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安东尼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自重互尊 2017-05-30
《我的安东尼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亚》通过描写安东尼亚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以及女性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活,生动地诠释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对于当今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尼亚》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自然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表示码:A
  
  薇拉·凯瑟是一位深受美国自然文学传统影响、具有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的作家。在凯瑟的作品中,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理念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大草原、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亚利桑那州的蓝方山得以重现,启发我们用崭新的视觉审视时代,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考虑问题,拉开了生态主义教育的序幕。《我的安东尼亚》是她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作者凭借手中的绿色之笔,以具有丰富生态内涵的美国西部边疆为背景,塑造了安东尼亚这一大地女神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她的生态思想。中国学者鲁枢元把生态意识的要旨分成三个层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本文拟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从以上三个纬度对《我的安东尼亚》进行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环境主义思潮。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女性主义·毁灭》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她认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联系,号召妇女领导一场生态运动,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的批评浪潮,是通过“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来重新审视文化,进行文化反思、文化批判,颠覆、挑战、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个人中心主义,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确立一种新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自然生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将人类与自然界孤立地分裂开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认为,自然、女性、男性都是平等的,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在《我的安东尼亚》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清新的风格,以吉姆·伯登为叙述者,通过回忆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安东尼亚是作者浓墨重彩描述的一位大地女神形象,一开始她就被自然化。她刚来到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之后不久,安东尼亚就对这片草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尽管当时的大草原只是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黑夜里“看不见篱笆,看不见小河或树木,看不见丘陵或田野……除了土地,什么也没有。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乡村,只有构成乡村的原料”。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安东尼亚没有对此产生抱怨,仍然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及这片土地上的生灵。当她和吉姆在草原上玩耍,看见一只受伤的淡绿色小虫时,“她合拢双手给它做了个温暖的窝;用波西米亚语高高兴兴爱抚地同它说话”。在她眼中,植物是有生命的:“我爱它们,就好比它们是人一样……我们在田里干了一整天活儿以后,还经常提水来浇……可是在干旱的时节,我再累也得为这些树操心。它们在我心里就像孩子一样。”
  在她被情人欺骗后,她的生命之火也不曾退去,即使她成了一位憔悴苍老的女人,“可是她仍然具有一种能点燃想象力的东西,仍然能以一个眼色或手势使人惊得停止呼吸……她只要站在果园里,手扶着一棵小小的酸苹果树,仰望着那些苹果,就会使你感觉到种植、培育和终于得到收获的好处……她是一个丰富的生命的矿藏,就如那太古民族的奠基人一般”。作品的结尾安东尼亚与丈夫同甘共苦、艰苦创业,建立了一个大农场和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在作者笔下,土地成为生命的载体,成为赋予和创造生命的母亲,她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休戚相关的生动画面。
  
  二社会生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者既关注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凯瑟在作品中批判了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男人对自然和女人的统治,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画面。
  在父权制文化的统治下,女性和自然界一起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并遭受严重的贬抑。安东尼亚的父亲去世后,她的哥哥安布罗西顺理成章地成了家中的主宰。“安布罗西把不该让女孩子做的杂事叫她去做,使得四周农场的雇工拿来开下流的玩笑”。当哈林太太与安布罗西商量安东尼亚进城帮工的事情时,“他的方案是他妹妹的工钱一分一厘都要按月交到他手里,他可以供给她他认为必需的衣着”。
  安东尼亚的雇主哈林太太是个有主见、独立、善良的人,可是她的丈夫却专制、唯我独尊。在他面前,哈林太太惟命是从。如果丈夫的需要与自己的天性发生矛盾,她只能服从丈夫的意志。夜里随便什么时候丈夫喝咖啡,她都得随时起来为他煮。当哈林先生警告安东尼亚做出要么继续跳舞,要么丢掉饭碗的选择时,哈林太太唯有遵循丈夫的意志,“两条路你得选一条,哈林先生说了的话我不能改口。这是他的家”。
  而安东尼亚却表现得从容不迫,“我一分钟也不会想到要这样!我的亲阿爸都不能阻止我!在我的工作之外,哈林先生不是我的老板”。安东尼亚的愤怒的反抗道出了作者的生态观。长久以来,典型的“男性中心主义”被认为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征服欲造成了严重的性别危机,继而导致了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
  然而,我们不难看到作品中流露出的和谐的人际画面,这正是作者所钟情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安东尼亚与库扎克结婚后,拥有了一个11个孩子的大家庭。丈夫欣然接受了遭受背弃的安东尼亚和她的私生子,对安东尼亚的女儿视为己出。安东尼亚也尊重自己的丈夫,有时他喝多了也不责备他,总是使他生活得快乐舒适。他们相处融洽,“她是冲击力,他是矫正器”。安东尼亚在苦难中蜕变成了一个坚强、乐观、独立、宽容和慈爱的女性,安东尼亚用她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
  
  三精神生态:追寻心灵的安宁
  
  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及城市化带来的混乱局面,凯瑟意识到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必将危害到美国人的精神生活,她更加向往的是简单纯朴的传统田园生活。她坚信大自然的心灵疗伤作用,认为只有在田园般的农庄里,在美丽恬静的大自然里,人才能保持一份率真和奔放。在安东尼亚看来,自然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而成为一个平等的、与生命紧密相连的情感存在,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命本体。它不仅有着人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而且给辛勤的人以精神的安慰和满足。
  父亲去世后,安东尼亚马上从父亲的掌上明珠变成了“一个高高大大,身强力壮的大姑娘”,并像“男子汉一样干活”,决心帮助哥哥“把这块土地变成一个好农场”。被情人抛弃后,安东尼亚没有抱怨,她回到农场,生下了女儿,她拼命地干活,默默地承受着所有的痛苦。最后,他和库扎克结婚,成了11个孩子的母亲,她拥有了丈夫的爱和尊重。
  同时,安东尼亚从一个传统父权制文明要求中的女儿形象迅速地转换着,她身上拥有了坚韧、理性等男性气质。当库扎克感到寂寞要发疯时,是安东尼亚的热情使他们的生活快活舒适;当库扎克因为艰苦的拓荒生活而恼火要放弃的时候,是安东尼亚的执着使他们不仅还了本还有纯收益。在所有的苦难面前,安东尼亚始终表现的坦然、优雅、坚定而平静,她最终拥有了一份幸福而平静的生活。
  生态文艺学者鲁枢元指出:“精神生态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的精神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的协调一致,是生态乌托邦的境界。”安东尼亚的生存境界就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境界,融入在大自然中的安东尼亚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美好、充满热情而浪漫的。
  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亚》通过描写安东尼亚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以及女性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活,生动地诠释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今天,人类应该有所反思,重新审视愈来愈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重新解读《我的安东尼亚》这一作品进一步告诫我们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才能获得共生和共同发展,否则人与自然只能同时走向毁灭。
  
  参考文献:
  [1] 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nun.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上一篇: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 下一篇:人性罪恶的叩问
相关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