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按摩除胃下垂

 宿缘回家路 2017-05-29

胃下垂是指因胃壁肌肉无力,使全胃部低于正常的解剖位置。本病多见于体型瘦长的人,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多数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胃痛(无规律性)、腹胀(进食后更明显,平卧后可减轻)等。患者可伴有全身乏力、心慌、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脾胃不健,中气下陷所致。按摩以健脾和胃,益气举陷为原则。

【按摩选穴】

百会、中脘、气海、关元、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穴位按摩除胃下垂

【按摩方法】

1. 以百会为中心,用拇指指端叩击头部3~5分钟。

2. 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各50~100次。

3. 掌振腹部1~2分钟。

4. 用一手五指端插入胃体下缘,边振动边向上托起,称为托法。重复3~5遍。

5. 一手按住肩胛骨的肩峰端,另一手掌心向外,自肩胛骨的下端斜向上方用力插入肩胛骨与肋骨之间,称为插法。左右各5次。

6. 掌摩腹部3~5分钟。

7. 按揉足三里20~30次。

按摩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几个疗程后,如症状明显改善,可改为隔日1次。长期坚持,有利无弊。

【养护须知】

患者应加强营养,但不要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少吃有刺激性、难于消化的食物。注意生活规律,饭后不宜散步,可做短时间平卧休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腹肌锻炼,纠正不良体位。必要时用胃托进行辅助治疗。

每日早晚各做10~20次的深呼吸是加强腹肌、改善胃下垂简便有效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