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答案就是一句话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16-11-19

文 | 安淑芳

摘自《做个好妈妈,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


父亲节快到了,9岁的烁烁想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写一封信,于是拿出自己的钢笔,一个人在书桌前写了半个小时。


妈妈:“我能看看吗?”

烁烁:“嗯……好吧。”烁烁迟疑地把信拿给妈妈。


妈妈:“哎呀!烁烁,你怎么一上来就写错字啊,还写得歪歪扭扭的,还有涂成黑疙瘩的,一点儿都不整齐,爸爸看到能开心吗?你再重抄一遍吧。”


妈妈把烁烁写错的字都写在旁边的草稿纸上,烁烁开始从头抄写,可是却写错了更多字,每次写错烁烁就撕掉重写,反复好多遍。最后烁烁气愤地把钢笔扔到一边,把信纸都团成团扔掉,大声喊着:“我写不好,我不写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烁烁为庆祝父亲节要写信给爸爸,一个人写了半个小时,相信这半个小时,他内心有无比的喜悦,并且无论他的信写成什么样子,爸爸都能感受到儿子此时此刻的一番心意。这或许是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了,它叫作“亲情”。而当妈妈开始“批判”烁烁错字太多、字写得不整齐的时候,一切都仿佛碎掉了一样,烁烁的欢喜被一扫而空,他对写信过程的享受变成了对错误的恐惧,因此一遍比一遍写得更加不好,最终痛苦得丧失了勇气。


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但是这不表示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毫无缺点的完人,我们自己不完美,也不要要求孩子完美,只有我们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的信任和鼓励,才会更加积极努力和上进,才会改善缺点、改正错误。关注错误,只会让孩子感受挫折、受到打击。而且很多错误是由于孩子成长阶段技能不足造成的,这种错误不会伴随孩子一生,比如错字,等他技能提升了,错字自然就消失了。一味地关注错字很可能导致孩子对这一“挫折”的记忆留存一生,所以完美主义的家长们,需要换个角度看看孩子的进步。要知道,我们现在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创造孩子一生的回忆。


试想一下,30 年后看此信,看到那稚嫩的笔迹、涂改和错漏,我们该会多么怀念那埋头给爸爸写信的小小身影啊!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尚不完美”,如果我们全心全意去接纳,终有一天,我们会怀念那个“尚不完美的小孩”的。


有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的错误、不足给挑出来,一定要批评孩子,这样才是对孩子好,才能让孩子进步。所以很多父母练就了挑孩子毛病的火眼金睛!对孩子不停地唠叨批评:“又跑神了!字写歪了!题又错了!姿势不对!音又弹错了!节奏又错了!……即使考了 96 分,还有那 4 分为什么丢掉?”总之,他们只盯着孩子的不足,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视而不见。


试想一下,当你在工作的时候,老板不停地挑毛病,你会是什么反应?恐怕你会发怒,甚至跳槽不干了:“嫌我做得不好,你来做!我不做了!” 


孩子却无法跳槽,但是他会失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孩子在写作业时,妈妈在一边批评“这个字不好,那个题错了,姿势不好,走神了,笨死了”,或者“啪”的一巴掌打上去了,孩子哭了,妈妈更烦躁,声音越来越高,打得更重。日积月累,给孩子留在潜意识中的印象就是:写作业=妈妈生气=我要受惩罚=我不快乐。慢慢地,孩子就建立了这样的神经连接:写作业=我不快乐。


人的行为动机有两种,即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当学习总是给他带来痛苦的时候,孩子就会逃避学习。逃避学习是为了逃避痛苦。


家长总挑孩子的不足,情绪化地对待孩子,孩子就没有成就感,他的自信心、上进心都会受到打击,最终丧失前进的动力,认为自己真的不行。


因此当我们不断对孩子的学习挑毛病的时候,我们在伤害的是孩子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学习兴趣。即便是成人如果总是在做一件没有成就感、不快乐的事情,估计这个事情也很难坚持下去,更不要谈会出什么成绩。


很多家长会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答案就是一句话: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找到快乐。这个成就感和快乐是家长给的。除了放下要求,放下错误的“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多欣赏孩子。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发现孩子的优点。


如果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好,我们可以欣赏孩子的字迹;如果孩子的字迹不好,我们可以欣赏孩子的认真努力。孩子的身上总有闪光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去欣赏,这远比要求孩子这样、那样来得省心,而且效果会非常好。其实,真心欣赏和赞美别人也是一种能力。


孩子考了 96 分,意味着掌握了 96%的东西,只有 4%的内容没有掌握。孩子考了 60 分,也是掌握了 60%,也是他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才得到的。


小故事:

家长会上,老师在黑板上做了这四道题:

2+2=4;

4+4=8;

8+8=16;

16+16=33。


“错了!”家长们纷纷说道,“你算错了一道。”


老师转过身来,慢慢地说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这道题是算错了。可是前面我算对了三道题,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错的一道呢!”


老师接着意味深长地说:“家长们,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发现孩子的错误之处,而是肯定和欣赏他们做得对的地方!” 


大道理:

先知长,后知短;

放大长,缩小短;

现在短,未来长;

珍惜长,善待短。


因此,教育不是逮住孩子的错事,让他们改正,而是努力捕捉孩子做得正确的事情,去欣赏。


欣赏孩子要具体,而不是泛泛的“你真行”“你真棒”“你真厉害”。如果只是这么泛泛而谈,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会觉得父母在敷衍自己。孩子写完作业,拿给妈妈看。一个妈妈每次都说:“不错,很认真。”孩子觉得妈妈有些敷衍自己。另一个妈妈说:“孩子,你看你这几个字写得方方正正的,横平竖直,写得真好!”孩子很开心,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和欣赏,备受鼓励,接下来每个字都努力写得方方正正!


要多欣赏孩子的勤奋和付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成绩。


“孩子你考了 100 分,你真棒,你真厉害。”只夸成绩会让孩子更多地关注结果,产生压力。下一次考试时,孩子会很紧张:考不了 100 分怎么办?让孩子变得想赢怕输。


“孩子,你考了 100 分,妈妈为你高兴。这是你平常努力和勤奋的结果。妈妈更为你的勤奋和努力骄傲!”当妈妈欣赏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勤奋和努力时,孩子就会关注学习的过程,看淡结果。当孩子把过程做好了,心中又没有太大的压力,结果自然而然就会来。


-end-


*安淑芳 ,儿童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学院教研组长 ,智慧家长亲子共情课研发人。 安淑芳老师有多年的家庭教育指导经历,一对一指导了上千个家庭个案,对中国教育行业尤其是“家长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摘自安淑芳新书《做个好妈妈,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来源:陪伴式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