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德行一言难尽。

 虹72 2017-05-29


文人德行一言难尽。

     文人自古第一印象当是,“温文尔雅,君子如玉;风流倜傥,怀才不遇”。然盛世文章乱世武功是我国之传统,身在当今,是文人之大幸,亦是文人之大不幸。然常叹时运之不济,痛恶言论闭塞,纳谏之不畅,妄想自由主义之泛滥,美其名曰:“践行老子的笑看得失,顺其自然”。可世界之大哪国哪朝又确有真正之民主自由。与其把当今文人的悲喜剧归于时势,倒不如说是自身的德行使然。

    文人之德行大多体现于私,对于自古以来就尊崇孔孟的国人而言,忠君体国,从一而终本是大善。但西方思潮的冲击却给了自古文人背道而驰之理由:首先,要民主自由,言论自由,生活自由。然而,岂不知即使西方也无绝对自由,即使动物界之畜生也须遵循游戏规则,并非任其发展。我们需要民主自由非自由民主;需要言论自由非自由言论;需要生活自由非自由生活。其实在文人心目中,只有自己之自由,文人之言行就是金玉良言,金科玉律,顺我者昌,否则逆我者亡之狂背思想就随时萌动。而胆小如鼠,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之德行,却往往错失之良机。惹事又怕事之儒弱性格,手无缚鸡之力,却有蛇吞象之野心,亦痛快于嘴皮也。因而文人只能是社会现状之评头论足者,而不是理论联系实际之践行者。文人是每个时代引起矛盾之急先锋,也是社会问题、麻烦之矫情制造者。然果真遇到问题却又无法解决矛盾,前怕狼后怕虎多疑之秉性,决定之很难有所作为,当然也不可能有两肋插刀之朋友。同时,人前滔滔不绝,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空想之弊端,一旦实施只能是历史悲剧人物马谡也。尤其文人狂妄自大之秉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之感觉,非一般人士能及。特要"面子”之思想,绝不许人前没“面子”,可丢钱丢物决不可丢人----即“丢面子”之心态,只能成为表演精湛之艺术家。当年赵高指鹿为马之典故是文人活生生之写照。夫文人又自恃清高,然几句顺毛驴之话,若拍之舒坦,曲意逢迎之能,见风使舵之术,什么是道义?统统抛其脑后,甘为一杯羹低三下四脸面扫地。最让人哭笑不得是为争“面子”,文人先规范别人,曰:“要好好做人”----“懂礼貌”。从中国人的道德教育“讲礼貌”下手,“貌”也者,面貌也,其实就是面具、面子、角色。打着仁、义、礼、智、信之幌子,行中饱私囊之事,此乃是彻头彻尾之伪君子写照。正因如此文人之顽劣性,只会做社会之叛逆批评者。例如,历朝历代推翻政权之倡导者是文人,将革命进行到底者乃劳苦大众,而机会主义者恰恰又是软弱、胆怯、摇摆、惜命之文人。打江山文人是瞻前顾后之逃跑者,坐江山乃是纸上谈兵之功利者。特别是文人虚伪、圆滑、欺世盗名之不坚定性;衣冠禽兽、道貌岸然之伪装性,决定之文人永远是不堪重用之说客。人前说好话,背后捅一刀,两面派之行为,更是让人恨之入骨。然文人理屈词穷永不落地之能,让无数英雄汗颜。勾搭朋友之妻可冠以自由恋爱头衔,出卖自己之信仰不妨挂上“曲线救国”之羊头,以至于“泡酒吧”“找小姐”也能抬出“我几月没有碰女人”之理由来,虚伪之至,一肚子男盗女娼,满嘴却仁义道德。   

    改革开放之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消失殆尽,舶来主义充斥着整个社会,因此,观当今之文人,更是失去中国古韵文化之气质,亦是抛弃最可贵民族气节之冠尔,取而代之是铜臭思想蔓延中国之各阶层。金钱面前文人可忘义取利,背叛真理、昧着良心随波逐流,宁可苟延残喘活着也无理取三分。以至于空话、大话、鬼话连篇不惜欺骗自己,取而代之社会粪青。夫文人墨客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吹捧,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掩耳盗铃之行为,蔚然成风,从未有羞愧之感,在权贵面前失去正义歪曲道义之拙劣行径,普通人自愧不如。当年,鲁迅为国家民族因社会彷徨而呐喊之针砭行为,只会作为文人茶余饭后打情骂俏之谈资。当下之文人,既不能奋笔疾书亦难抒发民族之情感,有的是欲壑难填之私利。反过来文人却总有一肚子之委屈,恨自己总不得志,恨社会伯乐太少。其实,社会广阔之空间足以进谏报国,若自身与民族之利益相结合,文人大有用武之地。社会冀听到不同之观点,亦看到不同之思想意识形态。想当年,毛主席通过阅读《六主坛经》之启示,方知惠能法师乃唯心主义之极致理论,才说自己是纯粹之唯物主义者,总结正反两面之经验,以史为鉴博采众长,才有战无不胜之毛泽东思想。因此中国之文人,只有采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之理论,并能消化吸收多元文化取长补短,倾听不同之声音,容纳百川之精华,到那时,才能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之成功者。当下之中国,不缺文化、不缺文人、不缺文凭、不缺文明,缺的是德行、缺的是德育、缺的是德政、缺的是德治。全国人民最缺的是骨气!最不缺的是汉奸奴才。其实,文人之存在乃至命运,须与国之政策,社会之现状相融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有李清照留得丹青照汗青之气魄,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民族气节,这样之文人方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文人可以安于世道,也可大隐隐于市,然绝不可为五斗米不惜损害尊严之折腰,金钱有诱惑力,财富有魅力,文人亦有追求名誉之权利,但绝不能通过向世界亵渎、贬低国人之形象,出卖主权,为己获得国际赞誉以及一时经济利益而失去人格魅力。这种卖国求荣的不齿行为,只能是民族的败类,也是中国文人之悲哀。

      综上所述 :真性情,假道学;真丑恶,假善美之劣根性,只有把一己私利化作国之动力,个人利益服从民族之大局,正能量多弘扬一些,负面效应多克服一些;少一点煽动性,多一点认同感。若来日武能上马弯弓,文能提笔文章。不久之将来,文人安邦定国以为期不远之,方为国之重器更是可喜可贺也!当一切随风而逝之际,我们或许可以说一句:“文人逸话,皆见文章;嬉笑怒骂,文人方为魁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