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古武“无为门”武术体系简介——五大基础功

 衆妙之門 2017-06-01

中华古武“无为门”武术体系简介——五大基础功“无为门”不同于套路武术门派,是传统的自卫防身武术门派,它的学习内容、训练手段也和套路武术所谓的门派不同,是以掌握传统自卫防身武术技艺为目的的一个传统自卫防身武术门派。

“无为门”自卫防身技艺对敌特点是,攻击时使用连击法、惊上取下法、诱引法等类型的“引手”在迫使敌人被动下给予致命性的连贯打击;反击时针对敌人攻击时的薄弱环节使用诱导型、截堵型、震截型、直击型等四种类型的“接手”进行反击,每一种类型接手使用时,都需要相应的身法和特定的功夫——“移盘功”的配合,使被攻击的要害部位避开敌人打击的同时使用相关的“制法”迫使敌人瞬间陷入被动后继之以致命性的连贯打击,直至敌人失去反抗能力为止。

“无为门”自卫防身技艺的习得需掌握“基础功”、“基本功”、“特殊技能基本功”以及在各种情况下使用的“组合”,之后再练习进行“引手”、“接手”、“解手”和“枪外门”、“套步子”这些对峙方法。

中华古武术的基础和世界各国的搏击项目都不相同,两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就是基础功。具体地说中华古武的基础有“支撑基础”、“体能基础”、“运动基础”、“运行基础”、“运力基础”等五个方面。

1、支撑基础:支撑是一切基础的基础,是一切内涵的根基。“中华传统武功”是“胯内裹、下落型屈膝支撑”;“拳击”、“散打”、“空手道”、“泰拳”、“格雷西柔术”等搏击项目都直立型支撑。直立支撑不是膝挺得笔直,而是微屈膝,如同人类之“直立行走”都是在微屈膝下进行的一样,其屈膝度不大,也不是膝挺得象正步走那样行走的。支撑基础的差异是中华传统武术和当今漂浮型搏击项目的分水岭,它是两者存在不可逾越鸿沟之根本原因。

屈膝支撑要通过长期正确的“站桩”、“平衡”、“移盘”、“移步”等手段,长期苦练才能练出来。要养成习惯,才能算练成,才能算真正具备了屈膝支撑的基础。所谓形成了习惯是指不仅习武时始终要保持胯内裹下落屈膝支撑,即使在平时的站立和行走时胯也要保持“内裹、下落”状态,长期如此,才能养成习惯。

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中华武术套路和古武功的这一基础有其相似点。不同点是武术套路只要求屈膝支撑就行了,对裹胯、落胯不作过高的要求。而胯的内裹下落必须经长期经过正确的伸筋缩骨的训练,将胯能“收进去”后才能做到,不要说一般的习“套路操”者,我看了很多武术“名家”、“大师”、的录像,还未见过一位胯能内裹下落者。

很多“套路操”习者在演习“套路操”时能够屈膝支撑,一旦搏击起来就乱了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防身自卫的中华传统武术技艺训练造成的,“散打”比赛和康龙武林大会“各个门派”的擂台赛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胯内裹下落、屈膝型支撑”虽与生活习惯相悖,不易掌握,但符合技击规律,古武功技击诸多特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如将全身的劲(主要是双膝、双胯、脊柱、双肩同胸背四大部位)叠加在一起组成整体劲和灵活多变的拧、旋、滚运动以及行、击一体的运行等,还有防(避)、(反)击为一体的各种身法等等,可以说古武功的所有基础功、所有基本元素、所有特殊技能基本功,离开了这一基础均都无法存在、也无从训练。

2、体能基础:古武功是以大幅度提高后的“体能”作为身体基础;拳击、散打等漂浮型搏击项目是以提高“体力”作为身体基础,体能却没有多大变化。

众所周知,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智力在不断提高,体能和体力却在不断退化,这对各种搏击项目是极为不利的。竞技搏击项目单纯地采用增强体力来加大力量和速度以提高搏击能力。人体力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无限度提高的。单纯的简单增强体力的训练会身强力壮,但身体不能灵活善变,对体能要求较高一点的技能就无法掌握。提高体能则不然,提高体能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力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为高技能功夫的训练打下基础。古武功所有“功夫”都是建立在高“体能”基础上的。“高体能”内涵很多,象各种类型的“伸筋缩骨”来增大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各种“桩功”来训练(站立)静止时屈膝支撑时的稳度和力度,为以后的“移盘移位”训练打下基础等等。中华传统武术很多高水平的技艺都是建立在这些“高体能”的基础上,提高身体体能训练必须在中华传统武术的“支撑基础”上才能得以进行。

3、运动基础:西方搏击,散打等都是以生活中习惯运动作为运动基础,多为直进直退、其简单易学,易于掌握,而这些运动不符合技击规律,不利于技术的提高,中华传统武术是不用、也不能用的。

中华传统武术的运动是以“拧动”、“旋动”和“滚动”三者作为基础的,这些运动不仅生活中难以遇到,且与生活中的习惯运动相悖。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中不可能遇到,但在一定的手法中必不可少的特殊运动,如:“担”、“坠”、“悬浮”等。这些运动有两大特点:一是难学难练,必须长期苦练,才能掌握,要想成为习惯(今体育界称之为“运动记忆”),更需更长时期的苦练。二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各项基本功都必须建立在古武功的“支撑基础”上,才能得以进行,离开“屈膝支撑”这一基础,中华传统武术就无从谈起了。各项竞技搏击项目技艺不同于中华传统武术技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此,不同的支撑基础造成不同的模式。

4、运行基础:所谓运行就是通俗说的走步子、“步法”。西方搏击与散打使用的是“滑步”,是漂浮型模式的滑行,劲是上浮的,它没有稳固的“下盘”,并且运行和打击是分开进行的,各是各的劲。“中华传统武术”的运行有几大特点:一、劲沉在下面,在运行中不允许有任何上浮、下坐和“过桥”,更谈不上跳动,步子像黏在地上,身体重心不能有上下起伏,即所谓有很好的“下盘”。二、步子不是走出来的,而是整个身体协调配合形成的整体劲带动下移出来的,它是“移盘”的延伸和继续。三、运行和“击”或“制”为一整体,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速度。四、古武功这一运行是建立在古武功支撑的基础上的,否则无法进行。

5、运劲基础:在了解劲力基础之前,应弄清“劲”和“力”的区别和关系。自身产生(使用)的能使肢体运动和能对对方产生作用的称为“劲”;“劲”作用在对方身体的“作用”才叫作“力”。

我们在初中《物理学》学习“力学”时曾经学过世界科学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力学奠基人牛顿给“力”下的定义:“一个物体能使其他物体产生‘形变’和‘位移’的作用称为‘力’。”牛顿所说的力是作用到其他物体上能做功的作用;武术所说的力是来作用到敌人身上打击或制服敌人的作用。从来源性质来分,“力”可以分为“机械力”、“畜力”、“人力”等几种类型,武术的力只能是人力。

对于人的劲和力的关系来说,我是这样认识的:我认为单人练习“套路操”者在那儿只能称为用“劲”,而不能称为用“力”。因为人是一个个体,他没有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如果硬要称其为“力”的话,应称身体的某部位对其他部位施加“力”。这样实际上是把身体的某些部位作为一个物体而不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了,作为人体各部位之间的互相作用只能以“劲”称之,只有对他人或其他物体的作用才能称之为“力”。

我们知道古人将能使物体产生变形的力称为“速力”,是用以打击敌人时使用的力,将能使敌人受到速力的劲称为“速劲”。所谓“速劲”就是能使敌人受到伤害的劲,所谓“寸劲”就是这种劲,它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不易扩散,易于打伤敌人内脏。寸劲作用到敌人身上就成了“爆发力”,它是对这种力外观的描述。“速劲”是用来打击敌人使用的劲,在中国功夫里有一种专门训练“速劲”的功夫和训练手法,古人称其为“百步穿井功”。

古人将能使物体产生位移的力称为“恒力”,将能使敌人受到“恒力”的劲称为恒劲。在实际应用时“滚动的恒劲”比直向的恒劲更具优越性,据逸仙道长介绍,师祖创建“无为门”时,首先创造了“混元功”,并以“混元功”作为“无为门”的核心功夫,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无为门”。

所谓“混元功”是以滚动的运动、滚动的劲作为搏杀手法的核心。滚动的运动能使前后手法的劲连贯成一体,有利于“势”的形成和劲、力的前后传递;滚动的劲能使劲、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断改变而敌人无法对抗或化解。在基础功有一定基础后,就要以大量时间练习“混元功”,把“混元功”作为主要基本功来练习。

速力类是使用在打击中使对方身体受到伤害的力,它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促,就是物理学中“能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力;恒力的作用时间较长,速度在作用时变化不大,也就是物理学中“能使物体产生位移”的力,多用于“制法”中,很多“太极拳”名著中提到的“抽丝劲”、“螺旋劲”实际上都是对某些恒力的描述,能使对方受到恒力的劲叫“恒劲”,训练恒劲的方法很多,象“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就是训练“恒劲”的手段。什么“用意不用力”,实质上他不是不用力,而是用恒劲对敌人施加“恒力”。

运力的基础实际上就是“用劲”,是对对方怎样用劲和用什么样的劲,因为只有劲作用到对方身上才能产生“力”。“中华传统武术”用劲不同于散打等西方搏击,散打等是身体局部用劲,它的支撑基础决定了它只能用局部劲;“古武功”则不同,它是整体用劲,这也是由它们的支撑基础决定了的。不论是“速劲”还是“恒劲”,中华传统武术都是使用身体“整体劲”;各国搏击项目都是使用身体局部的劲。

所谓“整劲”,就是在极度协调配合下“身体各部位的劲叠加在一起的合劲”,它是中华传统武术运劲使用劲力的基础。古人由于便教、学以及训练练,将身体的劲分为四大部分1、双膝配合产生的劲,就是双膝同时“屈”、“挺”或“一屈一挺”时产生的劲。2、双胯配合产生的“拧”或“旋”劲。3、所谓腰(实为脊柱,有时侧重于上部胸椎,有时侧重于下部腰椎)的“折”(突屈)或“挺”产生的劲。4、肩的“收”或“送”所产生的劲,实际上是背部和胸部肌肉配合推动肩胛骨,再由肩胛骨送往肩部的劲。整劲就是将这四大部位所产生的劲叠加在一起作用到对方身上的合劲。

以上是古武功的五大基础,其中的“支撑基础”又是其他四大基础的基础,不管是运劲、运行或运动还是提高体能,都必须在中华传统武术的"支撑基础上"才能得以进行,所以说支撑基础是基础中之基础。

中华古

武术所有的内涵都是建立在以上这五大基础上的,就是打一拳或踢一腿也不能例外,武术如果背离了上述的五大基础就不能称其为“中华古武功”了。中华传统武术的所有基础功、所有基本元素、所有特殊技能基本功,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武术的所有技艺离开了上述五大基础均都无法存在了。

“无为门”历代祖师都把以上之五大基础作为“无为门”的基础功来承传,在承传过程中不断提高、完善。“无为门”一切训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