君 更多历史思想文章)

在北宋建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桥段让人所熟知,那就是宋太祖独创的“杯酒释兵权”。现代很多的历史书包括中小学历史课本里关于这段的记载,始终将赵匡胤作为一个只能一起打天下,而不能一起坐天下的主儿,被做为反面教材示人。那么,一个事件的真相或者其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这个是值得现代人去思考的问题。

就在赵匡胤建立宋朝初期,还有俩节度使想当皇帝造反呢,太祖亲自去平定,才把这场叛乱平息。于是赵匡胤琢磨了下,找到了宰相赵普,他问:自唐朝灭亡到现在,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士兵,老百姓死了这么多人,可一直都没有停歇的迹象,你说这是为什么? 赵普到是回答的很干脆,他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国家处于混乱状态,那是因为藩镇的权力过大啊。你看石守信和王审奇这些大将兵权在握,难保日后生乱。赵匡胤一听,随口说,这几个人随我出生入死,又是患难兄弟,他们不可能背叛我。赵普说,不是他们背叛你,您能保证他们的部下不反叛吗?(赵匡胤顿时茅塞顿开,因为他自己就是被属下披上黄袍起兵造反的)

过了几日,赵匡胤在宫中设宴招待石守信这些老将,并向这些老将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些老将刚开始也是莫名惊诧,不过都还算配合,赞同太祖的意见,把兵权交出,回乡享受丰厚待遇。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问鼎君认为这其实并不是赵匡胤的虚伪,在中国历史上,君臣反目篡夺皇位的事大有人在。他们很多人曾经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可是这生死之交经不住利益和权力的诱惑。赵匡胤作为从战乱中崛起的帝王,有着极强的切肤之痛, 但他还算仁慈和富有智慧的君王。第一,他不想与日后的功臣互相杀戮,再起战端,使得统一的天下再次陷入分裂。第二,他内心还是装着天下百姓,万物苍生,不想再生灵涂炭。 同时,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石守信这些大臣,也都算是睿智的人,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谁都懂,重要的是看谁能够审时度势,能进能退。如果没有这点觉悟,赵匡胤摆几桌酒宴那也不好使啊,还好那时候不流行烧烤,来一顿烧烤啥事都解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