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步一步走来的汉字

 mickeychow805 2017-06-01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崇拜,古人认为写出来的文字拥有某种神圣性,轻易不能亵渎。在崇拜衍生出“符咒”的属性之后,大家还认为文字有上达天听的效果,从书中我们知道了,“符咒”的威力来源于文字,而不是古怪的图案。符咒上的稀奇古怪的字,其实也是文字的变体。《清裨类钞》中就记载了常州一带的人们,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用以辟邪。正是崇拜文字、尊重文字的传统,使文字不仅仅是普通记录的工具,而且成为了文明和传统的载体,没有文字,人类的文化无处依存。

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商代文化提供了范例。

同样文字也需要载体,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刻、简牍、缣帛、赫蹄以致最后的各型各类的纸张,承载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从雕刻到书写到印刷,文字的传播也随着印刷历史的前行迅速的扩散。《汉字简史:从文字诞生到印刷历变》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记载着中华文字文明的史书,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着深刻的滋味,令人去探寻。

碎片拼成的甲骨

这本书适合青少年在了解中国文字、文化时阅读,其中的部分内容也能够为孩子们增加一点谈资。书中有很多的文字学知识以及古代一些常识,比如有些成语的由来,毛笔出现的传说、比如一些称谓例如“简”、“册”、“版”、“牍”、“方”等,还有一些“拓印”、“泥封”的一些知识,不但适合学生们阅读,充实学生的知识量,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本人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初中的学生阅读,因此向他们推荐。

活字的使用推进了印刷术的发展,也推进了文明的进程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探寻文字的源流几乎是一种本能。这位作者符马活对汉字的研究比较深入,从《活字纪》中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字的研究。在这本书中,他其实是承接了一贯的传统,认为“汉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心灵史”。那么汉字发扬光大的过程呢,其实也就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过程。

雕版印刷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中国的文化开始在中国迅速的传播、碰撞、变异、融合,其实还是在沉寂的青铜时代之后开始的,自从有了简牍,相较于笨拙的例如骨头、钟鼎、石头之类的载体,竹木显得轻巧许多,这使得各家的学术开始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然后众观点开始碰撞,开始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一个基础。我认为成本更低的简牍的使用,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再次推动文化的发展的,其实还是载体的轻便化。当载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有继续向量的方向发展,那就是印刷术。因此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从文字诞生到印刷历变”是有着根本性的缘由的。

套印为我们的童年提供了五彩缤纷的作业本

载体的轻便化带来的副产品就是书法。书法的诞生其实也依赖于纸张的发明与发展。虽然现在有很多人模仿甲骨文,金文的书写方式,但是你想一下如果甲骨文,用刀刻,用斧凿,必然无法形成一种快速的书写方式,又无法追求美观,只能保证人不认错字。廉价的纸张出现之后,汉字书写在纸上要比在甲骨上、钟鼎上、青铜上,甚至简牍上更快速、自由、舒展,没有了简牍的束缚,书法从一种记录信息的工具,演变为一种全新的艺术。

活字的固定一直是一个难关

印刷术的发展对于文字是一个消解性的过程。虽然有很多人还在记忆中有许多“敬惜字纸”的一些记忆,但是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人们往往忘记了对文字的崇拜,文字也慢慢的成为大家用来进行交流的工具。在一系列的祛魅过程中,文字的权利进行了下移,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文字狱”,都被快速的发展的社会抛到了身后。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全新的时代,作者也告诉我们,被时代改变了的印刷术,将以更大的能量改变未来。汉字的演进史是一个变化的历史,印刷术的发展史也是一个变化的历史,我们面对的未来也是一个变化的未来,所以作者在书的最后告诫我们“印刷术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书中引述了《续子不语》中的一个故事,说一个棺材里老是爬出厉鬼,教书先生将《易经》铺满棺材之后,鬼怪无法面对这样的变化被人降服。如果我们也是不能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那么也是一定要被降服、镇压的吧。

在群中听书友“胡子不瘦”先生说符马活现在开始卖面膜了,这也是作者面对变化的一种应对方式吗?面对变化,你我当如何?自然是像汉字一样,先发展自身,在发展载体,最后扩大影响力了。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本书适合学生阅读,点击“阅读原文”有购买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