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京胡流派艺术

 昵称33438582 2017-05-29


在京剧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名琴师,其艺术风格的形成都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正因为如此,名琴师在演奏方法、技巧和为流派名演员的伴奏中,均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这些名家在其学艺和成长过程中,先师承名家,吸收他们之长,当自身艺术达到很高造诣时,便结合自己的特色,逐渐形成某个流派。

“梅派”梅先生在演唱上得力于与徐兰沅、王少卿两位大师的精诚合作。梅派的伴奏风格由此而生。他们的伴奏风格及特点是持弓平稳有力,优柔大方,圆润浓厚,饱满纯净。弓子拉满,多用长弓,拉法规范,讲究用“裹”、“托”的伴奏方法。也就是说繁简交替法,少用花字,刚柔相济,节奏平稳,出音扎实饱满,韵味浓厚,不火不温,滑音及抹音不易过小,大致在二度和小三度之间。外柔内刚暗含劲,音色纯净、优美,很少加花点,单字里面见功夫,拉出来扎实、准确、亮堂、韵味足。

嫦娥奔月京胡徐兰沅二胡王少卿

来自ZG京胡网

00:00 03:11

梅兰芳 徐兰沅 王少卿

“程派”胡琴伴奏旋律的处理又有不同于一般伴奏之处,它经常用伴奏旋律上的简繁变化帮助演员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

“程派”胡琴伴奏经常用演奏力度上的变化烘托唱腔情绪。例如《审头刺汤》(二黄慢板)“谯楼上鼓咚咚人烟寂静”一句的拖腔伴奏,在这句拖腔的尾腔上,琴师运用“程派”胡琴伴奏特有的弓法奏出了力度上的强弱对比。

程砚秋琴师 穆铁芬 周长华

在“程腔”旋律中,经常出现切分音的音型,为了体现这一特点,程砚秋的琴师们创造了“程派”胡琴伴奏中特有的切分节奏型的弓法。这种弓法实际上是一种连弓,但它不受节拍之间的限制,演奏时强调推连弓的第一个音,力度比一般连弓、分弓强,所以不仅能够体现“程腔”的风格,而且在衬托人物情绪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句唱腔是全段唱腔最重要的一句唱腔,要求表现出雪艳心中夜深人静、时机已到、只等仇人到来好报仇雪恨的潜台词。胡琴伴奏根据程砚秋的演唱特点,先在里弦用较小的滑音轻声奏出第五小节二、三拍的伴奏旋律,而后用强有力地切分节奏型弓法奏出第四拍的旋律,并且用同音演奏的方法强调唱腔的旋律,造成了唱腔情绪上的一个大的起伏,形成了强烈的力度对比。

李世济 闵兆华《文姬归汉》 唐再炘操琴

他们常通过揉弦和滑音使里弦这几个音的音色变得柔润,以表现柔美、悲哀和力度弱的旋律。用外弦这几个音表现音色明亮、力度要求强的旋律。所以,里弦“2”、“5”、“3”用得较多。“程派”胡琴融合了“程腔”演唱和旋律上的许多特点,以它旋律上的级进、流畅、起伏连绵、简繁变化、演奏力度变化和胡琴音色的圆润、含蓄自成一体,形成了与“程派”程腔特点相吻合的细腻严谨、刚柔并存的伴奏特点,成为京剧界公认的流派的伴奏之一。


何顺信先生张派艺术讲座

何顺信先生在张派唱腔的拉法上不断地改进发展,丰富了伴奏旋律及过门,烘托了人物感情和舞台气氛。从而把“张派”唱腔和“何派”演奏不断往前推进。跟上时代的要求。何先生的指法灵活、自如、扎实准确,善用小指。在京胡演奏中,何先生的小指灵活自如地运用可算京胡的一绝。右手执弓松弛大方,左右手非常讲究,不管是左手的揉、滑、打、拈等技巧,还是右手执弓的快、慢、短、强、弱、抖、转等技巧都有一定的法度和严格的章法,形成一整套的体系。“张派”的唱腔,“何派”的伴奏,形成两条旋律线,但又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伴奏旋律环绕着唱腔的旋律,起伏跌宕、相辅相成。

老生行当琴师首推被称为“胡琴圣手”的杨宝忠先生。他的胡琴技艺以敢于吸收、善于融化的创新精神著称。他把小提琴的弓法、指法融于京胡伴奏之中,形成了指音爽朗干净、清脆坚实、灵活刚劲,弓法快而顺畅别致的风格。左手的打弦、扫弦、抹弦、揉弦、上滑、下滑、回滑、连滑十分准确干净,右手的快弓、慢弓、顿弓、抖弓等都十分扎实,稳而有力。他强调演唱和伴奏融为一体,但分开来又各有其独立性,相互促进。在伴唱中,他用托、补、保、包、垫及拉气口等技巧,使演唱者在演唱中省力持久,充分发挥用声技巧。他先后为言菊朋、孟小冬、马连良和杨宝森操琴,对这些流派唱腔的形成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李慕良是著名琴师徐兰沅的弟子,早在他十六、七岁时就为著名须生言菊朋操琴,1935年加入马连良剧团,一心专攻胡琴伴奏。特别是他与马连良先生长期合作,对马派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胡大师汪本贞先生,与裘盛戎先生长期合作,珠联璧合,融为一体,气韵相投,风格统一。裘先生的粗犷、豪爽,带有炸音、刚健挺拔、婉转细腻的演唱特点,经汪先生的伴奏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演奏特点:挺拔刚劲、刚中有柔,字音饱满扎实,常用虎音来烘托慷慨激昂情绪。节奏紧凑、火爆。注意力度变化。过门、演唱的尺寸,情绪统一连贯。如果唱腔劲头很足,而琴师劲头很软,或者实份量不够,与演员情绪脱节,会使整个唱腔减色。突出棱角、力度,会增加旋律的跳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烘托人物的性格和表情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