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昵称41961047 2017-05-30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熹平石径》①赏赋

独尊儒术立石经,

镌刻碑文举世称。

填塞街衢观者盛,

远传后世立奇功②。

线条精美行圆劲,,

雁尾束收见逸轻。

规矩森严含楷意,

残身破碎沐清风③。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注释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家书籍被奉为经典,法定为教科书,设专门博士官讲授,成为判断是非标准与决策依据。儒学被定为官学,必须有一部标准本作为评定正误的依据。然而,皇家藏书楼里的标准本“兰台漆书”却由于腐烂而遭偷改。鉴于此,蔡邕向汉灵帝提出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请,获许。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与堂溪典等写定五经文字,大部分由蔡邕书丹于石,镌刻后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熹平石经》原立于洛阳太学,有《书》《诗》、《仪礼》、《公羊传》、《论语》。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②《熹平石经》面世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来观摹者络绎不绝,把太学所在之地的街道都堵塞了。它不仅是汉隶走向完全定型化的典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二是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刻有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书籍林。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捶拓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因此,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③《熹平石经》48石,几经兵火荡然无存。1922年后,出土达百余残石,由一些学者私人购得。1933年,于右任为抢救文物,慨然以四千银元从洛阳一个古董商人手里买来一块略似三角形的东汉刻石。关中著名史学家张扶万确认此石为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所出,是《熹平石经》的一部分。于右任所得石经残石为两面刻,一面刻《周易·家人》迄《归妹》十八卦,存二百八十六字;另一面刻《文言》和《说卦》,存二百零五字。这是数十年来出土残石中字最多的一块,向来为书法界、考古界所珍视。1940年,抗日战争形势紧张,于右任为确保碑石安全,将其由上海转运至西安,后捐赠于西安碑林,现陈列于西安碑林第三室。影印本较精者有徐森玉《汉石经集存》与罗振玉《汉憙熹平石经残字集录》等。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