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端行情背后的核心逻辑

 dlxylyy 2017-05-30





《对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问(析疑版)》(2017年1月13日)


支撑2016年行情运行的主要多空力量有哪些变化?

1、打新锁定筹码意愿会下降吗

在2016年打新锁定筹码是稳定A股的一股重要力量,但随着中签难度加大,新股上市后涨幅下降绝对收益减少,为打新而锁仓的意愿必然逐步下降,多头力量会逐步转换为空头力量

因为打新中签难,监管层可能错误的认为增加IPO,甚至采用更雨露均沾的中签模式,比如上交所改为一次中签500股,深交所一次中签200股。这其实会适得其反,更加降低大家的打新意愿,失去锁仓兴趣。

2、再融资收紧有什么后果

再融资是促使A股很多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融资收紧,摧毁了A股中很多公司外延式增长的模式,让现在A股中的很多高市盈率的股票承压,股价只能下跌寻找支撑。

3、IPO霸王硬上弓

IPO是政治任务,再融资额下降,监管层会错误的认为可以相应增加IPO,这将加快A股的失血速度,增加市场恐慌。

4、借壳上市受阻的后果

监管层将收紧甚至严禁借壳上市,这将直接降低一些股票的估值,退市股票增加,引发一些股票暴跌。

因为不能借壳上市,中概股这些大家伙只能通过IPO上市,为了化解市场担忧,监管层可能自作聪明的引入非市值配售的打新资金,哈,走回老路,为几年后的A股埋下隐患。

5、出台限制大小非减持政策的利弊

监管层为了平息投资者的怨气,减少大小非出逃带来的A股失血,极可能出台限制大小非出逃的政策,这表面是一项利多政策,但实质上不是。

如果对新上市的公司做出更严厉的大小非减持规定,这就有点像回到股权分置改革前,大小非和流通股东的利益出现分离,股价上市后将受到压制,拉低A股整体估值,让打新更无利可图,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对大小非减持的限制设计不合理,那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大小非们如果知道将来减持越来越难,那现在他们一定选择更快更多的减持,这有点像政府为防止人民币汇率贬值而限制购汇,越限制老百姓把钱汇出境外,汇率就越承压,说明汇的人越多。

6、保主板,弃创业板

国家队继续保主板,放弃创业板,监管层忘了市场目前炒主板其实炒的是主题,也不是什么价值,混改等要出业绩还早呢,不出业绩也不一定,市场本来就缺资金,所以才只够顾一头,但如果创业板出现恐慌性下跌,那主板也必受牵连。

7、海外会不会落井下石

若特朗普上任之后和世界和美国人民的磨合出现问题,美国股市出现动荡,A股会不会受影响?

8、房地产能防止大起大落吗

我相信这次政府真的可以防止2017房子再大起,但对他们能防止大落没信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应对房地产大落的预案和经验,一旦出现打乱仗的情况,会不会殃及经济,动摇民众对经济的信心,动摇民众对人民币的信心,进而动摇对股市的信心。

9、养老金有多大作用

养老金是2017上半年可以期待的唯一希望,但养老金本身缺口比较大,能调动或说能马上调动的入市资金是有限的,他们对主板会构成一定支撑,这就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说的:可能出现上证指数跌幅不算大,但其他版块跌幅惊人的情况。

以上这些都是目前想象的政策面可能出现的场景,每一个政策动作对市场的影响都会分三个阶段,消息朦胧期,消息兑现时,消息落地后。

提前想好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快人一步,当发现市场出现理解偏差时,我们是可以赢得先机的。比如,监管层若出台限制大小非减持政策,市场短期会理解为利多,养老金实质入市情况也大致一样。

监管层带着自信及美好的愿望推出相关政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最后他们发现怎么市场一点都不领情也是一定的,监管层到时候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被市场彻底搞蒙,致使他们出台呵护市场的政策时再出错,是不是很可怕,没办法,政策市就这样。

一切都是假设,第二层次思维是考虑A股会跌多深,这个深度有个特别难预料的地方,就是监管层究竟需要多大的教训才会走到我假设的第三层次思维上来

至于A股这次下跌完成之后会涨多高,那属于第三层次思维,现在看还有时间,我们到时候再详细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