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守平:浅谈京胡如何伴奏唱腔

 我爱京戏 2018-03-25

浅谈京胡如何伴奏唱腔

燕守平

        凡是专业琴师和喜欢拉京胡的戏迷朋友都知道,京胡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它对演员的演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主要对喜欢拉京胡的戏迷朋友,谈谈京胡如何为演员的演唱伴奏。

        一个琴师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员演唱水平的发挥。京胡的伴奏从大体上讲,要求能托腔裹调、能营造气氛、能承上启下、能从头至尾推着唱腔向前进行。

        众所周知,京剧的生、旦、净等行当有很多流派,举凡每一个流派的产生到确立,都离不开与演员多年合作配合默契的高水平琴师的辅助。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徐兰沅、王少卿与梅兰芳,杨宝忠与杨宝森,汪本贞与裘盛戎,何顺信、张似云与张君秋,李慕良与马连良等等,举不胜举。这些琴师在与演员的合作中,都对其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京胡在京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具体谈谈京胡应如何伴奏唱腔才算上乘。

         首先,要求操琴者对所伴奏的唱腔要会唱,会唱是前提,能否熟练地掌唱腔,相对地决定着伴奏质量的高下。当然,仅仅会唱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要会拉,也就是掌握京胡的表现方法、技巧。对操琴者来说,能较好地掌演奏基本功(包括弓法、描法、尺寸、力度等),并能以这些京胡演奏的特定技巧来表现所伴奏的腔,如此,拉京胡的功夫就算有了一半了。为什么说只有一半呢?因为光拉对了还不够,要知道拉好京胡还有另一半更为深刻的工夫,下面将分几个问题来阐述另一半中的涵义。

        1.拉谱子与拉唱的区别

       京剧唱腔通常使用简谱记录。由于京剧的曲调比较复杂,如二黄、西皮、反二黄等词,在京胡伴奏中各有不同把位并各有不同手法(特别是装饰音)来表现每种曲调的风格、韵味,而谱面上所标示的弓法、指法只是撮其大要,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把曲调的风格前味記录下来。内行还常说,琴师右手(即拉奏的手)好的难得,这是说操琴者实际上是用右手在唱,而右手拉琴的“劲头”在谱面上也是表示不清楚的。所以说,拉琴不能拉谱子,而是要拉唱。怎样才能拉好唱呢?有条件最好请专业琴师当面指教,操琴中的一些细微传神的技艺当面传授最直接。同时,应采取一听、二看、三练、四实践的学习方法,琴艺都是通过这四个步骤逐渐提高的。

        2,充分体会理解所演奏的内容

        京剧不同流派在唱腔上区别很大。如同一出戏中的同一段唱腔,梅派和程派就有很大不同,假如用拉梅派的手法伴奏程派唱腔,或用拉程派的手法伴奏梅派唱腔,肯定都得不到好的效果。又如京剧不同行当的唱腔,也有很大区别,生、旦、净各行当唱腔在伴奏特点上有很大不同。再进一步说,即使是同一流派同一出戏的唱腔,在不同演员唱来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操琴者能充分体会理解不同流派各自的演唱特色、不同行当各自的演唱特点,不同演员各自的演唱个性。只有先知,才能后会,只有充分体会理解了不同流派、不同行当、不同演员的唱法,才能使伴奏与演唱水乳交融。

        3.必须掌耀好节要尺寸

        能否掌握好节奏尺寸,是衡量一个琴师技艺如何的重要标准。

        老一辈琴师曾经讲过:以艺术水平而论,琴师可分为上,中、下三等。

        下等水平的琴师常见的毛病是后坠,致使演唱者不得不花费额外的力气带着胡琴走,遭遇此等琴师,演者无疑是够累的。

         中等琴师是能与演唱同步同行,保腔裹调,不洒汤不漏水,严丝合缝。能达到这种水平,便可称合格琴师。

        上等水平的琴师,可以喻为水,而演唱则可喻为舟,水总是推着舟走,伴奏总是推着唱走。伴奏根据唱腔的起伏跌宕,能拉得节奏清晰,强弱分明,刚柔并济,乃为上品。

         4.营造气氛托情绪

        演员的演唱不仅要依靠胡琴(乐队)托腔保調,还要依靠胡琴(乐队)为之营造气烘托情绪,以增强演唱效果,比如,演员(角色)情绪高瀑唱腔需要高亢时,伴奏应通过一定的演奏技巧给唱腔造成喷爆发之勢.唱腔需要绵低沉时,伴奏又要通过一定的演奏技巧为之处理成相应的情调。总之,胡琴要拉出场上客观空间所存在的气氛和角色主现内心所含的情绪,要通过音乐效果来助长演员的激情乃至调动观众的热情,此谓之营造气氛烘托情绪。

       操琴欲达此种境界,则对琴师有多方面的要求。不仅要求琴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必须对每出戏的剧情、人物有深刻了解,对戏剧矛盾冲突、人物性格行为有深刻了解。同时,还要对每出戏的唱腔布局,大唱段的板式组合,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才能整体统筹铺垫与重点的合理安排。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须与鼓师和乐队其他成员密切配合,总的说,要求琴师有丰厚的底蕴,有很强的综合能力。

        以上简述了京胡如何伴奏唱腔,希望读者能从中悟出一些京胡伴奏的通理和要領,并使之化入拉琴的实践中。相信通过对拉琴道理的揣摩理解,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琴艺会逐日提高,日渐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