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 | 夏至节气养生篇

 学而时习之喵 2017-05-30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三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好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饮食宜多吃


在中医养生中,夏至尽管天气炎热,但阴气已开始生长。夏至前后饮食宜清淡,忌食过于腥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这个时候最好适当吃点,如苦瓜、莲子心等,都是清热祛暑的佳品。还可吃些金银花绿豆粥,喝些菊花枸杞茶、麦冬金银花茶等。

食物的温热、寒凉等天然属性要与摄食者的体质状况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不适宜太频繁饮用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绿豆汤也不宜喝冰镇的,否则会造成脾胃失衡和腹泻。

起居宜晚睡早起加午休


古人对于夏季的养生是很有讲究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利于气血运行。

此外,天气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每天最好养成午睡习惯,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只要合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可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夏至前后半月最宜节气灸


节气灸是古人根据“天时”,有选择地艾灸不同穴位,预防该时节好发的疾病的方法。夏至阳气盛,人体阳气浮越,可在这前后15天进行节气针灸,针对痼疾,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腹泻等,可有效地扶阳祛寒、祛除根因

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在夏至前后乃至三伏天治疗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艾灸取穴:少府穴、神门穴(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1次,每穴灸30~40分钟。)

“节气灸”适应病症,主要对呼吸系统疾病和脾胃病有很好的疗效。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因为此时节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相对较轻,这个时候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更好地透邪外出。脾胃病如胃痛、腹痛、腹泻、腹胀等,这是因为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