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鼻蝶入路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的疗效

 程浩峰 2017-05-30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Shepherd DM, et al. J Neurosurg. 2017 Mar 3:1-8. doi: 10.3171/2016.10.JNS161355. [Epub ahead of print]

神经外科手术后,约40%患者承受剧烈的疼痛。其中,仅56%疼痛得到较好的控制。反复疼痛是导致延迟出院和非计划二次入院的重要因素。阿片类药物是常用的镇痛药物,但可能继发严重副反应。近年来,多模式镇痛方案正应用于临床。经鼻蝶入路术后的疼痛控制,尚缺乏有效的措施。美国亚利桑那州圣约瑟夫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的Deborah M. Shepherd等开展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以布洛芬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方案缓解经鼻蝶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结果发表在2017年3月的《J Neurosurg》在线上。

 

该研究将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镇痛方案:术中静脉给予布洛芬800mg,术后每8小时静脉给予布洛芬800mg和每6小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g;每4小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作疼痛评估;如疼痛仍未控制,每2小时静脉给予吗啡2-4mg,或者二氢吗啡酮0.5-2mg,或给予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第2组镇痛方案:将布洛芬改为安慰剂,其余用药不变。研究的主要结果是术后48小时VAS疼痛评分;次要结果是比较吗啡类药物与等效的口服吗啡类药物(OME)的镇痛效果,估算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的适用剂量。

 

从136例拟行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中,筛选得62例纳入研究。其中,第1组28例,第2组34例。第1组患者的年龄为59.3±14.4岁,第2组为49.8±16.2岁(p=0.02);患者的其余基本特征均匹配良好(表1)。结果显示,两组在平均VAS疼痛评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第1组患者比第2组的VAS疼痛评分降低43%,分别为1.7±2.2比3.0±2.8(p<0.0001)。两组在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第1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比第2组降低58%,分别为26.3±28.7mg OME比62.5±63.8mg OME(p<0.000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比。

 

表2. 研究结果汇总。

 

综上所述,经鼻蝶入路术后采用多模态镇痛方案,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安慰剂相比,布洛芬静脉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术后的疼痛评分,并可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作者认为,采取该多模态镇痛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又可能避免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瀚培编译,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勇杰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