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咖sir 咖门 最近,精品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与弘毅投资旗下的百福控股签署投资协议。 这意味着国内精品咖啡市场,开始进入资本的视野。 精品咖啡作为咖啡产业链一种精细化的运作方式,在中国市场上一直有着“圈里热、圈外冷”的尴尬。市场破局,靠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 | 咖sir,发自上海 1 《咖门》获悉,近日,来自上海的精品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获得弘毅资本旗下的百福控股投资。 Seesaw Coffee创始人宗心旷表示,此次融资,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更为快速而持续的发展。 ▲seesaw coffee 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王小龙认为,咖啡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品类,是孕育大体量品牌的沃土,精品咖啡的兴起则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Seesaw咖啡于2012年在上海创立,将产区直购、新鲜烘焙、手工冲煮等精细化的行业标准带入国内咖啡市场,目前已拥有7家门店。 《咖门》此前专访:创始人揭秘Seesaw日单1000杯:精品咖啡馆,如何靠市场化实现突围? 2 近年来,精品咖啡澎湃而来。 蓝瓶咖啡(Blue Bottle)作为精品咖啡浪潮的代表,它的一些商业化的“妥协”,至今仍被一些圈内人士认为“不够格”。 但在国际市场上它一枝独秀,被称做星巴克咖啡帝国的“挑战者”。 另外,毕兹咖啡收购了精品咖啡的2个代表品牌后,很快推出颇为亲民的“罐装”精品咖啡,并展开了全球扩张的步伐,中国将是它的一个重要市场。 ▲树墩城推出的罐装精品咖啡 商业化,正在成为精品咖啡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命题。 国内咖啡市场正在向1000亿规模靠近。我认为,随着精品咖啡概念的强势走强、消费升级大势的催化,不久的将来,国内一定会催生出精品咖啡这个品类里的1个、甚至2、3个有规模的商业品牌。 而目前,中国市场遍地都是“精品咖啡”的概念,真正有品牌力,有顶层商业设计的品牌并不多。 相对知名的包括由“台湾广告教父”郑松茂创办的质馆咖啡,宗心旷夫妇创立的Seesaw Coffee,以及新近在新天地石库门强势开业的鹰集咖啡等等。 ▲开在石库门的S.Engine coffee(鹰集咖啡) 从这些品牌近两年的表现来看,国内精品咖啡的品牌化、商业化意识也在提升。在这样一个节点上,资本的介入,或将为行业格局带来结构性的升级。 3 那么,资本的介入,究竟将为精品咖啡行业带来什么? 1)首先,资本将改写行业格局。 我们知道,精品咖啡虽然很热,但在市场上,遭遇了“圈里热、圈外冷”的尴尬局面。国内也并没有一个像蓝瓶咖啡(Blue Bottle)一样的大品牌。 这意味着,国内精品咖啡的赛道上,还没有一个真正获得市场认知的头部品牌。抢占品类认知,这对国内精品咖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资本的介入,将帮助品牌进入品类快车道。 ▲精品咖啡这个新品类,国内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头部品牌 2)其次,是对市场化的促进。 沉迷咖啡技术、对风味近乎变态的膜拜、过于推崇小众市场......国内咖啡市场在很多时候,以一种扭曲的、偏离商业轨道的现象存在。(传送门:资本为什么看不上咖啡行业?) 而重视商业利润、推崇市场规则的资本方的介入,将促进行业品牌跳出“匠心”,进行市场化、规模化的商业运作轨道。 3)最后,资本进入精品咖啡市场,是对整个行业形象的一次提振。长久以来,精品咖啡一直以小众的形象神秘示人,而资本的介入,或将改变这一局面。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