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芝加哥当收银员的真实感受:不会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

 昵称535749 2017-06-01

零售老板内参APP · 11小时前 · 零售头条

我的理解是,这是要跟人打交道、充当“减震器”的一份工作...
我在芝加哥当收银员的真实感受:不会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

我原以为毕业后找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找个管理岗,从爸妈地下室里搬出来。但很不幸,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面对的现实,实在是有点残酷。

毕业两年,我申请过的工作不少于1000份,拿到的面试机会也有好几十个,一心想着能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雇主要么压根不搭理我,要么嫌我经验不够… 第一份工作是在手工艺连锁店Michaels Stores,第二份是在一家猎头公司,都有不如意的地方。

我想重点说说第三份工作:高端连锁杂货店Mariano’s——你可以理解成它是Whole Foods 和 Jewel-Osco 的结合体。职位,就是收银员,目前薪资每小时10.8美元。

收银员这个工作,我猜没谁会列作自己的志向吧。

我的理解是,这是要跟人打交道、充当“减震器”的一份工作;当顾客怀有不满需要发泄的时候,你往往就得听着、担着,还不能还嘴。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友好,让顾客满意、需求得到满足,离店的那一刻他还想着要再来光顾。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事情,说服务业的工作会逐渐被它们取代。对这个我倒不是太担心。更让我担心的,是我挣的够不够我的伙食,还有下个月学生贷款能不能还上。自动化听起靠谱,但就我当收银员跟人打交道的有限经验来看,服务领域的机器人和自动化很快就会遭遇挫败。要知道,对于机器人来说,人类实在充满缺陷、又太不可捉摸的存在啊!顾客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又想那样,想法变化之快,这可不是什么软件能迅速处理的过来的。

再说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怀旧和与人互动的思潮正在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在反对自动化,而不是考虑它带来的好处。在某种程度上,这就跟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几十年前在《I, Robot》里预测的那样。人们倔强的反对一项新的技术,甚至于一提到它,就会招来厌恶。而这种抵触情绪,在我看来,会阻碍自动化进入社会的进程,当然,它在重工业领域会先找到用武之地。

所以,尽管说科技或自动化能带来效率提升,但由于在应对复杂多变的顾客时机器有自身的局限,人类在零售业里总有自己的位置。另外,人类对机器怀有的敌意,也很可能会让机器人无法在服务业立足。不说别的,如果自动化得以施行,那由此带来的动乱和工会反对,就是不小的社会风险。

编译自:LinkedIn Pulse | 作者:Barrett Goldflies


原创文章,作者:零售老板内参AP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790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