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你是打还是不打?点进来保准你受益! 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应试教育的痛苦。“80后”为主的年轻家长争着互相倾吐这些纠结。先前各种虎爸虎妈将孩子一手送上清华北大,这就让新一代年轻家长犯了难,这教育孩子,打?还是不打? 美国孟菲斯大学薛烨教授告诉家长一个研究结果,在既有权威又有商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比生活在绝对权威或放任自流的家庭环境下成就要大很多。专家认为,屁股不能乱打,要打得有爱心。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对,而是家长看不出孩子哪儿不对,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但事后让你最难过的是,打了他,他还是爱你。家长要在适合的时候做适合的事,在最关键的时候绝不手软。 责打孩子时应守原则讲方法 1 第一、适度原则 家长如果真要教训孩子,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2 第二、及时原则 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所以惩罚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3 第三、隐蔽原则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胡适的母亲就是教育孩子的典范,从不在人前打孩子。
打完以后要爱抚,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孩子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爸爸妈妈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言语和行动上的肯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并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而是他这件事情做的不对。 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小编觉得这话真的很有道理呢,其实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下面随小编一起看下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3.鼓励他多运动 4.笑口常开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