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藏雕塑(三)北齐隋

 RK588 2017-05-29

 



故宫藏雕塑(三)北齐隋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主要门类之一,是雕刻与塑造的总称。雕刻多施于木、石、金属等材质之上,塑造则以泥土为主要材料。中国古代雕塑源远流长,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风格各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与玉石雕刻,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铸造,秦汉陶俑、陵墓石雕与画像砖石,魏晋南北朝石窟造像等各具特色,隋唐各灰雕塑臻至大成,呈现出全面繁荣状态,宋元明清注重意趣的表现,雕塑面貌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雕塑艺术家。

 

北齐隋

 

1.【吴子汉造石双观音像】

  吴子汉造石双观音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造,高45cm,宽26cm。
  两观音跣足立于圆形莲花座上,左面观音右手举至肩部,左手垂于腰际。右面观音动作正好相反。观音像身态自然,神情安宁。背面为舟型背光,背光上方有两飞天,手托方形宝塔,挺健飘逸,迎风飞舞。
  双观音像下为一长方形基座,高9cm、宽13cm、长26cm。其正面雕一博山炉,炉两边各有一狮、一弟子。基座两侧及背面阴刻铭文“太宁二年五月十五日,佛弟子吴子汉,为亡父造白玉像一躯,愿赐考与佛同会”。
  1954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2.【石菩萨像】

  石菩萨像,北齐,高388cm,宽98cm。
  菩萨头戴三叶宝冠,正中饰圭形物,宝缯折叠下垂至耳侧。圆形脸,双目微睁俯视,嘴角内收,一幅悲天悯人的神态。双肩圆形饰物垂下两条飘带,帔帛挎肩在腹前穿璧,垂至膝部上折绕臂。佩项饰,内着僧衹支。右手残缺,左手持桃形玉环。下身着长裙,裙腰前后正中各垂两条长带。赤足,立覆莲座上。

 



3.【石菩萨像】

  石菩萨像,北齐,高385cm,宽93cm。
  菩萨头戴三叶宝冠,正中饰宝珠火焰,宝缯折叠下垂至胸前。圆形脸,双目微睁俯视,嘴角内收,一幅悲天悯人的神态。双肩圆形饰物两条束带自然垂下。帔帛挎肩在腹前打结,垂至膝部上折绕臂。外佩X形璎珞,内着僧衹支。左手残缺,右手持桃形玉环。下身着长裙,裙腰前后正中各垂两条长带。赤足,立覆莲座上。

 



4.【石佛像】

  石佛像,北齐,高232cm,宽186cm。
  佛像肉髻光素低平,长方脸庞,面颊丰腴,五官端庄,嘴角内收含笑。外披袈裟,内着僧衹支,袈裟领口低垂,露出胸前打结系带。腰部以下部位已遗失。此佛像与新177718、新177719两件菩萨像据传是从陕西三原地区运来,1949年6月霍志明先生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66年4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转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5.【陶彩绘武士俑】

  陶彩绘武士俑,北齐,高29.5cm,宽12.5cm。
  武士俑戴头盔,四方面庞,怒目圆睁,张口作叱咤状。双手一上举,一手贴身扶盾牌。人物塑造比例稍显短粗,但更显魁梧英俊。

 


 

6.【陶彩绘武士俑】

  陶彩绘武士俑,北齐,高43cm,宽13.5cm。
  武士俑头戴护帽,帽前部尖出,护耳处可活动。粗眉圆睛,闭口,嘴角微垂。身穿明光铠,一手握拳,一手持盾,直立于方板之上。盾牌中央起脊,正中为一铺首。铺首出现在盾牌上可能是借助铺首狰狞之形象威吓敌人。明光铠也称明光甲,是甲胄中的一种,其胸甲分左右两片,中间纵束甲绊,胸甲中央各有一弧形凸起的圆护,闪闪发光,故称明光铠。它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不仅武士,甚至佛教中的护法神衹也穿此装束,以突出其威武雄壮之气概。

 


 

7.【刘遵伯造石西方三圣像】

  刘遵伯造石西方三圣像,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残高27cm。
  阿弥陀佛身穿垂领式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圆形头光,左右有盘龙之树,龙爪朝下,龙头向上,口吐嘉莲。两侧的胁侍缺失,依据发愿文推测当是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基座上刻有北齐时期常见的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金刚)组合。基座侧面各有3个供养人,有的合十,有的手持香花,有的端持香宝子。基座后部刻发愿文:“天统四年十二月廿九日,弟子刘遵伯为过见父母、亡姉并眷属怡(以)及含识造弥陀玉像、观音、大势二菩萨,愿使存亡,并生安乐,俱登佛果。且文殊、文慧、文欣、尼昙银、昙□、妻张□、父始兴、母盖回、遵伯。”

 


 

8.【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残高27cm。
  佛头已失,身穿垂领式袈裟,衣纹起伏自然,线条流畅,下摆处叠褶,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侧龙树、胁侍与须弥座上的供养人残缺。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金刚)。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六年正月廿三日,上曲阳县人李神景兄弟等仰为皇帝陛下、亡父母敬造白玉无量寿像一区(躯)并二菩萨,愿使亡父母舍此身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愿法界众生,居眷大小,远离苦津,速登正觉。”

 


 

9.【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北齐天统二年(566年),残高37cm,宽28.5cm。

 


 

10.【昙藉造石双思惟像】

  昙藉造石双思惟像,北齐河清元年(562年),高49.5cm,宽30cm。

 


 

11.【静藏造石释迦像】

  静藏造石释迦像,北齐天统二年(566年),残高24cm,宽26cm。

 

 


 

12.【石思惟像】

  石思惟像,北齐,残高37 cm,宽43.5cm。

 

 


 

13.【石二立佛像】

  石二立佛像 ,北齐,残高25cm。

 


 

14.【高修陀造石菩萨像】

  高修陀造石菩萨像,北齐武平六年,(575年) ,残高33.8cm。

 


 

15.【僧理造石思惟像】

  僧理造石思惟像,北齐,残高30cm。
  思惟菩萨面相清秀俊雅,头戴三叶状冠,系宝缯,缯带下垂肩部,胸蚀璎珞,半跏趺座于筌蹄上,左右的龙树与胁侍残缺。基座外侧为力士,中间为童子托炉,托炉童子与外侧站立力士之间是双狮。座内底部凿空,狮子等图像为透雕。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五年二月八日,比丘尼僧理为见存父、亡内亲、亡弟二人,敬造白玉石思惟一区(躯),一切含生,普蒙正觉。”

 

 


 

16.【法练造石双思惟像】

  法练造石双思惟像,北齐,残高33cm。
  本尊采用双思惟基本造型形式,左右对称,其中一思惟头部已缺。有胁侍却无龙树,且胁侍与主尊连为一体。基座图像分上下两层,底部为一童子、两狮子,上层为童子所托之炉和两个供养人,供养人作礼拜状。外侧两力士跨越上下两层。基座两侧雕刻三龛,一上二下,龛内各坐一人。基座背后发愿文:“河清三年十一月廿日,佛弟子法练造玉像一区(躯),上为皇帝(缺“陛”字)下,下为师僧父母,过去见在,愿直(值)先(西)方妙洛(乐)国土,一时成佛。”

 

 


 

17.【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残高35cm。
  释迦、多宝二佛并列,皆一手施禅定印,一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身躯部分残缺)。二佛身后为一桃形背屏,下为长方形须弥座。像外侧有盘龙立柱及二胁侍(已残失)。基座正面中间为二地神托举博山炉,地神之间夹有兽面,其旁是二护法神,左侧为持骷髅的鹿头梵志,右侧为持鸟的婆薮仙,二者相对,半跏趺坐,身穿窄袖袍服,足著靴,护法神的外侧有狮子和力士各一。基座背面发愿文为:“大齐太宁二年二月十五日,佛弟子陈思业、弟僧会、比丘法巽、弟辉宾等,为亡□并祖亲、又为亡父□□母、己身眷属,敬造白玉释迦父母像一区(躯),因沾斯得,愿令居家大小、亡过现存、七世先亡,往生西方无量寿佛国,又□兴康延,兄弟□□,共登正道,无边法界,一时成佛。”此白石造像出土于河北曲阳。
  有关鹿头梵志与婆薮仙之题材在与此件作品一同出土的两件白石造像上也可见到。一件为北齐思惟菩萨像,其基座题材与此件相同,鹿头梵志与婆薮仙头罩巾状物,著靴,形象较上述者更为清晰。另一件为北齐乾明元年(560年)释迦、多宝像,鹿头梵志与婆薮仙介于狮子和力士之间,侧身面向中间,双手持鸟与骷髅。鹿头梵志与婆薮仙形象在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及一些造像碑中均有发现,有些学者将其视为释迦的守护神,认为它是伴随释迦而出现的,但曲阳出土的石造像上鹿头梵志与婆薮仙却是与释迦、多宝及思惟菩萨等组合成一组。显然,其护法范畴应更为广泛。另外,其它地区的婆薮仙与鹿头梵志多为头发卷曲、高鼻深目的胡人形象,而曲阳所出3件虽著胡服,却是汉人形象,这也是此一题材的地方特色之一。

 


 

18.【张双卧造石弥勒菩萨像】

  张双卧造石弥勒菩萨像,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高47.5cm。
  弥勒菩萨头戴三叶冠,系宝缯,身著袒胸衣,肩披披帛,下垂至座,项下饰物,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持莲苞状物,双腿相交,坐于覆莲座上,下有二帝释天相托。素面背光。底为素面长方形基座。基座刻发愿文:“天保二年五月一日,清信士女佛弟子张双卧为亡夫杨早造弥勒下生像一区,举高尺八,愿使亡夫舍秽讬生,得妙净果,并及眷属,居得常乐。”
  弥勒是佛教造像中的主要神祇之一,以交脚菩萨装形象出现多集中在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大型石窟中,北魏时期居多。但在河北定州一带,北魏时期的却较少,直至北齐时期才成为造像的主要题材之一,反映出河北定州地区弥勒信仰的独特性。该像1953-1954年出土于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

 

 


 

19.【张茂仁造石阿弥陀像】

  张茂仁造石阿弥陀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高30cm。
  此像舟型背光,正面为一佛二弟子跣足立于基座上。阿弥陀两颊丰满圆润,双目向下俯视,神态庄严,手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袒右肩,半披式袈裟,衣纹自然流畅,极富质感。两弟子双手合十,神态恭谨。
  雕像基座为长方形,上刻 “开皇十一年二月八日,佛弟子张茂仁为亡父母敬造白玉弥陀像一区(躯),七世先亡,现存眷属,一时作佛”。

 


 

20.【常聪造铜鎏金观世音像】

  铜鎏金观世音像,隋开皇三年(583年)常聪造,高18.5
  菩萨头微前倾,戴宝冠,宝缯垂肩。深目高鼻,面容端庄慈祥。脑后有插榫,原应有项光已失。右手上扬持杨柳枝,故又称杨柳枝观世音菩萨像,左手下垂提净瓶。菩萨颈佩项圈,身挂璎珞。披帛跨肩,一端由左肩绕腹缠右臂垂下,另一端从右肩绕膝缠左臂垂下。下身著长裙,裙腰外翻,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圆座上。座下沿阴线刻铭文:“开皇三年岁次癸卯九月廿八日,佛弟子常聪为息明汪敬造观世音像一躯”。此像铸造精良,是隋代观世音像中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

 

 


 

21.【石菩萨像】

  石菩萨像,隋,高116cm,宽40cm。
  菩萨袒裸上身,佩戴项饰,身挂X形长缨络。肩挎帔帛在腹、膝部缠绕呈弧形。裙腰外翻,腰间垂挂帛带。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22.【石菩萨像】

  石菩萨像,隋,高114cm,宽36cm。
  菩萨袒裸上身,佩戴项饰。身披上下双弧形帔帛,佩戴缨络。下身穿长裙,裙腰外翻,一条玉带从腰间垂下。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23.【石武士像】

  石武士像,隋,高134cm,宽52cm。
  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文吏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武士头戴鹖冠,身穿裲裆,双手笼袖相交,拄剑直立。足下刻有虎形兽。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人物轮廓更加清晰。
  此种题材多出现在隋至初唐时期,以山东考古发现最多,起守护墓室的作用。

 


 

24.【石文吏像】

  石文吏像,隋,高134cm,宽52cm。
  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武士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此为文吏像,头戴幞头,身穿窄袖翻领胡服,腰中系带,双手交拱胸前。身前有一细长之物,不明其名称与作用。足下刻有虎形兽。
  东汉王充《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刻划效象,冀以御凶。” 所谓门阑,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门柱。它起的作用就是保护门扉。墓室正面一般较宽,由于石材与美观方面的要求,门扉不可能太宽,从而给门柱提供了足够的表现空间。这类门柱图像的题材以门吏、四神、东王公、西王母等为主,间以花草图案为装饰。含有严防凶神恶煞入侵,期冀墓主人上升天国、长生不老之意。东汉时期的这一表现方法,在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开始简化,只将门吏题材保留下来,衍变而成文武对称,一左一右形式。

 


 

25.【青龙画像石】

  青龙画像石,隋,高84cm,长104cm。
  青龙形象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是远古人类崇拜的主要神祗之一。古代神人如祝融、颛顼、黄帝多乘龙而行。此画像石青龙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前爪向前腾跃,后爪用力蹬踏,足下有祥云。御龙之人,头戴高帽,面庞清瘦,身穿宽袖大衣,飘带在双肩处缠绕后向上飞扬。双手一持缰绳,一持便面。画像石采用浮雕方法,形体有飞动之感,明显带有魏晋南北朝艺术风尚的影响。

 


 

26.【陶酱黄釉牛车】

  陶酱黄釉牛车,隋 ,高41.5cm,长53cm。
  牛四足直立,昂首前行。牛车以酱黄釉为主基调,车身塑造写实,给人真切之感。底座、车轮、车篷、牛均为单独制成后粘接而成。
  魏晋南北朝及隋至初唐,陪葬明器中既有马也有车,前者多是为男性提供的,后者则是为女性准备的。为女性提供的牛车,取其行驶稳健,无颠簸劳顿。此外,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以牛车为清玄高远的标志,乘坐牛车遂为时尚。墓室中牛车的大量出土既是墓主人出行的生活写照,也是社会思潮的具体物化。

 



27.【陶黄釉牛】

  陶黄釉牛,隋,高9.5cm,长22cm。
  此牛表面施黄釉,身体及五官的处理简洁明快,动物的卧姿和憨厚温顺的性格刻划得栩栩如生。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关注世界的目光不仅放在人类自身,还体现在动物身上。牛是中国农耕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古代牺牲中的主要祭品之一,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葬明器中牛的大量出现既体现了当时的葬俗,也表明人们对其关注程度的提高。

 

 


 

28.【陶黄釉文吏俑】

  陶黄釉文吏俑,隋,高 60cm,宽17.5cm。
  文吏俑头戴冠,双眉略蹙,细眼,蒜头鼻,唇上蓄八字胡,颌下有卷曲的胡须。上身穿右衽宽袖衣,下着裳,足下为圆形立板。
  隋唐时期的文吏俑多作器宇轩昂状,类似这样取材于一般民众形象的尚属少见。此俑所用陶土较细,烧窑温度较高,可能受到这一时期烧瓷技术的影响。

 


 

29.【陶黄釉文吏俑】

  陶黄釉文吏俑,隋,高58.4cm,宽18cm。
  文吏俑头戴冠,细眼略向下垂,蒜头鼻,唇上蓄八字胡,颌下蓄须。上身穿右衽宽袖衣,下着裳,双手拱于胸前,足下为圆形立板。隋唐时期的文吏俑多为器宇轩昂之态,此种形象尚属少见。

 


 

30.【深黄釉卧猪】

  深黄釉卧猪,隋,长13.2cm、宽4.5cm、高4.5cm。
  猪卧于地上,二目如闭非闭,似正在休息。长嘴前伸,露出獠牙,双耳上竖,仿佛对四周的情况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造型生动写实,属于在陶胎上直接施釉而成的釉陶猪。
  隋代的陶匠塑造了这尊生动的野猪形象,其应当属于墓葬中家畜类的陪葬明器。

 


 

31.【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隋,高31.5cm。
  女俑盘发,外束巾,并在头前部系结,上穿窄袖衫,施红彩,下着高腰长裙,裙腰系带飘于胸前。跨坐于马背,双手持曲颈琵琶作弹奏状。马施黄釉,身佩桥形鞍,下铺障泥,马腿粗壮,直立于底板之上。马头向下,眼圆睁,神态似欲奋力前行。此俑当属墓中随葬仪仗俑中的伎乐俑之一。
  此俑为郑振铎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之物,女俑手中所持琵琶原曾脱落,修复时被粘反,幸被袁荃猷老师发现,并找来《中国古明器陶俑图录》进行对照,使之得以复原。然“郑振铎捐献陶俑特展”开展前数月,袁老师忽然仙逝,未及见到此俑修正后的形象,令人深感遗憾,谨此向袁荃猷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

 


 

32.【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隋大业三年(607年),高20.5cm。
  菩萨头戴花蔓冠,宝缯向两侧呈锐角下垂至肩部,面形略长,眉目低垂。披帛于腹前呈X形交叉后反折于肘复下垂,裙摆两侧略外侈。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愿印,跣足立于宝相覆莲圆形座上。身后头光为椭圆形火焰,身光附有雕饰莲花及荷叶等纹样的莲瓣纹头背光。背光顶端尖锐,边有郭。座为四足床趺,床趺正中有分铸组合的莲花、莲蕾雕饰,四足略外侈。床趺镌刻“大业三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信都/旃通/为法界众生普/同利益敬造像一躯”铭文。该像造型精巧别致,极富时代特征,是六世纪时金铜佛造像中的主流形式像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