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预计并且实际能让孩子读经五年十年,则自哪本开始(甚至是自蒙书开始),到最后所有经典都读到,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预计只读半年一年,或虽预计读三年五年,实际只读半年一年。则或许只能读到一本半本。那就得稍微考虑到哪本较有教育的意义和智慧的价值了。 教育的意义和智慧的价值,一般人并不容易知道。但有一种思考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大略把握到一点理路,即,问:读了哪一本书可以让其他的书学起来更简便?或,理解了哪一本书可以让人较容易掌握其他的书? 故,落实来说,凡为人父母老师者,要思考: 一,就譬如:是由老师教文言,比较容易提升孩子的语文程度,白话文可以自己去读,还是由老师教白话,比较容易提升语文程度,孩子可以自己读文言?同理,是由老师教了蒙学,比较容易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将来自学其他经典比较顺利?还是由老师教了论语,比较容易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将来自学蒙学比较顺利? 二,要看哪一本书是智慧成熟的作品,可以涵盖其他的书。于是要问:是先读了论语的人,比较能掌握易经的道理?还是先读了易经的人,比较容易了解论语的道理?衡之两千多年来,学者们大体是用易经的道理解论语?还是用论语的道理解易经? 如果以上两点想清楚了,则可以自己随意选择读经的第一本教材了。否则,虽然开卷有益,尤其只要读经,都有大益,但,既然已经要教读经了,何不思考一下,以求最大的完善?选得不恰当,对孩子的教育难免会有些遗憾啊! 让孩子读经,要以何部为先,那可以是主观的,因此也是是自由的.但如果要讨论何者为先的理由,却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它有相当的客观性.那客观性就是学术与教育的道理,那是要从人生的全面的道理来决定,不是个人一己一时的见闻和情绪所决定.我认为如果求学应注重有子所说的君子务本,而其本,是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仁,则请问《易经》先?《论语》先?《老子》先?《论语》先?又,到底有了《论语》的基础比较容易了解《易经》,还是有了《易经》的基础比较容易了解《论语》?是孔子使《易经》高明,还是《易经》使孔子高明?此稍有中国学术根柢或稍加思考即可明白之事也,柰世人之不善学,又不思考,而欲强辩何?当然,再说一次,只要读经便好,纵使小经如三字经千字文亦佳于语文课本.故人人皆可自选一本开始,皆我所赞叹者也,在此不必拿来作为争端,破坏了读经界之和祥。 2017年快乐读经夏令营.东莞站.开始报名啦! ※?点击进入:
爱他,就让他读经吧!不管你来与不来我一直都在。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
|
来自: 昵称40137022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